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己,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中,都是近乎于「政治正确」般的存在。
而这经常会引发一个很tricky的结果:就是当我们想要接纳自己的时候,最常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拒斥那些 「我接纳不了」、「我不想接纳」的声音。
举个例子,心理书上经常会说:「我们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可能内心有个声音(我先称之为A)会想:「有道理,我要接纳我身上的所有缺点,比如拖延,这样我至少不会因为拖延而痛苦了。」
声音A会找很多的理论,来帮助自己接纳拖延这种行为:比如拖延本身是有意义的、结构性拖延反而可以帮助自己完成更多事……
但往往用不了多久,很可能会有另一个焦虑的声音B跳出来说:「别拖了,再拖下去我们就完蛋了,现在赶紧动手!」
还可能会有个严苛的声音C跳出来说:「你这都是借口,明明就是懒;别人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于是,这些不同的声音陷入了争吵和内耗;
这就是那种tricky的「接纳自己」——只接纳了温暖宽和的声音A,但把B、C的声音关在门外。
而真正的接纳自己,是连「不接纳拖延」的声音B和C也一并接纳进来;
把我们内在的所有声音,都视为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帮助、被爱、被关怀的内在小孩。比如看到声音A背后的承担、声音B背后的恐惧,声音C背后的焦虑;
这当然不容易,需要我们内心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去容纳这些不同声音背后的负担和情绪。
然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有着这样的潜力。因为就像IFS内在家庭系统疗法所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如太阳般存在的真我,可以去做到这样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接下来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练习,帮助我们去接触真我的力量:
首先,找个地方坐好或躺下,做三五个深长的呼吸(可搜索「478呼吸法」),帮助自己找到一种平静且带点好奇的状态;不着急,如果找不到这种感觉,可以多做几个;
记住这种感觉,然后想一件自己很想要接纳,却很难接纳的事情,可以是某个人,某件事,也可以是某个特质;
带着平静且好奇的感觉,欢迎内心那个无法接纳的声音出现,邀请TA说一说无法接纳的原因。
带着平静和好奇认真地倾听(如果平静的状态消失,可以重做几次深呼吸),最后对这个声音表示感谢:「谢谢你,你的声音很重要,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接下来,邀请这个声音往旁边退一点,或者也可以邀请TA找个舒服的地方呆着;然后问一问还有没有其他不愿意接纳的声音。
平静且好奇地逐一认真倾听,并表达感谢,感谢TA们愿意告诉你不接纳的理由,让所有的声音、所有的不接纳的感觉,在那种平静且好奇的状态里静静地呆上一会,哪怕是几秒、几十秒都很好;然后再轻轻地与TA们告别;
这个练习的过程可能会非常困难,最难的点在于维持平静且带点好奇的感觉,我们可能很容易被卷入到各种情绪中。每次被卷入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你的呼吸上,帮助自己保持住这种感觉。
那种平静且带点好奇的感觉就是内心真我的能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需要很多的实践和练习,才能让这个能量能够更加稳定地存在,不被强烈的情绪裹挟,却又能带着慈悲与情绪小人们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