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为民族复兴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建设成就综述

2024-09-11心灵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400多万名党员,到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砥柱中流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024年1月4日,北京中南海,一个会议开了一整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
近年来,党中央每年听取「五大班子」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这已成为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取得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这是情景舞蹈【党旗在我心中】。新华社记者殷博古 摄 从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到把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党章和宪法;
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着眼于把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制度化,到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
从意识形态工作到国有企业治理,再到高校领导体制、群团组织建设,党的领导融入各类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
202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鲜明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并用「十三个坚持」进行系统总结和集中概括,居首位的正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彰显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重要意义。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淬火锻造 锲而不舍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强大的政党,锻造于坚强的自我革命。
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整风整党,加强党内教育,整顿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条件,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再到新时代以空前力度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群众游行中的从严治党方阵。 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 75载接续奋斗,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
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
在杨家岭毛泽东同志旧居里,一张毛泽东同志到机场迎接前来考察的黄炎培一行的照片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1945年,正是在延安的窑洞里,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之问,毛泽东同志给出第一个答案,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给出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2023年6月30日,在延安宝塔山参观的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新华社记者张博文 摄 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2023年年底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电话调查结果显示,95.7%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总体成效表示肯定;
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党的十八大后10年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
将党内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接续开展,为广大党员干部补钙壮骨;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真正做到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建章立制 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
2023年12月27日,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文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这一条例的第三次修订。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上不断发力、激励引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促进执纪执法贯通……
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党内法规,党纪处分条例的再次修订,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篱笆」,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重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法宝。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的制度建设地位更加突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思路更加清晰,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从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再到首部【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新时代以来,新制定修订的党内法规占现行有效党内法规的比例超过70%,成为党的历史上制度成果最丰硕、制度体系最健全、制度执行最严格的时期。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这一制度建设重大成果,深刻反映出我们党百年来持续推进建章立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显著成效。
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贯通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纪检监察「三项改革」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基本确立,为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提供有力支撑;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谋划、接续推进,系统部署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对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有着重要意义。
75年栉风沐雨,百余年春华秋实。
昔日星星之火,今已成燎原之势。踏上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必将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记者孙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