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你发现了【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在口语化中,我们通常称之为【双标】或者【看人下菜碟】。
而且这种玩意广泛存在于认知潜力较大的人群,包含很多我们在共识上,会赋予其道德要求的角色,和一些看起来智商很高、责任重大的角色。
【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是指在对道德行为或事件进行判断时,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因各种因素而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差异的现象。
要注意,这种差异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一定的规律。
通常,其出现依赖于【自利效应】或其他认知偏差。
以题主所说的现象为例,【自利效应】导致人在自己的主观视角下,潜意识里先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尚的位置来获得对自己行为和收获反馈的锚定,然后再用这个锚定去解释行为和反馈。
这时候,道德的对称性就失效了(因为视角变化之后就不成立了,不对等了),他们只会在道德中选取有利于证明自己【正当】【受害者】【高尚】【忍让】的碎片,来作为一种工具,利用朴素逻辑的漏洞来完成理直气壮的自证,这个过程显然是双标的。
会这么干的人,其比例超乎大家的想象,由于普遍性的认知潜力巨大,这些人在习惯性的【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下,会发展出各种分支表征,包括但不限于有意无意的伤害别人、污名化他人、对上要求平等对下进行歧视、朴素而愚蠢的愤世嫉俗、褒义化自己的意图与动机来进行作恶。。。
然后,他们会发展出某种主角化的强烈自恋感以及悲剧主角的强烈玻璃感,形成一种反差而扭曲的人设和自我定位,以及,实质上对于各种情景进行泛化和腐蚀,这导致胡搅蛮缠和特质情景下的一致性的荒谬表演欲。
有迹象表明一种可能:
【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的频繁激活,是不具备主体性的、被大他者完全客体化的人类个体,潜意识的空虚倒逼,试图证明自己并非标准工具耗材的特质拟剧化,用于制造虚假的主体性以获得心理支撑感。
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我们必须在认知上和行为上,建立非主观视角,并清洗自己的模因,消解和封印创伤记忆,并且逐步在一些细分领域建立自己的特质和自由度,以构建主体感。
如果我们周围有这样的,较为亲密的人,我们应该谨慎而善意的进行半主动的分享和提醒(注意,不是攻击和规训),以获得激活他们寻找真正的主体性的概率。——但不要强求。
最后这两段的认知迭代方式和其他需要的方法论和案例,在知乎我的主页可以进行搜索,在知识星球(苍离的博弈与成长)也可以搜索看看。
以上。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