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62岁浙江农民大叔,站上联合国讲台

2024-11-26心灵
近日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62岁的中国农民黄天明
带着绍兴口音
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气候行动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
议程实施」主题边会上
分享了他与村民们守护古香榧树的故事
一个中国农民的故事,何以登上联合国的讲台?古香榧树守护的背后,是怎样的中国实践?记者先后4次走进占岙村,探究小山村里古树保护与发展的故事。
守护香榧树的六代人与给香榧树写生的孩子们,在「中国香榧王」下合影。记者郑培庚 摄
一个人与一株树的缘分
在绍兴,随便抓起一粒香榧,齿间留香的果实可能就来自一棵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香榧树。
绍兴是全国最大的香榧主产区之一,绵延400多平方公里的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内,百年以上的香榧树有7.81万株,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占岙村,有一株被称为「中国香榧王」的古树,据北京自然博物馆考证,1570年的树龄为全世界香榧树之最。
「800多年前,我们的祖辈来到这里避难定居,从那时起便在养护香榧树了。」黄天明对记者说。村里珍藏的黄氏家谱装了两大箱,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与这片古香榧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来,你也尝一颗。」黄天明娴熟地给记者剥出一颗香榧果仁,「你尝尝1000多年古树产的香榧,和几十年树龄的有什么不同。」
当地人用「爷爷种树,孙子摘果」来形容香榧的生长周期。香榧树的生长速度很慢,寿命很长,20多年树龄的香榧树只有半人高,往往要过半个多世纪才进入「青春期」,开始结果。
还没等记者咂摸出味道,黄天明便说出了答案:「老树的果子,能品出一股油,嘴里有一股清香。几十年的新树结出的香榧,味道有点涩涩的。」
一个多月前,得知自己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要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讲古香榧树的故事,黄天明一直在琢磨怎么告诉世界这里的古树和香榧有多好,也时常回忆起自己与香榧树几十年的渊源。
上世纪80年代初,20岁出头的黄天明对香榧树有些不屑一顾,「种树能赚钱吗?」他做起了木工,在绍兴的各个乡镇奔波。直到某一年的春节时,山里下了大雪,全村人出动上山,相互配合着为香榧树除去厚厚的积雪。
香榧树对于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同一棵树上可能结着「三代果」——今年、明年、后年收获的香榧,长成不同的个头挂在枝头。香榧树的果实与年轮,都在固化着干旱或是多雨的年份。
那次,黄天明参与了3天的除雪行动。而大雪之后的两年,香榧树结出的果又大又多,村民们连赚了两年的钱。黄天明笑着说:「邻村的媒婆们都涌进占岙村了,适龄单身小伙儿的信息被记录了好几轮。」
「只要你善待香榧树,香榧树也会回报你。」黄天明特别有感触。之后,他回到村里,从父亲手里接过香榧树养护的活。
每天,黄天明都会在山上走1万多步,几十年如一日。他说很喜欢听山风吹过「中国香榧王」深绿与嫩绿交织的枝头,发出的沙沙声,「看古树的树枝摆动,似乎在告诉我它是渴了还是不舒服了。」
如今,黄天明的家族有六代人共同守护着这里的香榧林。年龄最大的是黄绍英,97岁。老爷子还是经常穿着解放鞋,带着一架蜈蚣梯、一个竹篮、一把竹钩和几根绳子,上山爬树摘香榧。
「今年我上山时,带上了5岁的外孙、8岁的外孙女。」黄天明让两个孩子爬上最矮的枝头,辨认树上成熟的香榧果,给他们讲「一年种榧千年香,一代种榧百代凉」的谚语,「现在他们也许不是很懂,但是就像种植香榧树一样,过个几十年来收获,也不迟。」
黄天明与炒制好的香榧。记者郑培庚 摄
一个村和一片古树林的依恋
一代代守护人、一株株香榧树,正结出新的果实。
两个月前,参与Canal Walk国际志愿服务的40多位外国友人来到占岙村。他们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人认养了一株香榧树,在上百岁、上千岁的树旁,挂上了自己的认养牌。
「这里的香榧树太壮观了,它们见证了绍兴的千年历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还想带一些香榧回家,让家人也尝一尝这珍贵的自然礼物。」来自赤道几内亚的青年莫塔格马利安诺说。
「在占岙村,村民与香榧树的相处,透露着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组委会主席程颢说,「香榧从被人类保护到反哺人类,从中能看到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
榧农与香榧树的故事,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而在「被看到」的背后,还藏着「舍得」和「让步」。
为了发展文旅产业,几年前,占岙村与邻村依托丰富的香榧树资源,开起了民宿与农家乐。秋冬季人气最旺时,半个月就能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游玩,那时就近的几户村民会去民宿和农家乐帮忙,在家门口「上班」,赚点香榧树种植外的小收入。
不过,为了水源地和古树林保护,今年年中,这些民宿和农家乐已全部关停。「保护至上,是我们的态度。」稽东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裘永波说,「如果会影响水源和香榧,那关停肯定是毫不犹豫的。」在这一点上,村民们的想法也是如此。
现在,村民们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香榧产业链的拓展上。今年的柯桥区稽东香榧文化旅游季活动在占岙村举行,香榧巧克力、古榧麻鸭、香榧腐乳和香榧酒等衍生产品的出现,让果子身价涨了不少。今年以来,稽东镇香榧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了3亿元。
香榧,不再是冷门坚果了。村里还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开发了乡村旅游和研学线路。今年有近千名学生走进占岙村参加香榧研学活动。黄天明带孩子们来到山头,教他们观察古香榧树,辨别古树基部疤痕,「那是人工嫁接后留下的痕迹,千年前的榧农就在用嫁接技术了。看到香榧林的边界是一条直线了吗?这也是古代嫁接香榧树的证据——只有嫁接的树木,才会排列成一条线。」
守护这片古榧树林,是占岙村以及古香榧群核心区的村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和心照不宣的约定——只要榧树还在,榧农们的生活就有盼头。
60岁的老俞住在占岙村的邻村,年轻时的他是个摘香榧能手。十几年前因为装修房子出意外,他伤了脊椎,造成半身截瘫,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
老俞一度觉得生活就此无望了。直到8年前,大学毕业的儿子回到身边,做起香榧的电商生意。
这几年,老俞成了儿子的好帮手。「除了和我一起做线上销售外,爸爸还负责向邻里收购干果。」儿子俞先生笑着告诉我们,随着电商生意慢慢做大,他们现在能帮30多户榧农卖干果。
小山村链接大世界
这是黄天明第一次出国,但并不是他第一次面对外国朋友。
自从2013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带着探索与好奇,走进这片古树林。今年,黄天明和村民们就接待了近200位外国友人。
「最受外国人欢迎的,是香榧巧克力。」黄天明说,「每个人都带了不少回国,希望和家人朋友分享。」
这次,黄天明也把香榧巧克力带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现场,「我希望世界各国的人看到、品尝到,来自自然的香榧与现代产业结合的味道。」
在会场,香榧巧克力拉近了黄天明与听众的距离,而来自中国山村的古树保护故事,更让与会者称赞。
人与古树和谐相处的走心故事,不仅发生在占岙村,在浙江大地上,属于古树名木的精彩故事正遍地开花。
今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发文批复同意了4个全国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名单,绍兴市柯桥区成为了其中之一。
在浙江,77科206属482种古树名木被细致地分级认定管理,数字化应用「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监管平台」上,每一棵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定期监测,管护措施动态更新。
黄天明在会议现场。通讯员孙梅 摄
在制度与技术编织的保护伞下,浙江现存数量居全国前列,27.5万株古树名木、3637个古树群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长。
余杭百丈、磐安小盘、东阳蒋村桥村、柯城新宅……浙江各地遍布了300多个古树名木文化公园。这些集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农文旅项目,实现了乡村与古树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
「下一步,我们计划借助 VR、AR、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技术,迭代升级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监管平台。」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拥抱新科技,将是接下来浙江古树名木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浙江古树保护的创新做法,可以说,是为全国作出了示范。」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副司长刘丽莉表示,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寄托着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基因,是「绿色的国宝」和「有生命的文物」。合理利用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富民产业,能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可以说,每一棵健康的古树名木,都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注解。」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也一直关注着这片古香榧群。他说:「这些树木既是历史的瑰宝,也是令人惊叹的自然财富,更是我们需要悉心呵护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香榧树,赐予我们绿水青山,还赐予我们金山银山。」正如黄天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演讲时所说:「我们守护古树,古树也回馈着我们。」
来源:浙江日报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