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我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后,美俄反应完全不同,估计是上了美方的当

2024-10-02军情

近期,中国火箭军成功试射一枚洲际导弹,消息一出,全球瞩目。更引人注意的是,中国在试射前,事先通报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这一举动,以及随后美俄截然不同的反应,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俄罗斯方面,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迅速做出回应,明确表示试射洲际导弹是中国的主权行为,理应得到尊重。佩斯科夫还特意强调,中俄两国保持着必要的军事信息交流。这一表态看似简短,实则意味深长。

首先,佩斯科夫的表态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俄罗斯坚定支持中国维护自身安全和主权的行动,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这无疑是对美国近年来频频插手台海局势、试图在中国周边制造紧张氛围的强力回击。

其次,「中俄信息共享」的表态更是意味深长。这不仅表明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更暗示了俄罗斯可能从中国此次洲际导弹试射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有利于俄罗斯自身战略武器的研发和部署。

佩斯科夫的表态,无疑给那些试图挑拨中俄关系的势力泼了一盆冷水,也让欧洲国家感受到来自中俄两国的强大压力。在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背靠背、肩并肩,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与俄罗斯的坚定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方面的反应却显得「云淡风轻」。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承认,中方在试射前已通知美方,并表示这是一件「好事」。

柯比声称,中方的举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有利于避免战略误判,减少误解和冲突风险。他同时强调,美国一直致力于加强中美两军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在战区层面,希望双方能够建立更加畅通的沟通机制。

然而,美国真的像其表面上所表现出的那样「心胸宽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千方百计地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美国更是处心积虑地想要保持对中国的绝对优势。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强化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军事合作,并频繁在南海、台海等地区进行军事演习,对中国构成严重军事挑衅。在此背景下,美国之所以对中国此次洲际导弹试射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很可能是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首先,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麻痹中国,让中国放松警惕。美国深知,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会主动挑起事端。因此,美国试图利用中国爱好和平的心态,故意淡化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以便为其自身的军事扩张和战略部署争取时间和空间。

其次,美国希望借机收集中国导弹技术情报。尽管中国在试射前已通知美方,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导弹进行跟踪和监测。然而,以「维护地区安全」为借口,美国极有可能出动各种侦察力量,试图获取中国导弹的飞行轨迹、弹头性能等关键技术参数。

最后,美国还试图利用中国此次试射,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美国深知,中国军事力量的提升,特别是洲际导弹技术的突破,会让一些周边国家感到不安。美国便会利用这种心理,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便其「浑水摸鱼」,从中渔利。

就在中国试射洲际导弹的同时,美国海军也没闲着。据日本媒体报道,美国海军计划派遣一艘装备了最新型激光武器的驱逐舰前往日本横须贺基地,矛头直指中国。据悉,该型激光武器是美国海军近年来重点发展的尖端武器之一,其最大特点是成本低廉,每次发射成本不到10美元,并且可以反复多次发射。

美国海军认为,中国军队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无人机和导弹的数量庞大,而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激光武器,将成为克制中国「不对称优势」的「杀手锏」。此外,美国海军还发布了最新的战略计划,明确提出要在2027年前做好与解放军在台海地区进行军事对抗的准备,并计划投入巨资发展无人舰艇、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

面对美国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些中国军迷感到担忧:中国主动通知美国试射导弹,是否落入了美国的「圈套」?然而,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中国在试射前通知美国,是出于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自信和坦荡。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放弃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权利。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主动向美国通报洲际导弹试射计划,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不可动摇。

中国「明牌」出击,不仅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提升自身防御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