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2019-12-30知识

一天没上线就感受到了传说中的网络暴力,受宠若惊,挂起来大家来看一下。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为啥突然怼的人那么多,而且内容都一致指向赤金走龙在工艺上可能与西方有关的结论,知道我看到最后一张图里回答中说到的「何新何老」的微博,然后我就去查了一下。

然后我看了一下他的一些微博:

当然还有上面那一篇不知所云把我骂了一通的博文,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老粉红?除了中国史以外其他内容均不可信,哪怕有文物摆在他面前,他怕也认为是当代工厂造出来的仿品吧?我估计这位老先生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国,毕竟在他心中可能除了中国,世界上的一切文明都是不存在的。

我就说为什么今早上起床一堆人在底下叭叭叭之后老先生又连发数篇博文辱骂我,什么无耻啊、文奴啊、卑贱啊,甚至连我祖上都辱骂了,我觉得老先生这种行为怕是不符合他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大家说如果按照诽谤罪和侮辱来对他起诉效果好不好?证据反正我都保存了。

把人挂完以后,现在咱们来说一下这篇文章大家争议的那个问题:「这种手法不见于中国早期的金银器加工工艺中,应当是从中亚或者西方传入的技术。」

在看回答的时候有一位答主在评论里回复的令我眼前一亮:

这个方向其实是我之前没想到的,然后我去查了一下相关图片:

巴比伦蛇龙(Mušḫuššu) 206 BC–AD 220
巴比伦伊斯塔尔城门蛇龙、 唐·鎏金铜走龙(西安博物馆)

相关内容来自

我估计何老先生是没看过的,看了以后估计也是不会承认的。

这个算是补充答案,而之前我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观点的呢,是因为之前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发现,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金器造型均类似于同期或更早期游牧民族的黄金制品,如中国商代以前发现的金器多为黄金打制的金耳环:

(1)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件金环,经检测含金量为94%,为目前发现国内最早的黄金制品;

(2)甘肃玉门火烧沟夏代墓葬出土的金耳环、金银鼻饮;

(3)内蒙古敖汉旗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的金耳环;

(4)北京昌平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的金耳环。

而欧亚草原开始使用黄金制品始于公元前3000年,比国内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器早近1000年。

马健:【黄金制品所见中亚草原与中国早期文化交流】,下同

底下这篇是马健老师的另外一篇文章,只截取部分内容,剩下的大家可以自行去知网下载:

【公元前8—前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 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流】 马健

所以关于中国制作和使用金器的传统,根据考古证据和文献材料来判断,来自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是取得共识的,不知道老先生口下的无端臆测和辱骂是从何而来?

当然如果只是说金器传统的话,似乎不能证明赤金走龙的制作技术一定不是中国传统出现。我文中的结论主要是来自于【花舞大唐春】中【巧夺天工——何家村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作坊】一文,两位作者对何家村金银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如下观点我进行了参考: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传统根据目前的考古证据,来自西方应属无疑,但是在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政府能够集中全国的工匠进行金银器工艺的研究和发展,如錾刻工艺等技术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但是 中国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大量制作和使用金银器,这不是我们技术落后,或者黄金储备不足而是我们有着青铜器、玉器、漆器、丝绸等更多适应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美器物,黄金制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的昌盛与对外交流的繁荣,更多的西方工艺技术和文化风格传入到了中国,其中就包括了波斯萨珊为代表的中亚地区喜爱金器的文化,纯金器皿在唐代开始广泛流行。 我们一直赞扬唐代文明的开放和包容,怎么我们吸收了外来工艺和文化制作的赤金走龙就不能代表我们「中国逆天文物」了?

不过我的观点或许也有偏颇,我会将其更正为: 赤金走龙的造型接近中亚地区的巴比伦文化,唐代随着萨珊波斯金器使用的传统传入中国,中西方金银器的技术与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创新,使得赤金走龙这样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美文物呈现在我们面前。

老先生的辱骂我会一直挂在上面的,至于我解释后的观点诸君认不认可,那我可就管不了了。

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何家村窖藏的 赤金走龙。

别看图片里这两条龙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它们的真实长度仅为 4cm 左右,高度不到 3cm ,甚至还没有人的大拇指长,但是它却以极为细致的錾刻手法,将金龙身上的 龙角、眉目、胡须、鳞片 等都刻画的栩栩如生,堪比今天的微雕,并且四足可以平稳站立。赤金走龙的造型接近中亚地区的巴比伦文化,唐代随着萨珊波斯金器使用的传统传入中国,中西方金银器的技术与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创新,使得赤金走龙这样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美文物呈现在我们面前。

4cm还没有一根大拇指长(答主身体部位真实出镜)

而金龙的用途,应当与道教 投龙祭祀 的仪式有关。投龙祭祀是道教为皇家举行的一种斋醮仪式,属灵宝金箓斋法,可能源于早期天师道投三官手书于山水的忏悔仪式,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在祭祀时将写有愿望的文简(即丹书玉札)和玉璧、金龙等用青丝捆扎后,举行醮仪,然后投入到山中或者水中,以奏告三元,而在仪式中的金龙,担任的是沟通天地的信使角色,因此也有「金龙驿」之称。

1982年发现于登封县的武则天金简,现藏河南博物院,可能与投龙祭祀有关。金简长36.2厘米,宽8厘米,重223.5克,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如「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此外还有这件 银石榴罐 ,同样出自于何家村窖藏。有人可能会以为它是酒杯或者放置炼好丹药的容器,这些说法都不对。这件器物,其实是一件蒸馏器,在宋代的【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中就有记载,使用时将他倒置放在上面,下面放置一个类似于坩埚的器物,称作「甘埚子」,在蒸馏过程中,通过下部加热而生成水银蒸气,在石榴罐内冷却为液体水银,炼丹家由此将丹砂分解出汞(水银),并进一步加工炼制我们熟悉的「长生不老药」给皇帝服用。小小的一件石榴罐,竟有如此大的用途,这不得不使我们感慨古代工匠精湛的铸造工艺了。

中国的蒸馏工艺出现很早,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和张家堡新莽墓中就已经发现了大型的青铜蒸馏器,但如此轻巧精致的蒸馏器发现尚属少数,也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古代蒸馏技术的流行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海昏侯墓中出土青铜蒸馏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