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家装的逻辑(1)家装行业为什么这样难做?

2021-12-29知识

这篇文章有点长。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整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压缩到3000字左右。之所以写得这么长,是想从最底层的逻辑开始梳理整个家装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解释家装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就单一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

如果你正在做、或者打算做一家家装公司,读读这篇文章,我想多少对你会有些帮助。

做家装就像写小说

没做过家装公司的人,都觉得做家装很容易;做过家装公司的人都知道,家装行业其实非常难做。

做家装就像写小说,写起来容易,写好难。

新成立的家装公司不好做

一家新成立的家装公司,它的生命周期大概率会是这样的:

  • 产值暴涨阶段(开业后的0-3个月):由于开业时营销投入充足,促销力度较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比较高,导致开业时的产值虚高(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缺乏营销投入,产值一上来就进入低迷阶段)。
  • 产值暴跌阶段(开业后的3-6个月):由于营销费率偏高(营销费率偏高是营销效率低下的表现),营销投入难以为继,产值开始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 产值低迷阶段(开业后的6-9个月):产值暴跌导致员工收入下降,员工收入下降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整个公司开始陷入持续低迷的阶段,开业时的现金储备开始快速流失。
  • 拖欠工程款阶段(开业后的9-12个月):随着年关临近(如果开业是在上一年年底或者当年年初),积压的大量应付工程款无法按时支付,只能与工长协商年前支付一小部分,剩余大部分等年后产值上来再支付,这是公司患病的开始,也是拯救公司最后的机会。
  • 毛利暴跌阶段(开业后的12-15个月):第二年开年伊始,公司现金流更加紧张,为了增加现金流,开始大幅降低毛利率,这是公司病情加重的信号。
  • 削减营销投入阶段(开业后的15-18个月):疯狂降低毛利率,并不能彻底改变公司的困境,随着现金流的进一步紧张,不得不开始削减营销投入,这是公司病危的征兆,到了这个阶段,公司基本也就没救了。
  • 拖欠员工工资阶段(开业后的18-21个月):资金链断裂,开始拖欠员工工资,到了这个阶段,公司实际上已经进入弥留状态,可以尽早安排后事了(启动危机处理预案,详见我们第五章:财务的逻辑一章)。
  • 如果你曾开过家装公司,一定对这个过程并不陌生。

    区域品牌公司也不好做

    新成立的家装公司难做,那些在区域市场(某个省内)鼎鼎大名的家装公司,在开拓全国市场的时候,也同样是困难重重。

    自从国内家装行业1997年诞生以来,所有试图开拓全国市场的区域品牌家装公司,都毫无例外地失败了(失败的后果,轻则导致公司产值的增长逐渐趋于停滞,重则导致整个公司的消失),以至于后来有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声音说,家装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只能老老实实地做好本地服务,不适于大范围地全国扩张,家装公司是做不大的(我们所谓大,是指年营收在100亿元、甚至1000亿元以上的营收规模)。

    家装行业为什么这样难做?

    我们首先把所有的行业分为三大类:

  • 标准化产品行业(销售的产品都是一样的,例如电视、手机)
  • 标准化服务行业(销售的服务都是一样的,例如餐饮、足浴)
  • 个性化服务行业(销售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家装)
  • 任何行业的经营管理,都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客户从哪里来?
  • 客户如何转化?
  • 客户愿不愿意重复购买?
  • 我们把这叫做商业的销售闭环。

    对于标准化产品行业来说,客户主要是从媒体来,依靠产品来转化和复购。

    媒体主要包括两种:传统媒体(例如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因为有竞争的存在,媒体的流量成本(广告费价格的高低)并不是媒体自己决定的,而是由所有广告主的转化和复购效率之和的平均值来决定(如果媒体广告费的价格定得过高,广告主就会流向其它媒体)。如果广告主的产品复购效率偏低,就需要通过提高产品的毛利率来弥补复购成本的损失(例如保健品行业)。那些低于转化和复购效率之和平均值的产品就会被市场淘汰。

    到了网媒时代,流量分发越来越集中,媒体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对产品转化和复购效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获客成本越高,对产品转化和复购的要求就越高),越来越多的产品被淘汰或者沦为为媒体打工(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

    对于服务行业来说,客户主要从店面来,依靠人来转化和复购。

    服务行业是靠人来提供服务的,但是个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待的客户有限,成熟的服务人员又不能像产品一样迅速批量复制,所以原则上,服务行业不适合通过媒体引流(转化和复购效率低于产品行业)。但是仅仅通过店面引流,新客流往往有限(在一个店面前反复走动的,往往是同一拨人群),所以决定店面客流的关键,是复购效率。

    服务行业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复购生意,缺乏复购效率的服务模式,都很难成立。

    家装消费具有以下七大特点:

  • 低频:平均每十年以上装修一次
  • 大宗:平均单量在10万以上
  • 个性化需求强烈:每家的设计要求不一样
  • 交易门槛高:交易前需要长时间讨论设计方案和预算
  • 施工环节多:包括硬装、主材、软装等几十类产品的交易和协调
  • 施工周期长:平均施工周期在60天以上
  • 工地分散:分布在市内各个角落
  • 正是因为家装行业这七大消费特点的存在,导致家装行业比一般的服务行业更加难做:

  • 低频(店面客流少,单纯的家装店面、尤其是那些动辄几千平米的大店,如果不打广告,就难以生存;如果打广告,偏低的转化和复购效率,又会导致营销费率偏高,营销投入难以为继)
  • 大宗(理性消费,转化难)
  • 个性化需求强烈(需要一对一的设计和预算,转化难)
  • 交易门槛高(交易前需要长时间讨论设计方案和预算,转化难)
  • 施工环节多(不易管理,客户满意度低,复购难)
  • 施工周期长(不易管理,客户满意度低,复购难)
  • 工地分散(不易管理,客户满意度低,复购难)
  • 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家装行业为什么这样难做。

    不同行业生产、销售的本质是什么?

    标准化产品行业实际上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用同一种方法来完成转化和复购,所以它的经营管理比较容易。

    我们可以把服务行业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行业,生产、销售的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

    因此,标准化服务行业实际上是在生产同一种人、用同一种方法来完成转化和复购,所以它的经营管理也相对比较容易。

    个性化服务行业(例如家装行业)实际上是在生产许多种不同的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转化和复购,所以它的经营管理相对比较困难。

    两种错误的解决方案

    为了摆脱家装行业的销售困境,家装行业的从业者们想出了两个比较普遍的办法:

  • 第一种办法是开设社区店(解决获客问题)
  • 第二种办法是希望将家装行业从个性化服务变为标准化服务(即整装产品的开发)(解决转化和复购问题)
  • 家装行业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组织形态存在:

  • 区域品牌公司: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具有二级以上管理结构(总公司、分公司)、且公司老板不亲自提供具体服务(设计或施工)的组织形态
  • 小型家装公司: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内、只具有一级管理结构(公司)、且公司老板不亲自提供具体服务(设计或施工)的组织形态
  • 设计工作室或家装游击队: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内、只具有一级管理结构(工作室)、且公司老板亲自提供具体服务(设计或施工)的组织形态
  • 对于设计工作室或家装游击队来说,开设社区店是可以的(实则没有太大必要)。

    对于小型家装公司来说,开设社区店的关键,是如何通过管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个我们后面会讲)。

    对于区域品牌公司来说,实现较大营收目标(比如6000万元的年营收)的方式有两个:

  • (1)开设一间1000㎡的城市中心店覆盖全城服务
  • (2))开设十间100㎡的社区店覆盖全城服务
  • 由于家装行业具有交易门槛高、工地分散的特点,如果是开城市中心店,服务半径过长,会导致服务效率的下降;如果是开社区店,管理半径过长,会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

    这两种效率的下降,最终都会导致运营效率的降低(营销费率的上升)。

    有人说,我能不能通过物业、房屋中介或者社区意见领袖来为社区店引流?

    如果你实操过这种营销模式就会知道,这种营销模式实际上并不成立。

    主要原因有四个:

  • 一是物业、中介、社区意见领袖自身的工作与家装并不匹配,无法积极配合、满足家装公司的客户需求
  • 二是低频的消费很难推介
  • 三是家装行业的转化率偏低,这种企业外部的合作无法形成有效的黏性
  • 四是最关键一条,这种模式同样无法解决社区店管理效率下降的问题
  • 那么,家装行业能不能诞生麦当劳式的(整装)企业呢?

    家装与餐饮虽然都属于服务行业,但是二者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家装消费具有低频、大宗的特点,这就导致客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远高于餐饮业,即便家装公司成功开发了十几款整装产品,但是客户到店面沟通时,仍然需要讨论个人的设计需求,仍然离不开传统家装设计师的个人服务,这些整装产品最终并不能被当做成品销售出去,而是变成了广告促销的引流产品。

    此外,家装服务还具有交易门槛高(签单前需要看工地、量房、设计、预算)、服务环节多、服务周期长、工地分散的特点,这就导致公司对员工服务的管理难度也远高于餐饮业。

    所以我们说,家装行业很难诞生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服务企业。

    家装行业究竟应该怎样做?

    那么,家装公司究竟应该怎样做?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家装的逻辑(2)逻辑思维的方法。

    因为正确分析问题,是做对事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