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史书中跟「绣衣使者」有关的部分:
汉武帝在位后期,由于法令越来越严苛,地方上治理越来越残暴,导致民间有大量的盗贼兴起,严重的甚至有攻取城邑、俘虏斩杀郡守都尉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皇帝派遣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人,「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馀级」,而因为盗贼提供饮食而受到牵连的亦波及数郡,「甚者数千人」。
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年,但也仅仅只是剿灭了大的头领,至于其党羽则散落于山川险要,朝廷拿他们没有办法。为了对付这些人,朝廷又颁布了「沈命法」,即群盗产生而官吏没有发觉,或是发觉却没有捕捉到规定的数目,有关的二千石以下官员,凡主持此事的都要处死。
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基层官员遇到盗贼事起,普遍选择装没看见;就算上报了,上层官员也让他们别没事找事,免得给自己招麻烦,于是乎天下太平了。
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也。於是天子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之。犹弗能禁也, 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馀级,及以法诛通饮食,坐连诸郡,甚者数千人。 数岁,乃颇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柰何。於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後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史记·酷吏列传】以上是【史记】中关于「绣衣使者」的记载。
可以看出,作为与汉武帝同时代的人,司马迁关于新设立的「绣衣使者」,记述的还是比较有限。而在班固的【汉书】中,记载则更丰富一些。
直指绣衣使者是三公之一御史大夫的属官,直接受御史中丞的管理。御史中丞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其中就包括了绣衣直指,主要负责代皇帝出行审理案件,性质上属于临时设立的钦差。
当然这是东汉时期的后来者视角,具体到当时可能还会有所变动。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汉书·百官公卿表】该官职最早的设立时间应该是在元鼎元年之前,当时出使匈奴返回的江充便被任命为直指绣衣使者,「督三辅盗贼,禁察逾侈」。
上以充为谒者使匈奴,还,拜为直指绣衣使者,督三辅盗贼,禁察逾侈。贵戚近臣多奢僣,充皆举劾,奏请没入车马,令身待北军击匈奴。奏可。充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名近臣侍中诸当诣北军者,移劾门卫,禁止无令得出入宫殿。于是贵戚子弟惶恐,皆见上叩头求哀,愿得入钱赎罪。上许之,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千万。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所言中意。【汉书·蒯伍江息夫传】期间江充处理过的比较有名的案子,比如皇帝的姑姑馆陶长公主,又比如太子家使。正是凭借在任上秉公执法、不避贵戚,江充深受信任,「威震京师」,皇帝盛赞其「人臣当如是矣」。
充出,逢馆陶长公主行驰道中。充呵问之,公主曰:「有太后诏。」充曰:「独公主得行,车骑皆不得。」尽劾没入宫。后充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充曰:「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宽之!」充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大见信用,威震京师。【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而相比于江充的威震京师,另一位直指使者暴胜之则主要针对于郡国地方。前面提到过,武帝在位后期,地方上多有盗贼叛乱,朝廷遂派遣光禄大夫等人「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
当时地方上盗贼叛乱范围很广,朝廷应该是派遣了多批御史到地方上去。而负责泰山、琅邪一带的群盗徐勃的御史,则是直指使者暴胜之。
天汉二年:泰山、琅邪群盗徐勃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诛。【汉书·武帝纪】从这里的叙述来看,暴胜之(包括此前的江充)正式的官职名称应该是直指使者,属于御史系统,因为是皇帝所派遣,出行时身着绣衣以示尊崇,同时执杖斧象征其执法权,故而有名绣衣使者/绣衣御史。
暴胜之处理山东群盗是在天汉二年,随后应该是凭此功绩被授予比二千石的光祿大夫;五年后的太始三年被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一直到巫蛊之祸时受牵连下狱自杀。
太始三年:三月,光祿大夫河東暴勝之公子為御史大夫,三年下獄自殺。【汉书·百官公卿表】朝廷派遣到地方上的绣衣御史肯定不止暴公子一位,有像暴胜之这种「奏杀二千石,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大部至斩万余人」的,那自然就有下手比较节制的。
比如同为绣衣御史的王翁孺,就因为kpi没完成被朝廷给撤了。王翁孺表示,同事们动辄杀人万人起步,我这一人没杀,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积阴德了……
文、景间,安孙遂字伯纪,处东平陵,生贺,字翁孺。为武帝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及吏畏懦逗留当坐者,翁孺皆纵不诛。它部御史暴胜之等奏杀二千石,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大部至斩万余人,语见【酷吏传】。翁孺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者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汉书·元后传】同样是在天汉二年,骑都尉李陵攻打匈奴的部队中,便有被士兵私藏的发配边疆的关东群盗的妻子,后为李陵以军法所杀。
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汉书·李广苏建传】另外除了执法平乱以外,绣衣御史应该还有从地方上察举人才的职能,比如说后来昭帝时期的丞相王訢、京兆尹隽不疑等人,都是因为得到了暴胜之的举荐才得以发迹的。
王訢,济南人也。以郡县吏积功,稍迁为被阳令。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胜之过被阳,欲斩訢,訢已解衣伏质,仰言曰:「使君颛杀生之柄,威震郡国,令夏斩一訢,不足以增威,不如时有所宽,以明恩贷,令尽死力。」胜之壮其言,贳不诛,因与訢相结厚。胜之使还,荐訢,征为右辅都尉,守右扶风。【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吏白胜之。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至昏夜,罢去。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
上述的这些「绣衣使者」的职能,督盗贼平叛乱也好,举荐人才也罢,其实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归于各州的刺史来负责(州刺史也是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立的),绣衣直指使者在职能上有很强的临时性质,感觉更有点类似于严打期间下派的工作组。
暴胜之在直指使者任上表现卓越,所以几年后被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也能看出直指使者隶属于御史系统,属于正常官僚系统的一部分,跟某些人想象中的什么东厂锦衣卫之类的玩意还是有差别的。
武帝之后,政治氛围开始有所和缓,不再有这种朝廷派遣绣衣使者「奏杀二千石,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大部至斩万余人」的大手笔。不过以绣衣作为钦差的形式还是保留下来了。
宣帝时期,平定羌乱的后将军赵充国在职期间自行其事,与皇帝的诏命冲突。属下劝谏时便提到,小心惹恼了皇帝,朝廷会派遣绣衣来责问将军。
这里的「绣衣」指的究竟是前文的绣衣御史,还是说仅作为钦差的一种代称,就不得而知了。
其秋,充国病,上赐书曰;「制诏后将军:闻苦脚胫、寒泄,将军年老加疾,一朝之变不可讳,朕甚忧之。今诏破羌将军诣屯所,为将军副,急因天时大利,吏士锐气,以十二月击先零羌。即疾剧,留屯毋行,独遣破羌、强弩将军。」时,羌降者万余人矣。充国度其必坏,欲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中郎将卬惧,使客谏充国曰:「诚令兵出,破军杀将以倾国家,将军守之可也。即利与病,又何足争?一旦不合上意,遣绣衣来责将军,将军之身不能自保,何国家之安?」【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班固在【汉书】中有关「绣衣使者」的内容至此而止,而在【后汉书】中则还能找到一些记载。
平帝元始四年,中散大夫谯玄被任命为绣衣使者,持符节与太仆王恽等人「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咸举玄诣公车对策, 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 。四年, 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 。时并举玄, 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后汉书·独行列传】可见朝廷中央派遣使者巡行天下监察地方,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制度,而参与其中的也是诸如郎官、大夫等官僚系统的一份子,而不是某些人想象的特务之类的玩意。
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新莽时期,因王莽将御史改名为执法,故而又名绣衣执法。
成帝时期的博士弟子伏湛,在王莽时期便担任绣衣执法,「使督大奸」。
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而在反对王莽的起义军中,同样有这一职位。比如说更始帝的绣衣御史申屠建。
更始君臣不自安,遂共谋诛伯升,乃大会诸将,以成其计。更始取伯升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屠建随献玉玦,更始竟不能发。及罢会,伯升舅樊宏谓伯升曰:「昔鸿门之会,范增举玦以示项羽。今建此意,得无不善乎?」伯升笑而不应。初,李轶谄事更始贵将,光武深疑之,常以戒伯升曰:「此人不可复信。」又不受。【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此后史书中再没有关于「绣衣使者」的记载了,不过类似的朝廷中央派遣使者巡视地方的制度还是存在的。
比如说汉安元年,朝廷派遣八名使者巡视社会风俗,受命的都是儒生。他们的职能跟前汉的绣衣御史其实很相似。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曰:「大将军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国厚恩,以刍荛之资,居阿衡之任,不能敷扬五教,翼赞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食叨,甘心好货,纵恣无底,多树谄谀,以害忠良。诚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谨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齿者也。」书御,京师震竦。时,冀妹为皇后,内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后汉书里关于「绣衣使者」的内容大体上就是这些,主要集中于新莽时期。可见到了东汉,就不再使用「绣衣」作为钦差使者的说法,不过类似的官僚职能还是存在的。
总结一下,直指使者为武帝时期所设,属于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系统,为御史中丞下属的侍御史中的一员,主要为皇帝临时设立处理大型案件的钦差,大概相当于现代严打时期中央派到地方上的工作组。
其主要特点包括,身着绣衣以示尊宠,执斧杖以象征执法权,视处理事件的情况而定还可能掌管虎符拥有军事权。
武帝之后其权力有所限制,但依旧是皇帝派遣的钦差,负责监察地方。
担任该职位的人员,无论是武帝时期的江充、暴胜之,还是后来的谯玄等,都属于官僚系统内部人士,走的是正常的官员晋升的渠道。
到了东汉时期,「绣衣御史」这个称呼逐渐不被使用,但朝廷派遣官员巡视地方的制度还是保留下来了。
至于说绣衣使者的等级制度,这个东西没有什么等级制度,或者说绣衣使者本就是西汉官僚体系的一部分。从级别上来看,隶属于御史中丞的侍御史,官秩应为六百石。
在汉武帝时期,作为朝廷钦差的绣衣权力特别大,如果你表现得好,仕途前景很光明,如暴胜之;如果表现不好,kpi没完成,那对不起你下岗吧,如暴公子的同事王翁孺。
而到了西汉后期,逐渐就成为监察御史体系的普通组成部分了。
可能是出于某种猎奇的心理,有些人看到些什么新奇的玩意就喜欢胡乱联想,诸如东厂锦衣卫之类的玩意。
事实上,绣衣御史属于正规的朝廷官员,绣衣出身的暴胜之干到过御史大夫,受绣衣举荐的王訢做到过丞相,儒生出身的谯玄、伏湛也都干过绣衣御史。
监察机关是官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强行把正常的监察职能与特务挂钩,这是个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