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国内大型实体零售卖场对采购人员的要求有哪些方面?需达到什么标准?

2015-07-30知识

作为一名在超市行业工作了10多年的采购人员,希望我以下的内容会对题主有所帮助。

首先确认以下内容。超市发展到现在,已经有点脱离的正常发展的初衷。采购人员作为超市利益相关的一个重要部门,往往有各种不合理但却是事实的现象出现。所以,我的回答只能代表一个正规企业、正规流程制度下,零售行业的采购需要具备的素质,而非所有超市的采购都具备此类素质,或具备此类素质就能作为胜任采购的能力。

以下分割线

~~~~~~~~~~~~~~~~~~~~~~~~~~~~~~~~~~~~~~~~~~~~~~~~~~~~~~~~~~~~~~~~~

第一,作为任何一方面的采购,对于负责产品的了解是必须的。作为普通零售行业的超市采购,需要对产品知识的内容,是「广而浅」,而非专卖店那种「窄而深」。举个栗子,例如你是超市负责酒类采购的,对于酒的知识需要知道一般零售渠道的食用酒有哪些类别、品牌,高中低档次和价位,哪些畅销品哪些形象品,有些可能还要了解产地特色。但对于专卖店来说(如红酒专卖店),你也许只要了解葡萄酒一种类型,但同时必须知道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不同、产地不同会有什么区别,世界知名的酒庄有哪些,其哪些年份的酒是经典,如何在不同类型的餐饮场合使用对应的酒,甚至不同产地的酒的开酒方法,酒杯选择,以及复杂的香气轮盘等;

第二,有足够的谈判能力。虽然说,最高的谈判境界是「不谈」,但相信能达到这个境界毕竟属凤毛麟角,所以,积累足够的谈判水平、控场能力,以及谈判前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也是采购不可或缺的;

第三,有随时可替代的供应商资源。一个采购在业界的地位,最关键的就是他的供应商资源。更多的供应商,也意味着采购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从容地进行品类规划、商品选择、价格核定,在竞争中积累优势;

第四,有充分的商品规划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个是对目标市场消费情况的了解,一个是有充足的商品选择空间。商品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情况,确定各分类商品的单品数、价格带分布、促销主力,这样就能保证货架上的商品都有着足够的周转,避免产生缺货和滞销损失;

第五,有足够的沟通能力和迅速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零售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部门多人员多,不正确、不到位的沟通,不但会使原本良好的规划得不到正确的执行,甚至有时还会引起部门间、上下级间不必要的矛盾;同时,超市门店每天面对大量不同类型的消费客群,难免会产生不少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置甚至处置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第六,相对良好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尤其是EXCEL能力。我们的领导的普遍特点是好大喜功,所以作为采购人员,无论新品引进、销售规划等,大量的PPT是必不可少的,这类内容不多但形式绚丽的表面文章是很多胸无点墨但手握实权的领导最爱。而对于最关键的数据分析,足够的EXCEL基本功底还是必须的,当然宏应用这种高级货还没到那水平;

第七,数据分析能力。很多超市的运营,其实就在那几个数据里。领导考核最多的,最重要的肯定是销售额、毛利率、营业外费用,但除了这些外还有库存、进货、促销、账期、周转天数等许多参数,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比较,就反应了企业方方面面的情况。一般说来,只要能发现问题,基本就可以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至少也可以规避;

第八,要有足够的威信。前面说过,零售行业就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想让别人听你,那就首先要让别人服你,要让别人服你,那要么你有足够的背景和关系,要么你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要么你有足够的既往经历,要么你有足够的说服能力。

第九,诚信。这个诚信,其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任职企业的诚信,这个当然是企业最喜欢的品质,但由于我朝的特色性,各种灰色地带和潜规则还是极多,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诚信,那就是一门学问了;其次是对供应商的诚信。有些新采购仗着自己在大公司混,往往对供应商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对谈判的内容往往随便承诺,对供应商关心的内容,如确切的货款日期(许多企业往往和合同有出入或者限制条件)、发展目标等过分夸大,甚至还有欺骗等情况。要知道,也许你现在处于优势,但说不定什么时候风水轮流转了。

第十,外企、民企、国企的区别。这些类型的企业,明文上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在实际判断上,差异还是很大。一般来说,良好的学历和对口的专业,往往会成为外企的重要敲门砖,而优秀的行业人脉以及成功的经历是民企最需要的,而去国企背景和关系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管理和日常工作上,外企的门槛比较高,没有一定的学历人家都不看你的简历,工作强调结果,制度僵化内容单调,压力大但薪资比较高;民企更讲究诚信和服从性,事情多钱不多,但门槛相对低;国企的要求基本和外企相仿,但没外企那么死,工作虽然强调结果,但实际的空间余地还是有一点的。薪资整体比民企高不到哪里,但要求参照外企,搞关系远比搞业绩更费心。

目前对于大型零售而言,其实是在一个挣扎的阶段。一方面各类电商把原本高毛利的商品利润空间不断挤压,销售份额越来越少,一方面不断高涨的租金和人工又对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这几年日子很不好过。所以,对于职场新人和考虑转行的人士而言,零售卖场并不是个好选择,既学不到什么东西,工资又不高,干活还累压力也大,更没有多少的发展空间,所以目前并不是一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