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在电子工业上全面落后于西方阵营以来,莫斯科方面的海军实力就实际上在一直走下坡路。
等到俄联邦接班继承苏联遗产,其海军与世界主流的差距更是越来越大。以至于俄罗斯只能靠苏联时代遗留的老旧水面舰艇和核潜艇充门面。
这其中,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很少执行任务,去叙利亚海域转了一圈后,连冒黑烟,此后一直都在港口里等维修。「光荣」级和「基洛夫」级巡洋舰中,一些已经退役,一些正在等维修。而以往的「现代」级和「无畏」级驱逐舰,也没能剩下几艘。
事至如今,俄罗斯海军实际上只能以6000吨以下的中小型舰艇充当水面战主力,已经退化为绿水海军。甚至于,2022年俄乌大战开启后,俄黑海舰队被没有什么舰艇的乌克兰岸防力量摧毁了绝大多数作战舰艇,连「莫斯科」号巡洋舰都战损了,进一步揭开了俄海军日薄西山,实力羸弱的实情。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自新世纪以来,陆续实现了AIP潜艇,神盾舰,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多方面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中国海军实质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海军的世界第二。
见此情景,再加上中国一贯与俄罗斯关系较好,许多网友不想看到俄罗斯海军继续走下坡路,于是提出了「中国向俄罗斯提供50艘舰艇,换俄罗斯控制的库页岛」的想法。
那么,这种想法有可能实现吗?
1,军舰换地不现实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不可能向俄罗斯销售50多艘军舰,俄罗斯也不可能和中国交换库页岛。
首先,对中国来说,向俄罗斯出口武器是一种非常有风险的行为。
中国和俄罗斯虽然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中国也需要在和俄罗斯打交道的时候考虑自身利益。尤其是在俄乌大战开启后,俄罗斯本身遭受了严重的制裁,美国以及欧盟国家明确指出会对向俄罗斯出口军火的企业进行制裁。
制裁意味着涉事企业不能再与美国以及欧盟国家进行贸易,资金和人员往来。
虽然许多人可能不把制裁当回事儿,但实际上,各大企业的话事人是不可以持这种立场的。因为,中国不可能不和美国,欧盟国家做生意。中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就是这两大市场,关系到中国的国计民生。没有人,也没有必要为了替俄罗斯「出义气」而损失这么大的国家利益。
更何况,50艘军舰是一个非常大的手笔。国际军售市场上,一般对驱逐舰,两栖攻击舰之类的大中型舰艇,也都是1次出售1到5艘就是大单了。导弹艇,护卫舰之类一次出手通常也就是个位数。
50艘舰艇,数量过于庞大,产能是否能满足,制裁是否能规避都是个大问题。认为能一次性向俄出售50艘舰艇的,恐怕是对现代化舰艇的数量,吨位,造价,造舰时长缺乏认识。
别说是出口50艘军舰这么大的手笔,就是买俄罗斯原油,也是需要想办法规避制裁的。
更别说,俄罗斯并不愿意拿地皮换军舰。
一来,俄罗斯历史上有很深的民族自豪感,对于采购中国武器,他们在心理上未必同意。
毕竟,许多俄罗斯人依然根深蒂固的认为中国产品等于「劣质品」,对中国武器的性能不信任。俄罗斯以前又是以中国的老师形象出现,他们并不想买中国这位后起之秀的军火,以往没有,以后也不想有。
二来,俄罗斯的造船工业本来就缺乏投入,面临人才流失,资金不足,产业链难以维系的问题。来自俄罗斯国防部的订单是许多造船企业得以生存的依靠,如果从中国获得了许多军舰,那么俄联邦对俄国内船企的需求就变少了,俄造船业就会遭遇生存危机。
当然,库页岛俄罗斯也是不想割舍的。
库页岛又称萨哈林岛,是日本海上最大的岛屿,它在1860年因为清朝与俄国缔结的【北京条约】而被割让给沙俄,由此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并在此后被苏联和俄联邦所继承。
俄罗斯接受库页岛之后,主要靠林业,煤炭,渔业和石油开采为业,经济水平在俄联邦185个主体中属于发展程度较低的一类。这里的居民中,俄罗斯族占主体,大多数沙俄和苏联时期的移民。当地俄罗斯族实际上也并不想脱离莫斯科。
不止如此,大多数俄罗斯人也不大愿意在领土问题上做改变。普京以前就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在俄罗斯的官方叙事中,库页岛,以及乌苏里江的获取方式并非是不光彩的行为。他们也早已将这里看做是固有领土。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无论是民间人士,还是政府官员,都不可能拿库页岛交换其它利益。
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中国获得库页岛,也无益于改善中国的地缘环境。
毕竟,就军事方面来说,库页岛本身没有吞吐量够大的港口,想要在这里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威慑日本海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乌苏里江下游地区不在战国境内,中国并没有能力直接向这里输送物资,一旦遭遇战争,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地位。
就经济方面来说,库页岛本身的林业,煤炭,渔业资源虽然也很丰富,但比起东三省,也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而且,这些资源的开采,运输也都需要巨额的投入成本。与其拿钱去开发库页岛,还不如把同样的资金用于开发东三省和内蒙古。
此外,更为关键的是人口和地缘问题。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实际上是京津冀以下至珠三角的东部沿海地带,加上内地各新一线城市。
别说是库页岛,即便是东北地区,也只有辽南和沈阳,哈尔滨,长春少数几个地区发展活力较好,东北整体上都处于人口外流,经济比重下降的状态,更别说以东北为中心辐射库页岛了。
至于说什么向库页岛迁徙人口,更是无稽之谈。现代社会不可能和古代一样强制移民,只能通过发展机遇,以及政策扶持吸引人去定居。但哪怕是新疆,西藏这些开发情况比库页岛更好的地方都存在人才吸引难度较高的问题,更别说库页岛了。几乎没有多少人,尤其是年轻人想去那里长期生活,长期建设。
总之,中国不可能向俄罗斯卖50多艘军舰,俄罗斯也不可能拿库页岛来交换利益。
2,俄罗斯形势幻似大清
不止如此,俄罗斯目前面临的危急形式,还幻似晚清,有外交四处漏风,国防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可能。
就国防建设上来说,俄罗斯海军不仅是黑海舰队面临颓势,其它三个舰队也类似于晚清的海军一样,面对西方国家几乎没有能力抵御。
比如,波罗的海舰队如今只有1艘「现代」级驱逐舰,4艘护卫舰,几艘导弹艇,2艘基洛级潜艇而已,面对附近的北约国家海军,根本没有能力一战。而且,其驻地加里宁格勒被北约国家四面包围,另一个基地圣彼得堡也被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丹麦,德国,英国等国层层围堵,根本出不去。
太平洋舰队也面临更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和日本自卫队的阻遏,难以发挥作用。
即便是最强大的北海舰队,也因为北极的特殊气候,不能全天候作战,出击的路线也容易被北约关注。
而当年大清的海军,在面对西方列强时也是这种情况,既在海上打不过西方国家海军,也不敢离开港口出击。
而在外交领域,俄罗斯也是四处漏风。其在乌克兰的糟糕表现,让其它国家都对俄罗斯的国力产生了「新的评估」。
比如,在中亚,以往中亚国家都对俄罗斯当「老大哥」一样看待,在许多事务上都很尊重俄罗斯的意见。但在俄乌大战开启后,中亚国家逐渐不再把俄罗斯的意见当成一回事儿,甚至于出现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当着普京的面拒绝俄罗斯的勋章,哈萨克斯坦敢绕道俄罗斯向西方输出天然气和石油。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也不再顾忌俄罗斯的影响,同意和中国构建中吉乌铁路。
又比如,在高加索地区,原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都对俄罗斯非常看重。俄罗斯能充分调解两国矛盾,但在俄乌大战后,亚美尼亚直接退出了俄主导的集安组织。阿塞拜疆也和俄罗斯关系微妙,让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严重受挫。
更大的外交灾难发生在中东,俄罗斯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乌克兰,直接导致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力不足,无法及时支援巴沙尔,导致叙利亚政权更迭,让俄国丧失了数十年来在中东经营的巨大影响力。
可以说,如今的俄罗斯形势,幻似大清晚年。
参考资料:
1,2024.4.7-新华网-俄海军领导层缘何「大换血」
2,2025.1.5-澎湃新闻-【库页岛往事】:「隐显之间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