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评价「涨跌停机制」?它是中国股市的万恶之源吗?

2015-07-02知识

最近在看一些关于熔断机制和涨跌停制度分析的文章,在这里强答一下,与诸君分享。

涨跌停制度实际上不算罕见,在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该制度都被决策者作为降低市场波动性、避免极端风险的手段加以使用,如美国的期货市场、韩国的股票市场、泰国的股票市场等。政策设计初衷很直观——不想波动性太大,就给一个区间,框住每天的价格。但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却很难说。

评估涨跌停制度的效果,并找到效果(如果有的话)发生的机制并不容易。要直接判断涨跌停制度是否降低了市场波动性,就必须以不存在涨跌停制度的市场的波动性作为基准,并控制除该制度外其他所有能够影响市场波动性的因素。遗憾的是,我们对于市场波动性知之甚少,也不可能找齐所有影响因素。

避开上述问题来讨论涨跌停机制的效果,主要有两种做法。第一种考虑涨跌停幅度不同时,市场波动性的变化情况。如S. Lee & K. Kim (1995)对韩国股票市场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的交易数据的分析。韩国市场这一期间对不同价位的股票有不同的涨跌停幅度限制,具体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