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美媒怀疑人生:中国几发导弹就能干废航母,福特级还需要继续造?

2024-10-28军情

面对中国用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作战圈,美国【国家利益】发出了近乎崩溃的疑问:中国只用几枚廉价的导弹就能击沉美国耗时十几年,花掉上百亿美元才造出来的航空母舰,那么最新的「福特」级还有建造的必要吗?

(「福特」号进行爆炸冲击试验)

自从通过太平洋战争确立了航空母舰的地位,美国海军这80多年来一直都以航母这种实质上是「浮动的空军基地」为力量投射核心。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建造了数个型号数十艘大小不同的航空母舰,一代比一代大,一代比一代先进,也一代比一代消耗的资源和时间更多。

这就是【国家利益】认为在航空母舰愈发脆弱的前提下,必须减少大型航空母舰的建造,转而研究开发那些可以有效应对未来战争的武器的原因。

以「福特」级为例,目前首舰「福特」号(CVN-78)已服役,2号舰「肯尼迪」号(CVN-79),3号舰「企业」号(CVN-80)和4号舰「米勒」号(CVN-81)均已开工,但进度让人头痛。

「肯尼迪」号2015年铺设龙骨开始建造,原计划2020年服役,可现在预计入列美国海军的时间拖到2025年——这种程度的拖延若是放在冷战时期,恐怕得有人上军事法庭。

(严重的进度拖延,让「肯尼迪」号蒙上了一层阴影)

后面的两艘,「企业」号计划2028年服役,「米勒」号则计划2032年服役。

按照现在只有纽波特纽斯一家船厂可以建造大型航空母舰,以及美国海军原本的计划就是前一艘接近完工时再建造下一艘来看,这个时间点还算正常。可是会不会出现「肯尼迪」号的问题,也就是服役时间能拖上四五年这种,谁也说不好。

更严重的是,【国家利益】指出「福特」号造价达到了惊人的130亿美元,从建造到最终出厂符合服役标准消耗了十多年时间,而且在服役一年后依然不断发生各种故障和技术问题,比如电磁弹射器功率有限,只能弹射F/A-18「超级大黄蜂」而无法弹射F-35C,极大限制了航母的战斗力。

(旧概念武器会受到新概念武器的威胁,这是铁律)

花钱多,消耗的时间不少,战斗力有限,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美国海军没有为这些昂贵的吞金兽开发任何可以抵御高超音速武器,也就是反反介入作战的装备,那么美国就是在建造「巨大而漂亮的靶子」。

唯一的意义,恐怕就是供中国火箭军进行实弹演练,而且只要有一艘航空母舰被击沉或击伤,就会严重打击美国的民心士气。

难得的是,【国家利益】并没有一味抱怨,还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在2028年以后将资源从「福特」级的建造上转移,首先建造更多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接着开发更多更先进的无人潜航器(UUV)和无人机(UAV);然后美国海军要继续加强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猜测应该包括高超音速导弹和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最后还要投入相当一部分资源到到定向能武器中。

(核潜艇是不错的选择,但依然是被动的选择)

这四个方向可以说相当务实,都是针对解放军的反介入作战圈而设计,实际上美军早已开始了这类准备。除了更强调核潜艇的作用,美国海军在航母上测试无人加油机和隐身巡航导弹,意图增加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和远程打击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建立了试验性质的「滨海作战团」,装备可快速机动的「战斧」巡航导弹,有「海上打游击」的意思;美国陆军成立了多域特遣队,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防空导弹的「堤丰」中导系统为核心,还是强调远程精确打击;美国空军更卷,直接把B-2战略轰炸机拉出来扔精确制导炸弹,预计等到B-21批量服役,大概也是这个任务类型。

也就是说,在美军已经很努力企图突破反介入圈的时候,这些美国媒体依然嫌美军不够努力,那么【国家利益】提出的这些办法有用吗?

(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无人机,也会极大改变战场态势)

核潜艇确实是个好东西,但解放军也在发展远洋反潜作战能力,075和076两栖攻击舰携带反潜直升机,在大型固定翼反潜机的支援下,把核潜艇从海里掏出来会比以前更容易;在各种无人武器系统方面,以当前的发展趋势和进度来看,美国能压过中国的概率正越来越小;至于高超音速武器和定向能武器,如果美国政府愿意持续投入,取得进展的可能性也不小,但同样无法解决届时解放军可能有更先进武器系统的问题。

归根结底,美军面临的「航母困境」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能及时转向也有可能逆转颓势,但真正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应该说并不在战场和试验场上。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美军面临的恐怕就不止航母越来越贵却越来越无用这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