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家装不要客厅是否可行?

2014-12-24知识

补充回答向个关于开放式空间的问题,关于要不要客厅的问题请看本回答后半部分。

(多图预警)

厨房为什么不能弄成开放式?书房为什么不能弄成开放式?卫生间都可以是开放式的!你觉得不能开放是因为你没认真去思考,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而已!

----------------------------

先贴出我们微信公众号的原创链接:

卫生间都可以是开放式的,你还要纠结开放式厨房?

前几篇关于核心区的文章推送后,一直有人在说:中式烹饪油烟大味道重,开放式厨房不符合国情。书房的主要功能是读书写东西,开放环境太嘈杂,让人没法静下心来。。。


今天,小优就重点谈一谈这个问题。

家居空间的开放边界在哪里?

先问一个问题:

你家的卫生间,

你能接受它是开放式的吗?

开放式卫生间

如果这是一个公卫,相信很多人会骂脑残;但如果它是主卧套房中的一个主卫,相信很多人是可以接受的。

再比如,卧室这样设计,很多人会觉得还蛮有情调的,

如果床边摆的不是浴缸而是马桶呢?

估计除了需要特护等特殊情况,绝大多数时候,设计师都会被人骂 该吃药了

但是如果换成这样,

就是大多数人都完全可以接受的了。

既然连卫生间都有可以做成开放式的场景和功能区,为什么要对开放式厨房和书房那么耿耿于怀?你认为不合适,只不过是你没有认真去思考,没有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已!

回到卫生间的开放问题,上述例子说明:卫生间并非不能做成开放式,但是要区分不同的空间(实际上就是面对不同的人),区分不同的功能。

所以, 区分 就是今天的 第一个关键词

此前推文,重点谈的都是整合。但是没有拆分,就没有重组,也就不能有效整合。所以, 分和合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那么,又应该怎么分呢?


1、 功能拆分重组


卫生间可以干湿分区,厨房为什么就不能拆分呢?

其实仔细想想,你不能接受开放式厨房,无非就是热炒环节的油烟和味道,那什么不把厨房的热炒功能单独拆分出来,做成二进式厨房呢?

比如伦敦的这个案例

位于右手边的热炒区和开放式厨房岛台被折分成2个部分,热炒区可封闭。

将热炒区拆分出来,一个很小的封闭空间就可以解决问题。

热炒区可以简单到就是一个灶台,当然,有条件也可以再加装一个水槽。这个小空间,甚至可以利用和化解畸零区。

原先厨房所占用的众多空间都可以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功能协同整合中来,厨房空间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隔绝了油烟,连书架都可以摆进厨房。厨房、餐厅、客厅、书房在开放式的公共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

将热炒区分离出去后,冰箱、微波炉、烤箱、榨汁机等众多厨房电器就不用再身处油烟环境了。不这仅减轻了打扫卫生的负担,同时也优化了你大多数时候的烹饪环境。

公共空间的一侧可设置厨电柜。在开放通透的环境下,无论是备餐、烹饪轻食、烘焙点心,还是清洗碗碟,都要比在阴暗潮湿且油污弥漫的封闭式厨房中要惬意得多。

将热炒区分离出去后,无论是日常居家还是待客,都有更多时间一边备餐或收拾一边交流,家人和客人还可以在边上打打下手。毕竟,真正热炒的时间其实并不长。

试想一下:主人也可以和客人在餐厅边聊边准备食品。只要客人愿意,还可以轻松地露一手。是不是要比你埋头在厨房做饭,把客人无聊地扔在一边好很多?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家优站此前的推文专门讨论过,感兴趣的不妨参考如下2个链接:

往来|还在纠结要不要开放式厨房?其实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什么是好的开放式厨房设计? - 小优的回答


2、 空间分时整合


很多空间的浪费,实际上是将空间和时间孤立开来考虑问题。

比如,家优站经常诟病的「沙发+茶几+电视」的僵化客厅模式,除了看电视和会客,很多时候都是放任这个家里最大的空间在那里浪费的。

所以,学会分时整合是开放式公共空间减少空间浪费,提高使用率非常重要的方式。

下面说几种比较常用的空间分时整合形式:

一地多用

一个开放式厨房岛台,既可以当厨房备料区、又可当轻食烹饪台,

(嗯,这家也是二进制厨房)

还可以当餐桌,甚至是吧台、工作台。

多种功能分时整合在了一个空间,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可变空间

餐桌和凳子都是可以折叠收纳到墙上的,用餐时放下来,不用时收上去,这个空间就可以用来做别的用途。

动线合并

如果是封闭的厨房,操作台前要一条操作动线,餐桌靠墙部分也要留出动线。开放式厨房将这两条动线合并了。

4 柔性隔断

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某个空间在不同的时段是开放还是封闭。

害怕开放式书房不能静心的,这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3、 功能分布协同


很多人有一种精致的格子主义情结,迷恋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整洁有序,如果你家空间足够大,当然最好不过。问题是,大多数人家里空间都不宽裕,不可能按照某个空间实现某个主要功能的格子方式布局。

尤其是在碰到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等几率不高但又确实存在的特殊情况,这个时候,开放式公共空间的分布式协同的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前不久,家优站刚列举过这方面的例子( 详情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在此不再缀述。

为了更好地在家待客,他家把客厅取消了!


在这里小优要重点说一下分布式书房。

袁枚老先生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 。说得就是大多数人对待读书的心态,缺书的时候珍惜读书机会,一旦手头可读的书多,反倒束之高阁了。

尤其是生活节奏快、时间碎片化的情况下,更是难于找出整段时间焚香净手去读书。所以,一个坐拥四壁藏书的精致书房的梦想,对于多数人来说也就只是个梦想,你家书房真要这么布置,可能一年到头你也读不了几本书。

其实,藏书的更好状态就是让它们分布在任何你可能读书的地方。

比如说会客区沙发旁,

餐厨区桌子边,

过道

床头

甚至浴缸边,

马桶旁……

随时随地都能在手边摸到手,你才可能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读更多的书。

话说,你还会觉得书房不能做成开放式吗?


4、 功能空间混搭


前面说了3个 「分」 的问题,最后说一个 「合」 的问题:混搭。

这里说的混搭,不仅仅是指不同风格间的家居混搭( 关于这方面,家优站曾连续推文进行过详细讨论,参考文末链接 ),更是指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混搭。

正因为传统的单一主要功能空间被分拆、分解,才可以进行更有想像力、更具实用的空间新组合。

其中一个重要的组合手段,就是混搭:破除旧有的固化空间组合观念,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重新组合空间。

儿童玩具房可以跟会客区并存,

游乐场可以建在餐厅,

餐厅可以设在衣帽间,

过道一旁可以设置工作台,

楼梯间可以是放映厅,

卧室床边可以放浴缸,书房就更不必说了,前面已经说过,家里到处都可以是书房。



关于 家居风格的混搭

你可以参考如下链接:

想让家变生动?看了这个,你再也不会成套地往家里买家具了!

怎样才有一个混搭精致的家?看完这个,赶紧回家写散文去吧!

家居万能混搭3大法宝:洁美质、自然色和搞破坏

或者是这个:家装风格如何处理「混搭」? - 小优的回答


关于 家居核心区

你可以参考如下链接:

你家1/4的面积在浪费,只因你眼中的家已碎片化……

为了更好地在家待客,他家把客厅取消了!

为了让家人随时能看见他做饭,他把厨房和卫生间统统改了


======分割线========

以下是此前关于是否要客厅的回答

======分割线========

为什么一定要客厅呢?

上面有人提及核心区,我觉得最关键的问题没说透,概括起来说就是一句话:

你家1/4的面积在浪费,只因你眼中的家已碎片化……


先贴出我们微信公众号的原创链接:

你家1/4的面积在浪费,只因你眼中的家已碎片化……

-------------------------------------------

说起来,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住得挺 奢侈 的。

一边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另一边却是家里大面积的空间长期闲置。

不信?

试想一下,你家客餐厅占你家多大的面积,一般都在1/4左右吧?

再想一下,你家这1/4的空间利用率有多高?

因为家优站一直在倡导新客厅的理念,后台总能到收到不少要小优帮做家居规划的留言。小优在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理念的同时,也在实际沟通过程中发现很多人虽然想改变,但在观念上受既有的客厅餐厅等分割布局的束缚太深,缺乏整体空间的观念,绕来绕去总是放不开。

每次,小优都不得不反复提醒: 你的家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一个小隔间的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小优越来越清晰地发现:要做到这一点,仅仅倡导新客厅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小优要来个大破大立:

请忘了所谓的客厅、餐厅这回事吧。家,不是一个个分类精细的小格子,而是一个能盛放你整体生活的大容器。在这个大容器里,你要学会整体规划,先确定核心区,再围绕这个核心区安排其他空间。


什么是核心区?


除了睡觉上卫生间这些必备的基础功能,你和家人最希望在家里实现什么功能?承载这个功能的区域,将会是你和家人最常用的共同空间吗?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你家的核心区。

它可以是一个家庭工作室,也可以是厨房,还可以是亲子游乐空间,更可以是共同的兴趣空间……

这个核心区,就是你在做家居规划时的中心。

它是你和家人最值得花思打造的空间,其他空间布局都要围绕着它来展开,为了它,其他空间做一些妥协甚至是舍弃也在所不惜。

这样,家,才能成为一个主次分明的有机整体!


这么说有点抽象

看看别人是怎么打造家核心区的吧



1、亲子空间是家的核心


在家里建一个游乐场,为什么不?

台湾高雄的这一家,就为女儿在家里建了个阅读游戏区。

除了卧室和卫生间,其他区域都是开放空间。

家里的核心区,就是这个集合了餐厅、书房、游乐场于一体的亲子空间。

在这里,女儿可以滑滑梯,荡秋千,

玩玩具、阅读、甚至小睡,

在父母亲的陪伴下练习钢琴。

父母无论是在厨房做饭,

还是在桌旁阅读,

或者在会客区小憩,都可以用目光陪伴女儿。

为了这个亲子核心区,这套139平米的房子,客厅被压缩成了一个小小的会客区。

简单的懒人沙发和茶几,外加墙上挂着的一台电视机,几乎就是全部。

相比陪伴女儿成长,会客区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2、围绕厨房展开布局


这个家属于台湾美食作家叶怡兰。

整个家的核心区,就是一个大大的厨房( 详情请点链接:她把厨房搬进客厅,占了家里1/4的面积,为此还专门写了本书 )。

不仅位于房子的中心,而且还足足占去了整个房子1/4的面积。

和大厨房相配套的,是一应俱全的各式炊具,

餐具,

当然,还有美酒。

整个公共空间围绕着中岛厨房三面布局,略微抬高的地台,将厨房和其他空间形成明确的区隔。

厨房占据了家里最大面积的核心位置,就意味着其他空间都必须给它让位。

餐厅被缩小为一张小方桌,

客厅的概念则完全被取消了,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起居室。

这种布局,对于叶怡兰来说再贴心不过。细数过去数年时光,每每客人来访,其实极少待在客厅,往往都是围着餐桌喝茶喝咖啡聊天。

把厨房改造为核心区后,客人干脆连餐桌都懒得上了,就围着厨房的大中岛,自己添酒倒茶煮咖啡,其乐融融。




3、将衣帽间作为主线


上海一个里弄内,40平米的公寓,时尚设计师自己的家,衣帽间是它的主线。

一进门,就是一个休闲区,皮制的酒柜,配一把酒红色的「蛋椅」。

黑色的铁框门,是内室与外庭的隔断。

往里,是餐厅,也是衣帽间。夹道两壁,都是直通天花板的衣柜。

深沉的原木色柜体,带有黑铁框的透明柜门,再加上男装沉稳的色调,处处透出硬朗的质感。

墨绿色的皮质收纳柜,冷峻硬朗中透出温润的质感。

越是空间小,越要重点确保核心区。餐厅小点没关系,衣柜一点也不能少。

衣帽间的尽头,是色调鲜明的卧室:灰的墙、红的床、棕的玻璃推拉门。

在这个小公寓内,衣帽间是绝对的核心。就连厨房通往卫生间的门,也不忘做成一个可以挂衣物和放鞋子的小衣架。



4、楼梯是家的轴心


很多家有跃层的家庭,都生怕楼梯太占空间,韩国这家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楼梯间放在家中最核心的位置,而且占了不小的面积。( 详情请点链接:这座山村图书馆竟然只有一件家具!你敢不敢也在家里试试?)

把家庭核心区和关键动线合二为一,听起来很疯狂是不是?

如果将楼梯变成一家人都能共用的大家具呢?

首先,它是供人步行跨越的踏步。

其次,它是用于放书的书架。

同时,它还是一个供小孩游戏的滑梯。

楼梯间墙上的黑板,是小孩们涂鸦的天地。

楼梯的下面,放上宽敞的工作台,和楼梯书架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家庭工作室。

也是孩子们嬉戏和阅读的空间。

把对面墙上的幕布放下,楼梯就变成了剧场式的看台。



5、大桌子是家的平台


一张大桌子,既能当书桌、手工工作台,又能当餐桌和轻食烹饪台,还能当收纳柜……

这样的一张桌子,是全家共同的平台。( 情请点链接: 用一张3米长的大桌子爆改客厅,然后全家人晚上都忘了回房睡觉!

木有茶几,木有电视柜,一张1.2mX3m的大桌子就是空间的核心。

运用不同颜色的桌布,大桌面被巧妙地作了分区。

它是惬意的书桌,

是宽大的手工工作台

是全家人共同的餐桌,

也是轻食烹饪台,烧开水、榨果汁、做沙拉等,就不用去厨房了。

桌面之下,靠玄关的一面是鞋柜,

其余则是满满的收纳空间。

大桌子整合了既有的客厅、餐厅、书房功能,原先被分割占据的空间,就可以腾出来做更多事情了,比如说摆放收藏陈列架和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聚在这个空间,虽然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却呼吸相闻、气息相通,那是怎样的温馨?

偶尔,把投影幕布放下,一起看一部大片,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重复一遍:

家,不是一个一个分类精细的小格子;家,是一个能盛放你整体生活的大容器。请不要把一个完整的家,割裂和碎片化……


「家优站」 更多关于 新客厅的好东西,请参阅:

如果客厅装修不以电视为中心会怎么样? - 小优的回答

--------------------------------------

集中回答几个问题:

1、不要客厅不等于不要家庭公共空间,在这一点上,我跟题主的想法不一样。恰恰相反,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客厅而代之以核心区,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促进家人共处交流的环境。在这方面,知友鹿角进行了非常好的提炼:应该把住宅中最重要的功能从房间里拿出来,成为开放空间,和其它开放的功能比如餐厅和起居整合在一起,以此提高整体利用率。

2、关于第一个案例亲子空间的层高问题,目测了一下,餐桌的高度与滑梯的步梯第4级高度大致平齐,根据旁边柜子的格数可以看出,第4级台阶的高度与第二格上缘平齐,那个柜子总高有8格,餐桌一般的高度为75cm,由此推断,他们家的层高大概是3米。我们正常2.8米的层高,做个这种滑梯应该问题也不大。

3、很多人都有误解,以为只有大房子才能应用核心区的理念,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我看来,小户型因为空间有限,更要好好地整合利用空间,这方面的案例,容我后续补充。

4、无论是亲子空间、厨房还是衣帽间、楼梯,还是大桌子,我举的都只是例子,我举这些例子只是提供一种开阔思路的参考和借鉴。如果只是纠缠这些例子是不是适合自己,就完全背离了我提倡核心区的初衷,因为每个家庭在不同阶段对核心区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你有你自己对核心区的需求,那才是你自己的家,为什么一定要机械地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 我举这些例子的意思是,滑梯、厨房、衣帽间、楼梯都可以成为核心区,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大胆去设想、去规划的吗?

5、最后那个大桌子的案例,是我以前在知乎另一个问题下的回答,上面的文末有这个回答的链接,谢谢各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