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于正的剧「出圈」靠疑似虐猫。
争议来自于 【当家主母】 播出的第32集,一只白猫以身试毒,摔下桌子,壮烈牺牲。
但问题是这一段,白猫那挣扎、那抽搐、那痛苦,肉眼可见都太逼真了。
逼真程度是让流量爱豆们见了都要羞愧的一段表演。
于是很快引发了网友们扎心の质疑:
白猫是真的被毒死了吗?
其实剧方要辟谣也简单,拿出白猫疑似死亡镜头之后实际猫猫还活蹦乱跳的连续性视频花絮来证明。
可剧方的辟谣骚操作却眼见一个连一个。
比如去采访所谓的白猫主人,女主人一边说猫猫生了一窝小猫咪,好得很;一边又说白猫跑出去耍了,见不着。
就你空口白话,咋说都有理呗。
争议不仅未止息,反而按下葫芦浮起瓢般的四散热议,引起多名自称群演发言:
比如「猫猫不是被毒死,是被电死了。」
比如「拍的时候是给猫猫打了四到五次麻药。」
不过,剧方一律否认,甚至还开了剧中猫的微博专门做推广。
猫猫是否在拍摄中被虐杀,真相并不明晰。
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引爆舆论的片场动物虐待事件了。
btw【当家主母】目前还有0.7分下降空间
血腥历史
国产剧一搞艺术,小动物就跟着祭天。
最著名的当属1993年那部获得过「优秀影片奖」特别奖认证的 [犬王] 。
剧情讲抗日战争时期,一只军犬英勇牺牲的故事。
在电影频道、少儿频道因为播出过多次,很多人小时候都跟着看哭了。
直到长大后有一天,才发现,这眼泪,代价过于沉重。
导演姚守岗在2007年上节目时,一边泪洒当场自述「爱狗」,一边洋洋自得于为了艺术效果,炸死了一只军犬。
「为了这部影片,必须要死一条狗,还必须是军犬。」
因为军犬训练有素,即使面对真火药,也会为了履行职责,甘愿赴死。
姚守岗为此用了三台机器,捕捉军犬被炸成碎片的画面。
镜头里,它叼着火药,奔跑到路边,拯救了人类,至死可能都以为自己真的在执行任务。
镜头外,是被瞒着真炸的驯养员看到镜头,又得知真相后,哭得死去活来。
导演在节目上边笑边讲,讲到动情处,再配合两滴泪。
好一副「我爱狗,但我不悔过」。
我自怜自哀、为了艺术追求付出巨大牺牲的「老艺术家」嘴脸。
[犬王]喜提目前豆瓣最低分2.1。
缘于豆瓣没有零分和负分机制。
他的艺术,也被永恒钉在了电影史耻辱柱上。
但更悲哀的,是中国影视剧发展史,一代创作者追求艺术真实的历史,伴随的是杀戮史。
[犬王]两年之后,还有来自草原上的导演塞夫拍 [悲情布鲁克] 。
日落黄沙,雄鹰与骏马,草原马背上的骑士边家国天下、抵抗侵略,边书写了一出荡气回肠的虐恋史诗。
人人都说,它是那般曲折动人,恢宏壮阔,强感染力。
可少有人知道。
为了所谓浪漫壮美的视效,有一幕男主角骑马摔下悬崖画面,一匹真实的马儿被摔下了山崖。
因为马儿不愿意靠近悬崖,导演便将它眼睛蒙住,从山崖上直接推下。
才有了震撼的马儿垂直掉落动态镜头。
一个冷知识:
国产片场里的动物演员,不是动物、更不是演员,它们一般被划分在「道具组」。
道具组,顾名思义,对很多剧组来说,看到的大约只是经费支出。
而非杀死的生命。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虐杀的动物,常常是编导用来证实和炫耀作品质量的自我满足工具。
比如2009年, 新【三国】 杀青。
导演高希希就在采访中洋洋自得:
「我对我们的这个战争场面特别自信,远远地把老版给甩在身后。
战争场面就光拿马来举例吧:
我们的马都是从新西兰进口的,50匹纯血马。
在拍戏中一共牺牲了六匹,疯了八匹,连马都受不住了,你想想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战争场面吧。」
说他们都是糟糕的导演吗?不是的。
很多作品并不差劲。
只是,「戏痴」们只爱戏,哪怕冷血蘸就着生命与血泪,他们也要成就所谓的艺术。
张杨为拍摄 [皮绳上的魂] ,杀死了一只怀孕的母鹿。
这是一部探讨生命轮回的藏地电影,嵌套了复仇与救赎的佛教思想。
写藏地佛教,却偏要杀生。
他们只爱冰冷的艺术,不爱温热的生命。
何其讽刺,何其悲哀。
缺乏规范
今天,距离影视行业随意虐杀动物的荒蛮时代也没多少年过去。
但舆论环境毕竟不同了。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被怀疑在拍摄中虐狗。
导演宁浩不仅紧急删除相关镜头,并赶紧出了个澄清视频,表明已领养那只狗狗。
【清平乐】剧组虐狗事件一出,相关澄清和说明视频就立马跟上。
虽然不能完全否认拍摄中的虐待事件,但至少看到狗狗们现在安好,网友们能放宽一半心。
于正的剧组也不是第一回陷入「虐待动物」罗生门中。
此前的【延禧攻略】,有一集鹦鹉死掉的剧情,就曾被怀疑拍摄中鹦鹉是否真的死掉。
网络时代,剧组面临比前影视时代更严苛的舆论监督。
但虐杀动物事件,仍是被幕布裹在暗面的疤,时有发生,且血迹累累。不是不存在,只是被潜藏起来了。
说到底,还是整个行业缺乏对动物保护的规范标准。
专为影视剧提供动物及相关训练的专业机构很少,影视基地的动物大多是散养;
缺少明确的法律条文和规范约束,虐杀动物的画面在审查上没有障碍,更无需报备。
比起好莱坞片场,常见的数位监察人员活跃,负责监督动物演员权益保护工作。
国产片场中的动物保护,就全然依赖剧组自觉自律。
是个良心事。
李安拍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就曾讲过小心翼翼伺候老虎演员的故事。
比如,剧组里老虎的待遇是最高的,住的地方堪比五星级酒店;
动物保护组织的相关人士会时不时来片场探班视察;
剧组也要随时写报告给动物组织,汇报老虎情况等等。
这是因为,美国也经历过为了拍摄效果虐杀动物的时代。
这种情形,直到70年代末【美国影视演员协会与制作人协议】诞生,才发生改变。
根据协议, 「美国人道协会」 (AHA)有权检查电影、电视、广告、音乐片中的动物演员待遇。
其首要原则就是:不能为影视拍摄杀伤动物。
他们会根据动物保护情况,进行评级和认证,并最终决定作品和导演命运。
据说。
[指环王2]曾因评级问题,错过了奥斯卡「小金人」;
赛马题材剧集【好运赛马】因为片场马匹受伤问题,更被电视台取消了订阅。
时至今日。
好莱坞拍摄虽不能说完全不损害动物,但至少蓄意虐杀是绝迹了。
而AHA认证如 「本片没有动物受到伤害」 俨然被玩成了热梗,比如——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片尾字幕中就打出了「没有任何龙受到伤害」。
国产剧(如【狼殿下】)偶尔也能见到「没有动物受到伤害」、「出场动物由CGI制作」的文字标识。
只是,标识是打出了,谁监督、谁认证呢?
出于自觉自律的道德感,而保护动物,到底没办法规范整个行业。
毕竟,对很多「艺术家」来说:
演员替身没问题,背景抠图没问题,就连吃个包子都可以CGI制作。
但是一到动物这,就突然要写实与戏剧张力、要艺术追求了。
因为动物不重要。
在一些人眼里,他们是活生生的、好用的工具,是比人类低等的、不重要的、可剥夺的生命。
如此对生命缺乏基本尊重与敬畏的剧组。
能创作出饱含赤忱情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吗?
我持怀疑态度。
更多人,怕只是以「艺术」之名,行屠戮之实,让更弱小的动物为满足人类凌虐欲买单。
而当下,亟待一份行业规范,来减少此类剧组虐待动物的罗生门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