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性格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

2021-06-17知识

今天从人格发展阶段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回答有点长,你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看到成年后的性格与亲密关系中的表现是如何被童年经历影响的。

儿童成长期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

依恋期(0-18个月)

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 - 3岁)

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期(3-7岁)

依恋期(0-18个月)

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此时与母亲是共生关系。婴儿的出生是与母亲的第一次分离,之后他将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理伤害。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人格1: 恐惧被遗弃的儿童-依恋型人格的成年人

儿童: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 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 ,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

成年:如果依恋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他们的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

人格2: 恐惧被拒绝的儿童-孤独型人格的成年人

儿童:有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也常常打骂孩子。这种母亲的孩子相对是比较孤独的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像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 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成年: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 - 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

人格3:恐惧被控制的儿童-回避型人格的年轻人

儿童:有一些母亲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

成人:这种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疏远的。

回避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

回避型人格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 但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而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

人格4:恐惧失去的儿童-追求型人格的成年人

儿童:如果父母缺乏耐心,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探索和独立,则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

成年:这样的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

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期(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

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

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前,当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孩子会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而三、四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使自己在离开父母时仍然能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与心理上的安全感。

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孩子开始独立了,他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 卡通角色,等等,将特定的角色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

孩子在扮演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 这时的孩子表现为非常地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人格5:恐惧被羞辱的儿童-古板人格的成年人

儿童:很多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期待的行为、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如「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

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

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 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这样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这种人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他们害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在恋爱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人格6:恐惧被忽视的儿童-顺从型人格的成年人

儿童:一些父母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自我确认这一重要心理过程,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认为孩子幼稚可笑,也不会对孩子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给予肯定,会导致孩子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成年: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和情感,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依赖于别人的反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

【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人格7:恐惧失败的儿童-强迫性竞争型人格的成年人

儿童: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比如当孩子考试拿了95分而开心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难以得到,孩子感到自己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而且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

成年: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笨。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

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

人格8:恐惧竞争的儿童-妥协型人格的成年人

儿童:有些父母从不给与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聪明,xxx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意儿」。导致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也从不公开与他人竞争。

成年: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

最后,想要分享一段来自心理咨询师杨睿的观点:

我们观察到一个人早年的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对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在成人后的生活中被重复和解释,但 并不意味着人格的塑造和发展只取决于这一单一的因素,也不意味着特定的养育方式会造成特定的确定性的结果, 因为人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每个人在先天和后天的差异,经历和选择的差异,都会对今后的生活和体验造成深远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程度上会被童年经历影响,但并不代表我们的一生都被童年决定。

无论童年曾经历什么,请记得我们永远有机会重新掌舵,乘风破浪。

原生家庭孕育了我们,也塑造了我们,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终将学会一点点和父母告别,独立勇敢前行。 知乎「吾辈问答」联合简单心理,邀请你一起聊聊原生家庭。

更多回答请戳 ➡ ️长大,就是一点点和父母告别吗?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