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长期运动带给你的是什么?

2019-10-28知识

自从我把运动当做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它所带给我人生的10个改变。

1.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

这种感触,在练习瑜伽和舞蹈这类徒手运动的时候就非常深刻。瑜伽动作中的许多扭转和反转体式,刚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发出「原来我的身体还可以做到这种地步」的感叹。

这当然是基于平常「用的太少」。人体之所以长成这个样子,所能做出的动作和难度是不断能够刷新自己的认知的。

当然得先有这种认识,才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一遍遍巩固和加深这种了解和控制,下一次做的时候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

举个例子来说,街舞中有很多的wave动作,一种身体的流动,以前我觉得僵硬/直男如我,是不可能做出那些很柔软甚至是有些sexy的动作的。

但是在老师的分步讲解下,一点点的尝试去,诶我竟然也可以做到。那种欣喜和成就感是非常令人愉悦的,而不断的练习则会让一切变得习以为常,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学习掌控自己身体的阶段了。

因为只有了解,才懂得什么样的体式是自己的极限,什么动作还可以再尝试一下,不管是力量还是柔韧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历练。

2.提升身体的协调性

剑道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就特别高,几乎所有竞技运动都是如此

刚刚开始接触剑道时,有一个基本功练习叫「素振り」,中文叫跳摆,大概就是你需要一边前后挥舞竹剑,一边前后的跳。往后跳时往前挥,往前跳时往后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动作我下去练了两个周才练会。

因为我不协调啊!!!我是那种从小在家里手舞足蹈都会被全家人嘲笑的对象,普通的动作我做起来都特别搞笑。

现在我懂一点神经科学和运动学,也大概知道了这个就是身体的感统功能差,但好在感统功能是可以锻炼和培养的——虽然最佳时期是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

但是我有毅力又不服输啊!当时老师教完这个动作后我在道场怎么都做不出来,差点没把自己绊死。回去后我每天就在宿舍拿一把雨伞在客厅来回跳(因为竹剑太长宿舍挥不开),跳的室友都快魔怔了。

后来为了练这个我还特意买了素振棒,就是一种短的竹剑但是重量和普通竹剑一样甚至更重,可以在室内练习素振。扎扎实实练了两周,练会了。很多东西就像骑自行车,练会了就是你的了。身体的协调性,也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练习中越变越好。

另外一个可以侧面辅证这个结论的就是我妈不再嘲笑我的跳舞视频了。

3.锻炼记忆力和大脑,开启思维的model2

其实运动中的很多动作是需要记忆的,有些比较简单,顺便就记住了。有些比较难的,则需要花时间更需要动脑子才能记住。

我刚开始跳舞时,对自己的记性非常没有自信,几乎是跳一个动作忘一个动作。

串联时一定得盯住镜子里的某个人才行,因此就更记不住动作。因为跳舞时留给你的反应时间并不多,条件反射的模仿当然不费力,但是要把动作印进心里确实需要动脑子。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开启思维的model2.

这个理论来自于丹尼尔卡尔曼的【思考,快与慢】 ,即:

系统1: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很多人觉得运动不需要动脑子,这种想法可能只是初级玩家。我认识的两个拳王都告诉我,打拳要用脑子打。

而且从我和他们的接触来讲,这些在别人眼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员都是有大智慧的。这种级别的聪颖在普通人身上很难看到,这也是他们能够取得非常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跳舞也是如此,只机械的跟着老师模仿,是不可能记住动作的。只有开启model2 ,一边跳一边想,才能把动作记下来刻进大脑。而练习多了,这种model2 会在日积月累中转换成model 1,拳击中经常练习的拳法不过直勾摆,但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动作就会转化为肌肉记忆,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大脑会做出相应的条件反射,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能对应。

这正是我觉得运动思维和其他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大脑在这个过程中「用进废退」的特征会格外的明显。

4.学会重新定义呼吸

跳绳是快速提升心率和血氧浓度的热身运动,我一般跳800-1000下

呼吸谁不会?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不信你去健身房跑步机上看看。

最初我开始跑步时,跟着学校里的一个马拉松大佬,他可以边跑边谈笑风生,而我说两句就捂着肚子大喘气。

后来他告诉我跑步时可以口鼻同时呼吸,而且不一定要一吸一呼,,随便你用鼻子还是嘴巴,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频率就好。

然后我开始尝试调整,并且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呼吸法:用鼻子吸气两次,用嘴巴吐气,简称吸吸呼。用这个频率跑步的话,我可以轻轻松松跑上5公里,我跑步的速度和距离提升就是在改变了呼吸方法之后实现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腹式呼吸法。最早接触是在学校练习瑜伽时,但是那时不得要领。

现在很多瑜伽练习已经不再强调去用腹式呼吸了。但是我在和一个运动康复学的老师调整我的腰椎时学到了关于腹式呼吸的新的要义,即腹式呼吸是一种简易可行锻炼横膈膜肌、腹肌及腰底肌肉的方式,而强劲的腰腹肌群是分散脊柱压力的最好办法,腰突患者福音。

当然练习的方法和瑜伽不太一样,同样是鼻吸口呼,吸气同时鼓起肚子,吐气将肚子里的气尽可能的吐完。把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都尽可能的延长,可以把双手放在肚脐上方或者腰两侧并且施加压力。吸气时用那股气去顶你的双手,找到那种可以控制气息到达你双手放置位置的感觉(不同位置需要控制的肌群不同),吐气时尽可能的将气吐完。

我是在老师的辅助下去练习腹式呼吸的,最长的情况我可以把一吸一呼延长到15-20秒,在这个过程中,腰腹肌群明显的增强了,缓解了脊柱的压力(我的腰3腰4椎间盘膨出),疼痛也缓解了。并且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并没有做过其他的腹部力量训练(比如卷腹什么的,这里也强调一下腰不好的人应当避免做动态的腹部力量训练)。但是腹肌硬邦邦的连我自己都很惊讶,而且那之后我的腰痛几乎没有犯过。

我的肺活量很差,小学时测量也就一千多,属于平地走路说话就喘的那种。现在我的肺活量依然不是很高,但是在应对高血氧强度的运动时,我能够很快调整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呼吸方式,从而更快的进入运动状态。

5.挖掘你内心的猛虎

淤青对我来说,就是我训练的证明

在所有的运动里,泰拳和剑道是我经历过的最美好也最宝贵的体验。这两种同为对抗性的近身竞技运动让我在现实的文明世界里,也能够可以坦然的挖掘和面对我内心的猛虎和兽性。

我至今记得我剑道上甲(新人练习剑道是不带护具的,练习一段时间后在老师的允许下才可以带护具,被称为「上甲」)的第一天打切り返し ,即双人的稽古练习。

之前作为新人一直打前辈的我终于接受了人生的第一次被打。当一米八高的前辈毫不留情击打我的面时,我直接飙泪,那种生理性的泪水是你在遭受疼痛之后的条件反射,根本控制不住。于是我发出了事后被老师称赞说「全场最响亮的气合」,迅速的回击回去。整场练习都是淌着泪、拼尽全力的喊着「 めん / どう/ こて 」,但是特别爽,打完感觉整个人都重生了一样。

练腿时整条小腿和膝盖都是青的,夏天穿短裤总会被异样的打量。但对我来说,这些淤青或者伤疤就好像勋章一样让我so proud,毕竟「先虐自己,才有可能虐别人」。

6.刷新体能的极限

参加北大邀请赛/上海新人赛

练习剑道时,有一个令大家都闻风丧胆的体能项目,叫」接下来我们做1000个跳摆「,又称」千本素振「。

跳摆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一边跳一边挥剑,前提你是还穿着差不多15斤的护具。当时在复旦剑道社练习时,这样的经历不多,但也有印象深刻的一两次。能做到500个的,已经体力超群,700让人瞠目结舌,做完1000还能站着说话不是神仙也是半仙了。据我师兄说他们道馆每次训练都练这个,听起来好有趣哦!但就是这样的魔鬼训练,才让自己一次次的挖掘体能的极限,每当你觉得不行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总能做到自己想不到的境地。哪怕跳的时候动作已经不标准,手脚都无力,但依然保持前后的位移,看着场上越来越少的人,那种又战胜了一点的心情是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

就像和很多人同时做平板支撑一样,别人一个个的塌下去了,只有你还靠着调整呼吸屹立到最后的感觉是非常棒的。泰拳打靶练习时,教练也会让我练习连续扫踢,比如第一次踢1下,然后下一次是连续2下,一直踢到10,踢完当然累成狗,可能最后腿都抬不起来,但是又一次刷新了体能,做到了你觉得做不到的事情,真的是很有成就感。

7.锻炼意志力和耐力

意志力和耐力好像是运动中和体能相辅相成的存在,但也不尽然。比如拉筋这件事,可能需要意志力和耐力,但不需要体力。

虽然我还是无法劈叉,但是柔韧性已经比青少年时期的我要好多了,做一些大幅度的扭转不成问题,跪姿弓箭步的时候可以轻松手拉到后脚脚背。但身体上受的苦却也不少,跳舞热身时的拉伸甚至开背都是小意思,最惨的是上私教课教练给拉伸,真的是嘴里咬着手套才坚持下去。疼是真疼,但是这疼里也有快感,或许是疼痛时大脑分泌的内啡肽会让人感到兴奋。

忍受疼痛的过程,无疑是磨练意志力和耐力的过程。这种经历投射到生活中,我就不曾觉得自己是一个娇气的姑娘,因为我还蛮能吃苦的。笃定主意要做的事情,怎么样都会坚持下去,这份意志力对我来说,格外的重要。

8.拥有一副好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被人们说了无数次。

我自己的体验是,经常运动,没有什么颈肩腰腿痛,睡觉质量也高,吃嘛嘛香。另外会维持一个较高的代谢水平,每天早上起来喝杯温水就进洗手间,一分种就出来了,肠道很通畅。体脂也比同龄人低五六个点,这还是在我从来没有控制饮食的前提下。肢体的肌肉率也很高,下肢肌肉率更高,

体力方面也是卓群。以前我不觉得,直到爬了一次黄山,大半天走完10公里。认定上山就没有回头路之后(山上人巨多,多的我当场想调头往回走),我就开始合理分配体力,定时休息,按时补充水分和食物,下山后还拉伸了腿和胳膊。第二天起来啥事没有,同行的男性友人们则喊了一周腿疼。

我以前身体不太好,比较病娇。但近一年多我特别显著的一个感受是,感冒恢复的特别快,每次感觉着凉了或者要感冒了,两三天就过去了。

现在只要我保持一周2~4次的规律运动,真的是浑身通畅神清气爽。相反如果我好久没运动,感觉哪哪儿都不舒服。所以运动真的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中,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良好的仪态和轮廓

这个可能是很多人运动最主要的目的,但我把它放在最后,我觉得这个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只要你做到了上面那些探索和尝试,这部分是会随之而来的。我自己的感受是,运动会整个人变得更加轻盈,并不是指体重,而是那种轻巧和灵敏的肢体。

运动的人和不运动的人,除开精神状态不一样外,那种外在的表现力也不一样。运动的人走路时,步态轻盈,肩膀打开,肢体也很舒展。

另外运动过程中只要方法得当,一些原本不好看的仪态习惯也能够慢慢被纠正(可能需要教练或者其他人辅助纠正),比如脖子前倾、走路外八、甚至骨盆前倾等等,整个人的身体会更加舒展放松,举手投足也会充满自信。

我觉得肌肉含量高的身材要比普通的「以瘦为美」的身材更好看,不管是线条还是轮廓都有一种健康的美感。

10.保持对生命的旺盛好奇心

最后,以上这些经验并不仅仅来自于我提到的几种运动,而是所有这些融会贯通之后得出的总结。我想是因为运动,让我保持了旺盛精力的同时,也不断鞭策着我去尝试和挑战新的运动项目。

这个向往和期待的过程,我称之为对生命的好奇心。而运动,既是保持我这种好奇心的来源,也是我实现这些好奇心的途径。

近几年我对板类运动十分好奇,学了滑雪和长板,都觉得非常有趣,下一个bucket list就是学会冲浪,相信这个小目标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够实现。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可以去尝试运动这件这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