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克服自己过于在意别人想法的心理?

2020-06-05知识

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或许有点「过于在意别人」,心里却总有自己不得不这么做的原因。

要调整的话,总体上会有三个大方向:

一、 理解自己是怎么在意别人的

一边先不想着「克服」自己的想法,而是让想法更多呈现。同时观察自己的想法有哪些规律:

  • 自己更在意别人的哪些想法 ——因为人没办法在意别人所有的想法,通常会有一类别人的想法显得特别重要。这些想法通常和自己心里没解决的问题有关,很多会让人感觉到威胁。比如有性创伤的人可能会非常在意别人性方面对自己的看法。先要找到目标,然后等自己发展出面对问题的能力之后,有些别人的想法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在这之前,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问题对自己的影响。
  • 自己在人际关系的对自己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如果觉得自己很差劲,就会特别在意别人能力方面的评价;如果觉得自己不值得喜欢,就会特别在意别人的回应。人会根据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加工别人的想法,那些自己心里也认同的东西才是更难回避的。如果能注意到自己的反应,很多时候也更容易发现问题的重点可能不在别人。
  • 感觉别人或者别人的想法背后是怎么样的 ——外界的影响很多时候不是直接作用于自身,而是会经过自己的加工。就好像收到喜欢的人的情书会开心,不是因为这张纸有什么了不起的,更多在于对这个人投入的感情;年羹尧会因为「夕惕朝乾」被杀,不是因为他周易学得不好,而是因为这句话反映了他和皇帝的关系。我们心里也会给别人设计很多模型,让人能更快做出反应,然后根据后来的互动加工这些模型。但是别人并不等同于这些模型,这也是我们可以不那么在意别人想法的基础。
  • 别人和自己会产生怎么样的联系/感情 ——有人会感觉到恐惧,「一旦自己陷入痛苦就没人可以依靠」;会感到愤怒「一旦遇到权威就一定会被剥削」。那些「一定」「就」开头的句子后面往往会有可以思考的地方。有些事情虽然让自己很难受,但是它不是一定发生的,也可以有其他和它相处的方式。
  • 自己又是怎么面对这些问题的 ——很多时候人的感受是外界刺激和内在应对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人总会回避自身的攻击性,会把「我讨厌你」当成「你会伤害我」。这样自己就会一直处于受害者的位置,也无法反思自己为什么要那么讨厌别人。
  • 二、 重建自我评价体系

    很多时候我们会过度在意别人,有一部分也是因为 自我评价体系的缺失,所以总想靠别人来确定自己是怎么样的 。有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之后,人才能越来越不需要那么在意别人。很多时候可以更在意怎么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更有意义、更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虽然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对自己的感受、经验保持开放 ——感受是形成自我评价体系的原材料,在更真诚和开放的关系里,人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感觉是什么(稳定的关系,团体咨询、个体咨询什么的都有类似的效果),面对自己很多僵化的想法也更容易发现问题。也能更清楚地看到内在和外在的现实,而不是被自己的一部分感觉决定。

    之后逐渐 知道自己哪些事情能成功,也知道自己的有限 。之后,人才更能清楚哪些事情是确定的,也更能接受人和人之间的不确定性。这样就能逐渐把注意力放在对的地方,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更接近内心和现实。

    三、 心智化

    理解自己是如何思考、感受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理解是什么导致一个人会做出对应的行动,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这种能力不好教,更多是从人们心智化失败的地方开始, 注意到自己整个理解、感受、体验的过程有哪些问题之后,逐渐学会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态 。也是心理咨询里咨询师常用的方法。

    最常见的问题有两种:

  • 精神等同性——人们容易把内心的现实当成外界的现实,优点就是人可以对自己的想法无比确定,缺点是这些想法会缺乏和现实的互动。这种状态下,人们描述自己的内心活动的内容会很少,却对别人的内心状态看起来很确定,热衷于描述一些细节,却没办法像自己确定的那样,完整的描述别人做事的动机。很容易过度担心一些不需要考虑人想法的事情,像社会问题、规则问题什么的。
  • 伪装模式——前面是把内心的想法看得过于真实,这里是自己的想法和外界好像很难联系起来。很容易假装成任何别人期待的样子,可以学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却很容易让听的人感受到空洞和无意义。对自己和别人的预测会显得特别没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