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同时在顿涅茨克和贝尔戈罗德两个方向展开进攻,让乌军陷入两难境地。乌克兰军队正面临着各种物资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弹药储备接近告急,士兵们连续作战多日也都身心疲惫。在这种情况下,俄军突然发动双线进攻,对乌军造成极大压力。
乌军被迫将本就不充足的兵力分散到两个战线。贝尔戈罗德方向虽然地形相对开阔,但补给线太长,战线拉得很开。而顿涅茨克方向的战事更为激烈,这里的阵地如果失守,会直接威胁到库尔斯克地区的安全。乌军指挥部现在骑虎难下,如果集中兵力防守一处,另一处必然告急。
据当地居民透露,早在一个月前就发现俄军在边境地区频繁调动重型装备。但是乌军却没能及时做出有效应对。
在这场进攻战中,俄军大量现代化重型火炮和多管火箭炮构成一张密集的火力网,对乌军阵地进行持续不断的轰击。据前线士兵描述,俄军的火力打击极其猛烈,有时候一个小时内就能打出上千发炮弹,让防守阵地的乌军几乎抬不起头。
俄军派出大量侦察无人机,不停在乌军阵地上空盘旋侦查。一旦发现目标,就立即引导火炮进行精准打击。这种打法不仅准确度高,还让乌军指挥所和弹药库都暴露在巨大威胁之下。
俄军这次投入新型巡飞弹和自杀式无人机 , 这些武器不仅能突破乌军的防空网,还能精确打击战略目标。据统计,仅在进攻开始的头三天,俄军就用无人机摧毁乌军4个重要指挥所和6个弹药库。
从战场视频可以看到,乌军的反击火力明显不足。而俄军则借助无人机优势,能够及时发现并打击乌军的任何反击企图,这让乌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从目前的战场态势来看,如果乌军得不到及时的外援补给,这种火力悬殊的情况还会持续下去。
据乌军前线士兵反映,一些阵地每天能分到的炮弹还不到俄军的十分之一。这种悬殊的差距直接导致乌军无法对俄军的进攻进行有效反制。有些阵地被俄军炮火覆盖时,只能依靠步枪和机枪进行还击,这在现代战争中显然是不够的。
俄军利用先进的电子战设备,成功干扰乌军的防空系统,使得精确制导武器能够突破防空网,直接命中后方的弹药储存设施。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这次战役中,乌军就损失超过30%的弹药储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俄军的无人机不断在乌军后方区域侦查,一旦发现补给车队就立即实施打击。为避免损失,乌军不得不采取夜间运输或者分散运输的方式,这严重影响补给效率。有些前线阵地甚至连基本的口粮补给都出现困难。
由于缺乏足够的防空火力,乌军的补给线路始终处于俄军的火力威胁之下。即便是采取迂回路线,补给车队也经常遭到俄军的精确打击。有的补给车不得不走一些土路或者废弃的小路,这不仅延长运输时间,还增加车辆损耗。
乌军现有的弹药储备即便节约使用,预计也只能支撑不到一个月的作战需求。虽然西方国家承诺提供援助,但是从承诺到物资真正运到前线,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乌军只能继续依靠有限的弹药储备苦苦支撑。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乌军高层紧急调动15,000名士兵前往前线增援。这支部队由6个牵线旅和2个独立营组成,是乌军现有的精锐力量。牵线旅主要负责协调各部队之间的配合,确保防线不会出现空档。而那2个独立营则担负着快速机动的任务,哪里有突发情况就往哪里增援。
由于各个部队来自不同的建制,相互之间缺乏默契配合。再加上通信设备受到俄军电子战的干扰,前后方协同变得非常困难。有时候,一个防区遭到猛烈进攻需要支援,等增援部队赶到时,阵地可能已经失守。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竟然有9个乌军兵团选择投降。这些部队大多处在俄军火力覆盖最密集的区域,不仅弹药已经耗尽,连基本的医疗物资都极度缺乏。据投降士兵交代,他们已经连续几天没有接到过补给,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士气已经完全崩溃。
这种大规模投降行为造成的不仅是军事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其他部队造成极大的心理打击。一些原本还在坚守的部队开始动摇,担心自己也会面临弹尽粮绝的境地。特别是年轻的士兵,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激烈的战斗,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有限。
这9个兵团的投降直接导致防线出现巨大缺口,让俄军的突破变得容易很多。虽然乌军指挥部试图用预备队来填补这些缺口,但是训练有素的部队本来就不多,这种临时调配的部队很难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如果战事继续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不排除会有更多部队选择投降的可能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