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弓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2018-01-26知识

问题较多,错误百出!回头重写!

实话,一般看着这种问题实在不想回答,无他:太累!

点灯熬油的整理资料实在是费精费神。

但看到该问题下唯一的一篇漏洞百出答案,实在是忍不住动了笔,真心不忍各路小白再被不懂装懂的所谓大神们误导,所以还是自己整理一些吧!

只提观点,不提结论,本答案仅做抛砖引玉用,欢迎各位一起探讨。

以下为正文:

前言——有关弓箭的传说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淮南子(本经训)】

后羿射日的传说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有资料可查的主要有三位:盘、张挥、后羿。【山海经·海内经】说:「少皞生盘,盘是始为弓矢。」【世本】记载 「挥作弓,牟夷作矢」, 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著名的「Achilles' Heel」

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均流传着有关弓箭的各类传说,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格硫斯就是被弓箭射中脚踝而死,还有英国著名弓箭手罗宾汉的传说以及日本名将那须与一的神射传说,由此可见,弓箭对世界各地的文明都有深远的影响,因为弓箭的发明,人类才能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狩猎动物、抵御猛兽。甚至可以说,弓箭是人类冷兵器史上的巅峰之作。

一,弓箭何时起源

一般考古学研究表明,人类使用弓箭的最早年份可以追溯在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这个区间,由于弓体的材料问题,大多数留下来的只能是箭头。

1963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的某处旧石器时期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一批距今大约28000年的石镞。这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有关弓箭的考古实物。由此可以证明,至少在30000年前,生活在我国大地上的古人就已经开始使用弓箭狩猎了。

峙峪遗址的石镞

在2008年,考古工作人员在南非一处名为Sibudu的中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发现了几支疑似骨质箭头的样本。该箭头的发现似乎要把人类使用弓箭的历史往前追溯到61000年前。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在这个遗址洞穴中并没有发现弓的遗迹。

Sibudu洞穴的位置以及骨质箭头样本

那么,人类使用过的最古老的弓长什么样子呢?很多研究学者认为,生活在非洲南部的布须曼人(Bushmen)仍在使用的弓箭就是人类最早弓箭的样子。

布须曼人的居住区以及布须曼弓

生活非洲南部布须曼猎人,即使经受了现代文化的冲击,却仍然保留了弓箭狩猎的传统。虽然这些弓的箭的威力相比于现代的弓箭很小,需要生物毒素的辅助才能有效猎杀中小型猎物,但是六万年的沧海桑田并没有让这一古老技艺消失,反而向人们证明了它仍然有效。

劳资代表布须曼射死你

即使到了现代,非洲大陆的很多地方还依旧有着各种单体弓的遗存。随着人类在非洲大陆上的扩张以及工艺与材料的进步,短而细的弓也越来越粗而长,弓力也越来越大!

尼日利亚地区的单体弓
坦桑尼亚地区的单体弓

至此,人类终于获得了一种高效的狩猎工具,并伴随着人类走出非洲,成为人类征服世界最重要的武器!

二,单体弓的大发展

弓究竟是人类带出非洲的呢,还是在世界各地趋同起源与进化,目前我们不得而知。以现在的考古实物发现,弓是随着人类的迁徙被带往了全世界的可能性最高。

毫无疑问,人类最早的弓一定是单体弓,无论后世的复合弓绽放出多么美丽的花朵,单体弓永远是弓箭这棵大树的主根,并在今天仍然以其简洁的设计,大气的造型,可靠的性能散发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70000年前开始的人类的迁徙过程

探寻单体弓的历史让我们先从欧洲说起:

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弓来自于丹麦的「Holmegaard」,在今天大部分人认识这个地名来源于它的玻璃制造业,由于北欧寒冷的天气以及沼泽地特殊的缺氧环境,考古人员在泥沼里挖掘出两把保存很完好的榆木单体弓。

「Holmegaard」弓

这把弓的年龄大概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上的欧洲中石器时代,形制已经非常成熟。这无疑是目前为止地球上发现最古老的弓出土实物了。

另外,在英国萨默赛特郡的「Meare Heath」新石器时期晚期遗址则发掘出一张距今大约有5000年左右尺寸更大的单体弓。这些功弓有着宽阔而扁平的弓臂,同样窄而厚实的弓把,以及接近中世纪英格兰长弓的长度。

「Meare Heath」弓

和侯姆皋弓一样,这些早期的单体弓都具有宽阔弓体和窄而厚实弓把,这和后期的单体弓,例如英格兰长弓那种「D」形截面的弓体设计恰好相反。

紧接着,在2012年西班牙班约莱斯湖边的一处名为「La Draga」的湿地里发现了一张距今大约有7400年左右的单体弓残体,弓体材料是人们熟知的紫衫木。

「La Draga」弓

「La Draga」是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定居的第一个农业社区之一的考古遗址。根据考古痕迹,这张弓应该是整个新石器时代欧洲最古老的弓之一。这张弓的发现至少可以说明,不同截面构型的长弓在欧洲处于一个同期发展的阶段。

当然,整个欧洲最重要也是最出名的上古弓箭遗物就是著名的冰人「Ötzi」的弓,著名的冰人「Ötzi」是一具有5300年历史的木乃伊,他是在1991年9月被德国登山游客西蒙夫妇在意大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发现的。

「Ötzi」弓

冰人的遗物中有一张一人多高的单体木弓。同样弓体木材为紫衫木,根据与玛丽罗斯号上发现的英格兰长弓的对比研究,冰人「Ötzi」的弓就已经和英格兰长弓非常类似。

单体弓在整个弓箭历史上是比较落后的弓种,但有一种单体弓凭借着赫赫战功,铸就了单体长弓的百年威名,这就是英格兰长弓!

玛丽罗斯号沉船中发现英格兰长弓

英格兰长弓在英国人手里变成了对付法国人十分有效的武器,尤其是开战之初的克雷西战役(Battle of Crecy,1346年)以及普瓦捷战役(Battle of Poitiers,1356年),而阿尔库金战役(Battle of Agincourt,1415年)中,英格兰长弓手更是让法军付出阵亡大约7000到10000人的代价,而且绝大多数是贵族。一种简单的武器,一些「低贱」的平民,再次与贵族的对决中取得了胜利。

欧洲的单体弓暂时告一段落,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看看东亚大陆有什么发现:

首先是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一张「漆弓」,这张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漆弓」不仅仅是中国最早的单体功,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

跨湖桥「漆弓」

跨湖桥遗址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左右,出土的这张漆弓经碳14测定和热释光测定,其年代在8000至7000年之间。

单体弓在中国的存在时间相当长,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曾大批量的装备过单体弓,并逐渐在弓的设计上展现出「中国特色」。

曾侯乙墓的单体长弓

出土自中国曾侯乙墓的单体长弓,和世界同时期的很多单体弓类似,都是宽阔而扁平的弓臂,同样窄而厚实的弓把造型。不同的是,中国单体弓「花瓣」式的挂弦方式已经开始流行,并在之后的历史中一直影响着中原弓箭的设计。

汉代长弓挂弦口与明代画作中弓的挂弦口的对比

同时,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区的原住民阿依努人也同样使用着一种单体弓。

阿依努人的弓

阿依努人的血统十分复杂,有研究认为阿依努人是白化的棕色人种,和台湾的阿美族原住民,澳大利亚的毛利族,太平洋岛国各种民族是同一人种。

在东南亚及南亚南部地区,阿依努人的远方亲戚们也在使用着各式各样的单体弓。

斯里兰卡当地土著使用的漆弓
印度尼西亚地区的单体竹弓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单体弓

亚洲的事情说完了,目光接着转向北非:

反曲化的出现是人类弓箭制作技艺的一大进步。通过弓梢的热弯反曲设计,能够使弓在上弦后有更多的预紧力,相较于直上直下的正曲弓,反曲弓可储存更多能量,使得射出的箭有更高的动能。以目前的考古证据显示,人类至少在4000年前左右(也许会更早),就已经掌握反曲弓的原理,开始制作反曲化的长弓了。

古埃及十八王朝前期的反曲长弓

不仅在古埃及,同时期的欧洲也有过类似的发现。2011年,在挪威的布莱海门国家公园的一处名为「Åndfonne」的冰川边缘的一处墓穴中发现了一张大约3300年前的反曲长弓。这是挪威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弓实物。不仅如此,这张弓并不是一个原始的「棍子」,而是一个精心设计和手工制作的工具。此外,工艺的质量是非常高的,证明在3000多年前的欧洲古人已经掌握了热弯处理弓体的技术。

「Åndfonne」弓

从目前的出土实物分析,单体弓的反曲化制目前发现有两种解决方式,一个是类似埃及长弓这样利用热弯的方式处理弓梢,还有一种就是和角弓的制作方式类似的插接梢/外贴弓梢的单一材料组合方式。

让我们一起去北美寻找证据:

一张来自加拿大北部图克图特诺加特(Tuktut Nogait)国家公园的反曲单体弓。

「Tuktut Nogait」弓

这张弓在当地是一个比较孤立的发现,研究人员也没有办法确认该弓的准确年份,有可能是几百年,也有可能是几千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张弓使用了插接梢的工艺,这是人类的弓箭制作技艺进步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注意插接处理的弓梢部分

这类使用插接方式处理的单体弓按照现有的实物分布就会发现,整个环北极地区均有这种类似的弓发现。

在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部分历史时期就曾出现过类似的弓形。

「Finno-Ugric」弓

这种被国际学者统称为「西伯利亚弓」的弓形从斯堪维尼亚半岛沿着亚洲北岸一直延伸至勘察加半岛,遍布这个环北极圈地区。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俄罗斯西伯利亚楚科奇人使用的反曲木弓。

「Chukchi 」弓

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反曲并带弦垫的单体长弓间接影响了东亚角弓的弓形,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具体在角弓篇详细阐述。

楚科奇人形高达

我们不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掌握这种材料组合式的做弓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组合式的工艺不仅仅只用在弓梢的反曲制作上,比如非常有名的不丹竹弓,就是用两片竹片在把手处叠加的方式制作。

不丹竹弓

北美印第安人的脑洞更大,直接将两张弓绑在一起使用,通过并联弓臂的方式提升了弓的效能。

加拿大五大湖地区的双体弓

当人类已经点了材料复合的科技树并在不断追求更有威力的弓时,单一材料显然无法满足人类了,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弓的出现也就理所应当了!

三,进击的二材复合弓

之前说过材料复合的弓是由单体发展而来的,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当人类了解了每种材料的特点之后,按照不断试验的经验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弓,这种弓相比于单体弓而言有着更好的性能,作为两种材料复合的弓的代表,本节着重说下日本的和弓。

首先,和弓的特点是什么?一,长,特别长。二,上下弓臂不对称。这两个特点让和弓成为了弓箭发展史上的一个异类。

和弓也被称之为日本弓,是一种起源于公元前,成熟于十七世纪的武器,并由此产生了日本独特的「弓道」文化。

日本和弓的结构发展

日本和弓按时代分为:丸木弓(公元前5世纪)、伏竹弓(公元10世纪)、三枚打弓(公元12世纪)、四方竹弓(公元15世纪—16世纪)、弓胎弓(日本战国时代后期)不同时期的弓制作工艺不同。

奈良时期的日本和弓

和弓最大的特点就是弓形不对称。之所以不对称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因为它两米二几的长度。这种长度是为了完全拉满箭有足够的威力,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的原理(英国同理),缺乏优秀的制弓材料,虽然日本的竹字资源极其丰富,竹子也拥有很好的弹性,但是恢复性差,如果弓做的很短,那么使用次数过多就会导致竹子内部纤维就会受损,无法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所以只能通过用竹木材料的复合并将弓做大做长来提升威力。而弓体过长上下弓臂对称的话,考虑到日本人的高,使用者会很不方便。而不对称的话,将握持点放在整张弓的2/3出,不论跪射,骑射都都没有太大影响。

两张战国时代的日本和弓

第二点,不对称设计可以减震。弓回弹以后震动最大的地方是弓的对称点。但日本弓是在弓臂2/3的位置用虎口推弓。这样,箭出去以后,手接收的震动很小。江户时代又有了弓返(箭出去之后转弓)的技术,震动就更小了。总而言之,和弓是一种在有限条件下很高明的设计。并不是故意非主流,性能也不错。

两张江户时代的日本和弓

关于传统和弓(竹弓)制作工艺最为直观的资料当属2009年美国国家地理特约Ian Marsh指导拍摄的【武士之弓(Samurai Bow)】。也正是因为此片在国内的播放,使得动漫里常见,实物却不常见的和弓才渐渐走入了弓圈和更多人的视野。

一张现代日本和弓

当然,两种材料的复合弓并不止和弓一种,和弓还仅仅是用两种植物材料复合,而北美印第安人的筋木弓已经使用了动物的筋作为复合材料之一,相较于竹木复合的日本和弓,筋木弓更接近角弓。

北美印第安筋木弓

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北美印第安人的筋木弓磅数和旧世界的大多数弓相比并不高,与后世所谓的美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美洲猎弓)也并无多大关系。从制弓技术上看,在未受现代技术影响前,北美印第安人应该保留了人类第二次走出非洲时所采用的原始复合木弓技术,和英长的体系不是一回事!

北美印第安人老照片

另外,印第安人的射箭技艺在没有收到现代射箭技艺的影响前还是比较原始捏箭手法,与晚期智人的射箭手法类似,属于非常古老的手法,证明美洲大陆弓箭的演进程度很低,与外界的交流程度也很低!

四,筋角复合弓来了

在人类历史上,筋角复合弓的出现是跨时代的,是人类非常伟大的一个发明,它将几种不同的材料按照一种精心设计的方式组合起来,以达到高效的发射箭矢的效果和良好的耐用性。角弓在古代已经不仅仅是战场上的重要武器,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古代角弓的制作技艺,长久以来一直是走在材料力学的最前沿的,不客气的说是否能掌握角弓的制作则是一个古代文明军事程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各种角弓

什么是角弓,【周礼·考工记·弓人】中则有对角弓的选材以及制作工艺有着详细的描述: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也就是说角弓指的是用动物的筋、角,这两种天然的弹性材料作为蓄能的主体,和其它若干种材料,用胶和合而成的弹性弓体。

据考古发掘,距今最早的角弓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古埃及。(也有说法是从亚述地区进口过来的)

埃及三角弓

1912年考古学家在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中发现多把用羚羊角制成的释弦状态的角弓,证明了早在古埃及时期角弓就已经大量装备了!

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大量埃及弓箭

出土的弓箭中通过研究共发现了15种结构类型,其中角弓的结构类型就有8种之多,充分证明了在古埃及十八王朝时期,人类的角弓制作工艺还处于探索期,只有去探索不同的结构才能优化出最佳构型,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各种各样的埃及弓的截面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埃及弓制作工艺是一种利用一对羚羊角和木材,筋腱组合而成,利用了羚羊角的天然弯曲制成反曲装的弓臂。但同时也有可能为了不使弓整体的反背过大,弓把部分被设计成了内曲。因为这两个原因,这种弓在上弦后就由于预应张力的作用而构成了一个标准的三角形。相比较于长弓而言,正是由于生物材料的应用让角弓能够在维持弓箭威力的同时还能缩小体积,使得短小精悍的埃及三角弓更适合埃及人在战车上使用。

埃及弓的一种界面构型

在人类文明火光的照耀下,埃及三角弓广泛存在于北非、小亚细亚半岛等地区,正是由于古人们的智慧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一种崭新的武器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并对后世的角弓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埃及壁画上的三角弓

埃及壁画上的三角弓

目前呢,在国内对埃及三角弓的研究并不深,主要是资料获取渠道过少,而且流通在市场上的三角弓藏品基本没有,想一窥三角弓全貌的朋友只能辗转埃及的博物馆啦。

埃及三角弓与后世弓形及制作工艺的关系现在已经不能考证了,但是在稍晚的时候,一种广泛流行在整个欧亚大陆的弓出现了,这就是斯基泰弓!

斯基泰弓

斯基泰弓故名思议,因其使用者斯基泰人而得名的一种弓形,斯基泰人在古代就是种泛称,而且只是希腊人的称呼而已。

在古希腊的很多文物上有许多斯基泰弓的形象

引用下 @关毛 老师关于斯基泰人的回答中的一段:

相对于波斯的称呼萨卡人、中国的称呼塞种,虽然近似,但还真不大相同。譬如希腊人眼中的斯基泰人就不包括马萨革泰人,而波斯人眼中的萨卡人就包含希腊人嘴里的马萨革泰人,中国人眼里的塞种还包括斯基泰人和萨卡人里都不包含的吐火罗人。其实说白了,希腊人眼里的斯基泰人,就是东北方向的、来自内亚的、白色人种游牧民族的泛称。波斯人眼里的萨卡人,就是东方的、临近波斯的野蛮人的泛称。而中国人眼里的塞种,说白了就是白色人种的泛称。其内涵是不同的,当然现在也可以模糊地将上述全以斯基泰人泛称。

目前通过对中国新疆洋海墓出土的斯基泰弓研究发现,相比较于埃及三角弓制作工艺的多样性,斯基泰弓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了很多,和现代的角弓制作相比虽然还是比较繁复,但起基本原理已经相通。

斯基泰人的大致分布

和现代角弓不同的是,斯基泰弓并不完全是角、干、筋的排列,而是角被两层木材夹在中间,然后在贴角、铺筋,最后横缠筋丝加固,这种制作技艺很可能是受限于当时的角弓制作工艺所致。

斯基泰弓的结构示意图

斯基泰弓的出土范围极广,不仅在中国新疆,在黑海沿岸也有出土记录,甚至当时的中原政权也一度装备过斯基泰弓,甚至有可能汉语中「弓」这个字就是斯基泰弓演变过来的。

汉字「弓」的演变

目前在国内的很多关于斯基泰弓的描述中有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斯基泰弓就是一根木夹角的角木复合棍,这种描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作者并没有看第一手资料,加上各种人云亦云的结果,其实关于斯基泰弓的很多资料。谢肃芳谢老很早就有过整理,关于斯基泰弓的论文在网上也有公开下载渠道,大家可以仔细看看。

在斯基泰弓称霸欧亚大陆的时候,一种更加成熟的弓种悄然出现了,这就是长梢角弓。

2-5世纪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长梢角弓

长梢角弓是霸占角弓时间和地域跨度最长的一种弓形,这种弓的制作工艺多是弓把胎斜搭,角片到望把渐薄,弓把和弓弭外贴骨片加固,受材料和技术所限多用拼角制作。

13世纪时期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的室韦蒙古弓

长梢角弓的出现也许是受到了从石器时代便流行于欧亚大陆的一种单体木弓的影响,其长而窄的弓梢侧面厚于弓臂,是不参与形变的杠杆,其弓臂宽而薄,是弓体的蓄能部分。

公元3-5世纪时期新疆尼雅地区的长梢角弓 注意弓把处的斜搭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疆尼雅地区出土了大量角弓,均为汉代时期的长梢型角弓。由此可见,在秦汉时期长梢角弓就已经出现,并在中国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中大量使用。保守估计长梢角弓这种弓形的弓一直很长时间都都未曾改变,历史存在时长保守估计近15个世纪。

中国古画中的长梢弓

在中国,中原王朝至少从汉代开始就已经大规模装备长梢角弓,直到南宋末期长梢角弓才被新的弓形所取代。但长梢角弓直到明代还有陆续使用的情况。

12世纪左右的格鲁吉亚六臂长梢弓

不仅在亚洲,欧洲部分地区也长期装备过长梢角弓,以东欧高加索地区的切尔克斯文化为例,作为东欧游牧民族的一支,长梢类型的角弓在此地区大量被发现,从考古实物中发现,东欧地区的长梢角弓梢子与弓臂的反曲角度相较于中亚草原的长梢弓已经有了明显的加大,有些实物甚至有了弓梢起脊的倾向。

「Cherkess」弓

2013年,在俄罗斯高加索西北部的山区,现今的Karachai-Cherkess共和国境内,海拔1000多米出发现了一处8-9世纪时期的切尔克斯文化的墓葬,这个墓葬被命名为「Moshchevaya Balka」。这个墓葬的发现处离丝绸之路曾经经过的地方不远。墓葬中出土了一张长梢角弓,梢子的反翘角度已经非常大了,甚至一边的梢子已经有了二段反翘的处理,这张弓与后世的弓形有何联系我们并得而知,只有等待更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了。

时间到了公元13世纪,蒙古人发动举世震惊的西征,伴随着蒙古人政府世界的脚步,一场角弓的大发展也随之到来。

北元弓

在蒙古人征服的过程中,西亚先进的制弓技术随着蒙古人的四处征伐开始向亚洲各地传播,新的制弓技术开始普及。到了元朝时,这类弓形大批量的装备,成为了当时东亚的主流弓形。

【元世祖出猎图】中的元弓

这种弓形很有可能影响了明代时期的角弓形制,但非常可惜的是,目前明代弓箭形制还没有实物出土,所以只能从古画中一窥究竟!

古画中的明代角弓

继承元代弓形的长梢形制的角弓,现在一般被称之为「开元弓」,该弓形和元代弓形类似,唯一不同的是挂弦方式,这种挂弦方式长期存在于中原地区,算是明代角弓的一大特征!

同时期的西亚,角弓形制也在剧烈的变革中,随着制弓工具的进化以及制弓手法的革新,「深插弓梢」的技术在西亚的弓形开始流行起来。

不过很可惜,那个时期的深插捎弓形目前也没有实物出土,不过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地区的一种角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兴都库什山区交通极其不便,由于文化交流不畅通,所以在当地保留了很多高古时期的制弓技术。

「Hindu Kush」弓

一张19世纪时期的阿富汗角弓,其工艺非常有可能与角弓工艺变革时期的工艺相似,粗壮的弓把疑似还是采用斜搭弓胎的方式,但是弓梢的处理已经采用了深插梢的方式,为了让弓梢的反曲角度更大,对弓胎的处理必不可少。

「Kashmir」弓

走出兴都库什山,我们找到一张18世纪左右克什米尔地区的角弓作为对比参考就会发现,深插捎的工艺在葱岭以西的地区已经存在非常长的时间,再加上几百年的工艺进步,弓把也逐渐参与插接工艺,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角弓制作越来越成熟,这时候距离我们熟知的那些弓形的出现就已经不远了。

先看西亚系:

首先是西亚弓形的代表——土耳其弓!短小精悍的弓体和外凸的把手是土耳其弓的显著特征。

「Turkish」弓

土耳其弓结构尤为特殊,可以说是古代世界筋角木复合弓的范本,其制作工艺也把材料的性能发掘到了极致。复合弓的四种材料(筋、角、木、胶)分别有各自的特性和功用。

同时期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还有一种优秀的弓形就是——鞑靼弓!

「Tatar」弓

鞑靼弓和土耳其弓几乎可以混同,结构类似,但区别还是有的,第一个显著区别是鞑靼弓要比土耳其弓长很多,另外鞑靼弓的把手与土耳其弓的外凸事把手也不一样。

最后是波斯弓!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大多数波斯弓基本都是以赞德王朝至铠加王朝时期的居多。

「Persian」弓

和土耳其弓类似,波斯弓也是典型的西亚弓系,土耳其-鞑靼-波斯三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据我发现铺筋方式的不同是最大的区别。

土耳其-鞑靼-波斯铺筋方式的不同

西亚系的角弓影响范围极广,直接影响了南亚地区的弓形,间接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弓形发展,甚至有可能中国明代就直接进口了很多西亚的弓。

然后来看南亚系:

南亚系的角弓一直奉行着大脑洞的风格,先看来自巴基斯坦的选手——「信德」弓!

「Sindh」弓

毫无疑问,信德弓的技术也受到了西亚弓形的影响,这张发现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弓经过分析应该使用的是羊角,铺筋方式也很特别,不过目前信德弓的中文资料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的发掘。

然后「螃蟹」来了!

「Crab」弓

西亚系的制弓技术在阿三这里得到了最极致的体现,莫卧儿帝国的螃蟹弓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弓了,由于弓下弦后更像是螃蟹的壳,所以这类弓便得到了「螃蟹」这个雅称。

螃蟹弓的结构示意图

螃蟹弓代表着西亚弓形蓄能极致的代表,无论任何一种弓的设计都是在符合当地条件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军队作战需求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认为清弓是能代表目前中国弓形的终极形式,那么螃蟹弓就是可以代表印度弓形的终极形式。

说完了南亚看北亚:

北亚角弓的资料更加稀少,大家只能看图分析了!

首先是来自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一张角弓。

布里亚特蒙古弓

弦垫的出现是最大的特征,梢子的反翘角度不大有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导致天气气候不适合做大反翘弓形的缘故。不仅仅在布里亚特地区有这样类型的弓,在哈萨克斯坦地区也有类似的弓形发现。

哈萨克弓

不过考虑到哈萨克历史曾经大规模的进口过其他地区的弓,说不定这张弓也是从蒙古地区进口的呢。

北亚系角弓的结构分解

北亚系角弓的前世今生由于资料匮乏的原因我们日后再去研究,也望各位弓友继续发掘。

现在我们最后来看东亚:

相对于西亚的弓形,东亚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弓梢大反曲高弦垫的设计师东亚角弓的特征。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清弓!

清弓

关于清弓的起源目前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的说法是,清弓源自元(明)时期长梢弓的自然发展,而弦垫的出现则是自然而然的伴随弓弰反翘角度和稍长而设计的。

第二种的说法是,清弓起源于明代中晚期在蒙古或东北地区出现的一种短梢弦垫的弓,在清早期弓梢的逐渐加大,随着满洲人入关形成单一形制一统全国弓形的局面。

第三种的说法是,清弓起源于西伯利亚通古斯人(楚科奇人)的一种反曲弓梢加弦垫的单体弓,这种被称为西伯利亚弓形的单体弓与角弓进行了融合,最终形成了清弓。

清弓的三种来源(待考证)

以上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有待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弓作为一种优秀的弓形不断地在影响着周边地区的弓形发展。比如说蒙古弓与青海弓。

喀尔喀蒙古弓
青海弓

其实将清弓-蒙古弓-清弓这三种弓强分彼此已经是现代的事情了,引用射箭沙龙版主飞雪的一篇老帖子「有感于---清弓.青海弓和蒙古弓的区别」中的一些描述:

清弓---清代的弓,在这个前提下在当时所有清朝版图内的弓都应该称为清弓。而且当时对全国的武备规格有严格要求(同一种弓形、局部地区可以有三种规格)。最直接的清弓分类法应该是长梢清弓和短梢清弓。
所谓的「青海弓」弓形在内蒙古、东北、甘肃、青海、西藏都存有很多实物,而且这个短梢弓形占当地总弓形量的97%左右(并有人声称确实见过祖辈将弓梢钜短)。而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古董清弓长、短梢对比比例正好完全相反!即便是30多磅的贵族娱乐用弓也是严格遵守着清朝武备的规格要求。这说明一个问题,皇城附近的武备要求更严格。
现今所谓的「蒙古弓」指的更多是蒙古国的角弓。清代以前的弓形当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主流弓形的确是长梢、宽臂(此弓形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流传历史相当悠久)。但还包含至少两种以上的高速弓形(土耳其、鞑靼、螃蟹弓…)。纳入清朝版图后武备有了相对统一的标准才有了今天的弓形。
现代的蒙古国角弓为何弓梢这么粗大、弦垫大的夸张那?我认为和现在的蒙古国国民性格有关---「不拘小节、能用就好」。粗大的弓梢能砸碎核桃。虽然这对动能输出效率会打很大折扣,但是似乎蒙古国的弓师和射手并不在意这个,并且经过刻苦的锻炼蒙古射手依然能完全和手上的弓融合并打出惊人的精度。

然后是韩弓,韩国棒子的东西就简单带过了提一嘴就得。丙子胡乱之后,清弓开始了对朝鲜弓形的影响。

朝鲜御角弓

硬质弓梢大反曲的韩弓逐渐取代了原有的韩弓形制,但是甲午之后日本人的到来又为韩弓带来了和弓与弓道的元素,最终韩弓进化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现代韩国角弓

当火药武器取代了弓箭走上了历史舞台,弓箭从此慢慢退出了军事武器装备的序列,但是随着材料学的大发展,新型的现代材料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天然材料,弓箭也从一种军事武器装备逐渐转变成一种运动项目,新式的现代弓箭即将破茧而出。

五,现代材料的现代弓

现代射箭运动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到16世纪逐步演化成一项竞技活动。1673年英国成立皇家射箭协会(Royal Archery Association,RAA),这是全世界第一个专业射箭组织。

维多利亚靶弓

射箭项目进入现代奥运会是在1900年法国巴黎举办的第2届奥运会,成为当届20个正式比赛项目中的一项。此后,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3届奥运会、1908年英国伦敦第4届奥运会和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上,分别设置了射箭比赛。

安特卫普奥运会之后,由于射箭比赛没有统一的比赛规则,且各方在制定规则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导致射箭比赛从1924年后长达52年的缺席,直到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射箭重新成为奥运项目直到现在。

女子射箭项目于1904年引入奥运会,是奥运会史上的最早有女子项目的几项运动之一。

1908年奥运会上的女子射箭项目

1931年,国际箭联(FITA,法语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Tir à l'Arc的缩写,2011年更名为World Archery)在波兰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射箭世界杯。

1933年射箭世界杯比赛

直到1933年,射箭项目中所使用的弓与传统的单体长弓没什么区别,单体或者多层木压质的弓体,两端挂弦处可能有角质的弦槽,没有搭箭的箭台,直上直下的弓把,没有为「推弓」的动作做出优化外形,射箭的姿势也是五花八门。

不过就在那一年,Fred Bear先生创立了熊牌弓箭公司。现代弓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了。

著名的「熊」牌

「打猎时如果没有Fred Bear老爷子的庇佑,你最好别下手」

Fred Bear先生并非像Byron Ferguson先生那样年纪轻轻已经技艺超群。这个宾夕法尼亚州的农场主的孩子在他21岁时他离开了自家经营的农场转而投身到了汽车之城底特律寻求商业上的发展。到其实一直在29岁之前,他都没有接触过弓箭狩猎,也是那时处于一个偶然的契机,贝尔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了弓猎并为之痴迷,并开始学习弓箭的制作。之后在31岁的时候和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品牌——Bear,全身心投入到了弓箭制造产业中。

Fred Bear先生

在Bear先生叱咤江湖的那个年代,弓箭依然和几千年前的单体弓毫无二致,由于木纤维本身的疲劳特性,当时弓的寿命都非常有限。直到40年代,玻璃纤维布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弓的做功效率。但是由于材料的限制只能贴在在弓腹位置。到了1946年,熊牌弓箭公司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新式材料弓的专利申请。

「玻璃纤维增强弓」的专利

后来Bear先生得到了结构更加优化的新式玻璃纤维片,再加上优化过的粘贴工艺,解决了木材与玻璃纤维片脱胶的后,在1950年,他投出了新的专利申请。

「合成层压弓」的专利

至此玻璃纤维材料不仅仅被描述为「增强材料」,而是被称为「弹性材料」或则「蓄能材料」。人类第一次在弓的制作中摆脱了对天然材料的过度依赖。此后,一批切割整齐的枫木薄片就可以作为弓合格的芯材。弓箭,终于从手工艺品进化成了合格的工业产品。

更贴合手型的「推把」专利

紧接着在1956年,Earl Hoyt Sr.先生申请了一项让射箭运动更符合「直线用力」的专利,那就是更符合手型的「推把」,「推把」由于能让射手的推弓手处理一个更稳定的状态,所以对射击精度很有帮助。

弓窗的发明

另外,为了提升射击精度,解决让箭发射时不受到弓臂的干扰的问题,弓窗的发明也就顺理成章了,弓窗发明的时间众说纷纭,目前有资料可查有三位,J.O.Lowell先生于1940年左右发明, C.J. Cameron先生于1931年左右发明以及W.H.Wright先生和G.L.Thorne先生在1897年左右发明。

Howard Hill先生

但是不管怎样,现代弓箭的几大要素已经具备齐了,新式的材料与工艺能够根据需求批量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弓形,符合人体手型的「推把」让射手射箭时更加稳定,弓窗的出现让出箭不在受到任何干扰提高了射箭的精度,再加上如Howard Hill先生这些弓箭大师的推广,各式各样的现代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Hill BIG5

虽然现代弓箭技术在不断更新,Hill风格的长弓依旧使用着传统的玻璃纤维和竹木层压技术,保持着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传统风格,正是因为Hill的长弓保持着这些经典因素的原因使得希尔风格的长弓依旧如此令人着迷。

Kodiak Magnum

另外,相对于传统弓的硬质弓梢而言,Fred Bear在1950年申请专利的时候顺便发明了新式的软制弓梢,软制弓梢的材料与弓臂其他部分材料一致,不仅仅可以简化工艺,由于弓梢本身的形变可以增加更多的弓臂长度,拉感和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熊牌的Kodiak Magnum反曲弓,短小的弓身深受弓猎爱好者的欢迎。

Black Widow

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三分体的技术逐渐成熟,弓能够简单的拆解为三部分,这样人们携带弓箭将更加方便,比如著名的土豪弓黑寡妇就采用的后置弓片设计的三分体弓。

black swan archery

随着层压工艺的越来越成熟,人们可以生产出更加极端更加奇葩的弓形,比如黑天鹅的大波浪片弓。

Win&Win INNO AL1+SF AXIOM Plus

最终随着轻质金属弓把与各式配件的出现于普及,现代反曲弓终于变成我们熟知的样子。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美国选手John Williams

到了1972年弓箭运动项目重回奥运会的时候,选手的器材已经和现在的反曲弓别无二致了。现代弓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进化也仅仅发生在1933到1972这不到40年的时间里,由此可见现代工业对文明推动力是多么的巨大。

当然技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人们对弓箭性能的更对追求,当更多的技术被投入到弓箭行业,更新的时代,要来了。

六,终极——机械复合弓

第一把机械复合弓的创造者,一直都没有完整的答案,在如何增强弓片储能的70年代初期,很多弓制造厂商通过增加折返弓片/副弓片,来让射手获得同样拉锯下更快箭速的弓种。

当然,这种靠多弓片的组合弓本质上依然需要使用者付出相当大的力气去获得额外的发射能量,很快同年,由滑轮做工取代副弓片的方案立刻诞生,比如70年代非常著名的Allen Compound 滑轮系列产品。

Allen Compound

当时整个70年代中期,各路弓厂和企业都加入了滑轮机构的创意中,诞生了一批通过轮组来实现蓄力储能的型号。

Martin Archery Kam Act

还有当时 PSE的1977年的这款Presidential Citation滑轮弓,采用了金属镂空的铝合金结构和轻量化的 瞄准瞄具 和 减震平衡杆!

Presidential Citation

可以说在上世纪70年代,PSE就非常关注现代复合弓的精准优势,并在其后续产品中将它发扬光大。

1974年的弓箭世界杂志就针对市场上如雨后春笋的复合弓新科技产品,打出了标题「射程——远在你视野之外!」并附上了当时市场上主要的三款造型产品。

1974年的弓箭世界杂志

而有些弓箭作坊的制作者们绞尽脑汁的利用滑轮的位置结构来获得更多的储能,最后提出:弓片储能厚即可,1片也是片的思路。于是就在这个创意大爆炸的时代走上了邪路。

One limb

当然,最终这个产品并未如期推向市场。

还有那种玩滑轮玩high了作坊,比如Herter复合弓,6个滑轮,利用多轮组,尽可能的实现增多的开弓轻松, 但是数量繁多的轮组也将能量在传输时损耗掉。

Herter

而一些已经取得足够箭速和稳定性能的弓箭厂商,已经在电视和平面媒体上大肆宣传和广告。1978年 bear 熊牌则推出了他们技术突破的型号:Tamerlane II

Tamerlane II

这款弓因为广告出色和市场宣传到位,使bear 在当70年代末的复合弓市场可谓一帆风顺。

1978年熊牌弓箭的平面广告

整个70年代,机械复合弓完成了从弓片折返诞生—— 滑轮储能、较小省力比的加入——到优化滑轮安装的位置的进化,而随着弓箭器材制造业进入了金属材料机加工飞速发展的80年代,滑轮(动滑轮、定滑轮)轮组的结构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人们对现代复合弓储能和微小省力比的要求。

person Mach 1

1981年 person工业推出了「Mach 1」复合弓,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滑轮位置来实现弓的性能调节,但是因为缺少偏心轮(CAM)的参与,滑轮组的位置不断的被各大厂商折腾了多年,最终随着「Mach 1」的诞生,标志着70年代的滑轮储能设计走到了终点。

而在80年代的初期,martin、Stemmler、york、bear、PSE等厂商都在研发提高储能与开弓省力比的关键——(CAM)铝合金偏心轮组。1982年,上述厂商都推出自己研究出单偏轮(CAM)技术的新款复合弓,他们都对自己的cam单偏轮的设计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平面广告宣传:

「丢掉你的滑轮弓把,你根本数不清楚那玩意要装多少个轮子……」

一股浓浓的80年代北美广告台词调调。

Bear Omega / Indian X

1982年 bear Omega / Indian X,值得注意的是,用户是可以自己更换CAN模块来实现省力比的改变的,弓身依然是比较保守的木质弓身。

同年,PSE则推出了自己的CAM轮组复合弓——Excalibur

Excalibur

另外,还是1982年,Stemmler也推出了CAM轮组Centaur 复合弓。

Centaur

以上三个厂商的弓有个特点,就是长的真像,同样的木质弓身,差不多的CAM轮组,真怀疑是一个设计师设计的。

同年,当时的弓界巨头martin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产品,不惜重金发布了彩页广告(当时杂志都是黑白的,中间几页彩色广告纸收费很高),Martin Cougar Pro Series闪亮登场!这把弓采用了滑轮分弦模块,还有与Mathews类似的双缆AVS结构

Martin Cougar Pro Series广告页

1984年,HOYT公司 也推出了他们酝酿已久的产品:"Contender", Button Buck" and "Stag",从宣传页中,已经可以看到竞技复合弓的雏形开始出现。

Hoyt Archery "Contender", Button Buck" and "Stag"

虽然双CAM偏心轮复合弓在80年代已经如日中天,但是对于80年代的CAM偏心轮复合弓产品,停止点 \固定拉锯的不固定则始终困扰着制造者,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固定拉锯是个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在没有拉锯模块(无法更换拉锯模块轮组)出现的80年代,直接意味着:

1、你的产品压根没停止点。

2、如果有停止点,拉锯就得靠推把的前后来调节。

Production model version 2

推把调节设计的复合弓丑是丑了点,但是不同臂展的人,至少都有适合自己的拉锯定位了,martin公司对自己的推把调节专利感到非常自豪。

而在80年代中期,随着北美射箭运动的推广,现代复合弓被很多射箭比赛组织方所接受,在1985年,York公司推出了了拥有封闭弓窗的射准复合弓,同时开发了比较规范的钢片箭台设计。

York S-T-O系列

回顾80年代,martin公司依旧辉煌,而PSE、 HOYT等公司也在不断完善自己产品线,当时间进入在进入90年代后,这些厂商迎来了一位强力的竞争对手:Matt McPherson先生和他的Mathews公司!

Matt McPherson先生

进入90年代后,机械复合弓的高箭速、大射程的特性在北美户外狩猎用户领域越来越获重视(传统美猎对射手能力要求非常高,普通人很难击杀猎物),也就是说谁占据了北美狩猎用户市场,就抢得了90年代的先机。

SOLO CAM技术

1992年Mathews公司发明了革命性的SOLO CAM (单偏轮)技术。这种滑轮系统的结构是一个单轮(堕轮)在弓的上部,另一个椭圆形状提供能量的滑轮在弓的下部。这一发明彻底改变了当90年代初CAM轮组复合弓的效能,单偏轮可以产生更快的箭速和更高的容错度以及柔顺的拉感,较低的噪音和震动,另外在维护和拉锯的固定上也变得更容易。这些都是SOLO CAM的特色。

Mathews Ultra

1996年,Mathews公司的「Z-Light」和「Ultra」两个猎弓型号赢得了市场很大的反响,两个型号弓身合理结构 、cam轮组的可调节挂耳、固定停止点模块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即便是20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北美狩猎爱好者在使用这系古董弓上传自己的狩猎成果。炫耀自己战果的同时注明自己在用一把20年前的弓,已经成了今天狩猎论坛上装13加分的手段~~~

当然老牌弓箭品牌PSE,绝不会任由Mathew出尽风头。

PSE创始人Pete Shepley先生

但是在90年代前期,PSE一直忙于和HOTY在射准竞赛弓反复较劲,从而推了很多经典的射准竞技复合弓。

PSE mach 5

比如1994年退出的 mach 5型号,弓片采用了预弯强化设计。

PSE Spyder

到了1999年,PSE推出的Spyder猎弓,则通过在轮组上CNC出大量的挂弦耳,来实现拉锯的变更。

同时期,一直以保守著称的Hoyt则有他们自己的发展思路。

Hoyt公司的创始人Earl Hoyt Sr.先生和他的夫人Ann Weber Hoyt女士

坐落于美国盐湖城的 霍伊公司,数十年来一直被评价为平稳、保守的复合弓设计发展思路。正是这种看似波澜不惊的产品缓慢演化,让他们的产品从80年代——90年代——千禧年后的今天,一直是各大竞技比赛上获奖选手使用比率最高的器材。

Hoyt ProVantage和Hoyt ProForce

1990年,Hoyt发布了ProVantage和ProForce两款竞技复合弓,弓身形状不同是最大的区别。

Hoyt赞助了很多比赛选手,在早期的各种大奖赛上,Hoyt的复合弓出镜率非常高。

而对于猎弓的发展,Hoyt并非以轮组为卖点,虽然CAM是复合弓的储能机构重要部分,但是弓片的效能才是是至关重要的。

Hoyt XT2000

90年代末期,Hoyt推出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双弓片结构新型号「XT2000」,双弓片的时代到来了。虽然现在任然有很多不错的复合弓品牌的型号是单弓片,但是双弓片的优势是毋容置疑的。

当然,整个90年代还是有奇葩出现的。1993年,Oneida公司借鉴和参考了1992年Guzzetta公司推出的「TLC4」设计,再重新设计弓身减重后推出了「 Oneida Eagle」。

Oneida Eagle

但是,折叠弓片式的复合弓设计开工后会导致轴距改变,这将直接影响箭的精度,但Oneida公司聪明的提出了「渔猎弓」的市场定位,为「 Oneida Eagle」占有了一席之地。

而70、80年代时期的两个弓箭大厂 bear公司和martin公司,则在经历着研发革新的阵痛,90年代的熊牌的猎弓依然需要通过调节握把前后距离,来实现本该由CAM拉锯模块来完成的拉锯调节。

Bear Jennings Archery 1991 T.J. Carbon Express

而在80年代就玩握把前后可调设定玩到吐的martin,在90年代推出的猎弓产品实在不想再把他那套被销售商吐槽的握把继续用下去,而新轮组的研发也无太大进展。

martin Rage

到了1996年,martin在提出了elevated stabilizer减震位置提高技术的同时推出了Rage系列复合弓, martin应该很愤怒或者说无奈,用减震位置的技术宣传口号来遮挡模仿Solo Cam轮组布局的尴尬……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现代机械复合弓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弓片储能、预弯也越做越接近材料极限。2000年之后,几大弓厂商也都在寻找突破点,新的CAM轮组也随着现代新材料和加工工艺的提升被设计出来。

Bowtech Fuel

首先出现的是由Solo Cam轮组发展而来的「Twin Cams」轮组,「Twin Cams」系统是由2个完全一样的偏心轮或者椭圆形滑轮上下搭配组成的。从理论上讲,这种滑轮系统上下轮完全同步转动,能够提供最平直的箭道,最好准确度和速度。这种系统的代表作品就是「Bowtech Fuel」。

Hoyt Nitrum

之后由Darton公司发明了一种由2个形状不一致的椭圆形滑轮系统组成新的Cam滑轮系统,这就是「Hybrid Cams」系统,也被称为 C/P/S滑轮系统,这种系统上面的滑轮称为控制轮,下面的滑轮称为动力轮。从原理上讲混合滑轮系统即使没有同步的上下轮转动,也能有和双轮系统一样的平直的箭道。此后Hoyt公司也开始使用这种混合轮技术,开发了「Hoyt Nitrum」复合弓产品。

Bowtech Carbon Knight

2005年,Bowtech发明了一种名为「Binary Cams」的轮组系统,这种滑轮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修改过的3凹槽的「Twin Cams」系统,比起其他的滑轮系统,这种系统没有一个分开的弦来系住上下轮,不会限制住了滑轮的位置和转动的姿态。这种滑轮系统只有2根连系上下轮的控制弦,它达到了一种让上下滑轮「自由浮动」的平衡状态。从技术上讲这种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提供最平直的箭道和最大的能量。目前这种技术才刚刚开始发展,但是这个滑轮系统的设计理念引导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快我们就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类似的产品的出现在我们眼前。代表作品「Bowtech Carbon Knight」.

Mathews HTR

在2015年,Mathews公司推出了全新滑轮系统「No Cam」,开创了又一个弓轮技术的先河,这种上下相同的两个圆轮轮组的系统在同步性、一致性、平衡性、稳定性、精确性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No Cam」系统虽然牺牲了部分箭速,但换来的是轻松发力并且拉感非常顺滑,从开弓到峰值到停止点一气呵成,储能段前后过度十分顺畅。另外基于这种滑轮系统高对称的设计,Mathews公司在弓把上能让握把的位置降到最低,这使得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发射成为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Mathews公司的大部分产品都使用了「No Cam」系统,比如大名鼎鼎的「HTR」系列。

Mathews HALON 6

紧接着Mathews公司通过「No Cam」系统的启发,在全新产品「HALON」系列中采用了的全新「Cross Centric」轮组系统,这种系统巧妙的采用部分双圆轮组弓弦的能量从而产生一种隐秘的平稳,并提供速度高达353英尺每秒的箭速。AVS技术利用在这个高速轮组系统,以保持凸轮同步,在整个拉伸循环储存更多的能量,并提高了效率。简单来来说「Cross Centric」轮组可以看做变种增强的双圆轮,在不失其稳定性的同时又增加了箭速。

至此,自70年代开始的现代机械复合弓发展到此告一段落,随着人类更新技术应用,弓箭还将继续发展下去,未来的弓箭到底什么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索利达尔·群星之怒

后记——想说的一些话

这篇N老长的答案终于写完了,回头一看发现问题是2014年提出来的~~~暴汗!

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只提观点,不提结论,仅做抛砖引玉用,欢迎各位弓友一起探讨。由于弓箭研究(主要是传统弓领域)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在考古方面弓箭的研究是被忽视的,所以很难将世界的所有弓形的发展串起来,这篇答案中的某些观点只代表我的一种观点,如果有朋友有限的发现,咱们可以多多交流,毕竟这对弓圈的发展是个好事。

另外,世界历史范围所存在的弓形绝不仅仅是咱们现在能够见到的这些,比如爱斯基摩人用的弓我就没有办法将它们进行归类。

「Eskimo」弓

还有比如日本的鲸须弓,这种弓目前连制作工艺都已经失传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实物,同样这种短弓也不能划分至和弓系统中。

日本鲸须弓

更加不要提那些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弓了,所以弓箭的研究仍重而道远,望各位弓友还要多多努力。

最后,感谢一些人吧。

感谢意在的外的刘勇刘老板,就是Y的把我带入弓圈这个坑~~~哭~~~

感谢周晓初周员外,从他那获得了很多关于角弓和清弓的知识(虽然这个人经常油盐不进,从他嘴里套点资料真是难)。

感谢弓友 @晚上不睡早起不起 @萧太师 @水替 等人,最初进入弓圈的很多知识就是来源于他们。

感谢知乎作者专栏 @胡晓 关于长弓和现代弓箭的很多内容来源于他的文章。

感谢射箭沙龙复合弓版主石斛兰,现代复合弓部分的内容出自他的文章,并已经授权转载。

最后,祝大家射以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