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国会对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安全问题发出了严厉警告,强调这些基地在面对可能与中国爆发冲突时处境十分脆弱。
尽管这种说法或许有夸大之嫌,但它侧面反映了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据美国媒体引述印度【欧亚时报】报道,一封联名由多位共和党议员签署的信件已直接递交给美国空军和海军部长。
该信凸显了美国军事基地在防御措施上的严重缺陷,特别是机堡加固的不足,这可能会在冲突爆发时对美国的空中战力造成严重损失。
据信中提及的兵棋推演结果显示,在中国实施首轮精准打击后,美国军方理论上可能有高达90%的战机无法及时升空投入作战即被摧毁。
议员们强调,中国拥有足以削弱美国基地防空与导弹防御系统的火力,令基地面临遭受攻击的巨大风险。这样的打击不仅将造成美国空军巨大损失,还将中断后勤供应链,严重削弱美军的反应能力,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报道指出,美国在印太地区拥有多个军事基地,然而这些基地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飞机大量停放在这些基地上进行维护和后勤保养,但这也使得价格昂贵的战机直接暴露于极高的风险之下。
在模拟的战斗环境中,大多数飞机的损失并非来自于空中交战,而是来自地面突然袭击,这凸显了美国军事基地现有防御体系的严重缺陷。
危险迫在眉睫,美议员着急上火
知名议员,例如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马可·卢比奥,是这封信件的签署者之一。信中指出,单靠主动防御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威胁环境,必须加强「被动防御」措施。
具体包括加固掩体、地下仓库的建设,分散部队的部署,增设后勤设施备份,以及提升跑道快速修复能力。这些举措旨在增强基地的抗打击能力。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已经建造了超过400个加固飞机掩体。相比之下,美国仅在日本和韩国新增了22个,这一差距加剧了美国在面对中国导弹攻击时的脆弱性,特别是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关岛等关键战略位置,缺乏足够的加固掩体成为了明显的安全隐患。
议员们就拜登政府和五角大楼在基地恢复力项目上的不足投资发表了强烈批评,指出目前仅有2%的军事建设预算被指定用于印太地区的基地强化工作,这与当前的安全挑战完全不相匹配。
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及其战略影响力将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在可能成为冲突爆发点的台海和南海等区域。
美国议员们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来迎接这些挑战。他们建议增加对美国国内造船业的投资、加强美国海岸警卫队等机构的实力,同时扩大美国海军规模,以确保海上通道的自由和安全。
他们强调,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安全不仅是军事上的需要,而且是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的关键举措。
此外,函件强调了对美国军事战略规划的重新评估,以确保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尤其需要增加对基地防御设施的投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
议员们警告称,忽视这些脆弱性将带来长期的不良后果,不仅威胁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利益,也可能破坏整个印太地区的安全架构。
这些美国政客口若悬河,却偏偏遗漏了最为根本的一点:美国的制造业实力已不堪重负其全球雄心。无论是扩建加固机堡,振兴造船业,还是壮大海军规模,这一切的实现都深赖制造业的支撑。
然而面对工业空心化的现实,所有的规划和憧憬终究都将成为痴人说梦。更何况在军费开支方面,美国军方宁可以6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一只山羊,也不愿在毫无利润的基础设施项目上多花一分钱。
美军实际上能做的并不多,因为他们清楚如果发生冲突将会面临挨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