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海问题,日菲再次采取了一个具有风险的举动。据观察者网引用路透社的消息,12月16日,菲律宾参议院通过了【互惠准入协议】,这表明日本和菲律宾可以在彼此的领土上部署军队。
目前,这项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允许日本自卫队参与由美国和菲律宾主导的多边演习。由于之前没有参与机制,日本无法在菲律宾进行直接的军事活动。因此,在美菲主导的南海演习中,日本通常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
一旦这项协议获得通过,日本自卫队便能够正式参与相关行动。这也暗示着,未来日本和菲律宾在南海的军事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因此,可以说,【互惠准入协定】的实施,是日菲两国在南海问题上迈出的一个危险步伐。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的自卫队本应仅限于防卫,然而如今却参与到境外的联合军事演习中,这已超越了传统的「自卫」定义,构成了对「和平宪法」的挑战与侵犯。尽管明知如此,日本仍然与菲律宾合作,显然是试图在事实上打破「和平宪法」的限制,为将来的「修宪」铺路。
此外,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军事合作背后,美国也在暗中支持。美国一直希望通过「岛链战略」对中国实施军事围堵。具体而言,就是在日本本土、琉球群岛、台湾及菲律宾部署军队,或通过支持代理国的方式,构建一个军事包围网。因此,美国不断加强与日本、菲律宾及台湾当局的军事合作。
尽管美日菲三国表面上关系紧密,实际上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算计。在美国看来,日本和菲律宾不过是其地缘战略中的棋子。美国对这两国的安全承诺,实际上是为了促使它们成为对抗中国的先锋,消耗中方实力。一旦发生真正的冲突,美国很可能会选择抽身而退,乌克兰的情况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日本重视美日同盟,并支持美国的「印太战略」,一方面是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制造地区混乱,来为日本右翼推动「修宪」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尽管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始终跟随美国的步伐,但他明白美国的安全承诺并不可靠。在早前的采访中,当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在菲律宾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时,马科斯的回答显得犹豫不决。而当美国提出要为菲律宾的补给行动提供帮助时,菲律宾方面也迅速表示拒绝。马科斯明白,美国介入将会激怒中国,甚至可能导致局势失控,结果菲律宾只会沦为牺牲品。
因此,在过去一年中,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三国在南海的合作频繁,既举行了三边峰会,又开展了共同巡逻,但大部分安全合作仍然停留在表面。在南海的摩擦事件中,美日两国主要在舆论上发声,平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菲律宾独自承受压力。
针对此次日菲合作,中方迅速作出了反应。中国海事局发布公告,表示自16日至18日,解放军将在南海设立禁区进行军事演习。这场演习不仅是对美日菲的直接反击,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方有能力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区的和谐。有了解放军的存在,南海局势不会失控,美日菲也无法制造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