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读【滕王阁序】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永远不能忘记——读完沉默良久,内心全是绝望。
因为瞬间明白自己无论再怎么努力去学习,这辈子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篇文章完全是神握着王勃的右手写下来的,它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情绪以及惊人的才华中碰撞催发而来,一切如此巧妙,不可复制绝无再来。它华丽的词藻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相辅相成,你根本无法拆分,自然如一物。工整的句子,丰富的典故,你读下来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之意,仿佛人生下来就是这样说话般如此自然。
这样的文章,自然而烂漫,充满蓬勃的少年意气,如同一颗星辰。我不知道是哪位文曲星在世,竟然敢说它是「文采有余,内涵不足」。
骈文无疑是戴着枷锁跳舞,在表达思想的同时,还要注意语句的对仗。评论说王勃把所会的典故都用上了,可真是站着说话,纸上谈兵。请问你能把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都控制在你会的典故范围,全都安排妥当,读起来无比自然通畅,并且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么?只有海一样的阅读与记忆,才能支撑这么一篇华丽但又似乎毫无雕琢的文章。打个比方,正常情况下,你高二做初中的题目绰绰有余,做高二的题目偶有闪失,做高三的题目是不是勉勉强强?因为你的知识量无法包含高三的题目,难免会束手束脚、磕磕绊绊。再直白点,你90分的能力想控制100分的试卷?未免太过勉强。而【滕王阁序】读起来完全是在文字中畅快遨游,一点都没有被骈文束缚的感觉。这样的文章,你说她刻意华丽?错了,这就是天生的华丽。
可能批评词藻华丽,吹捧返璞归真会显得自己是有内涵的。但我们批评词藻华丽,是不提倡空无一物的堆砌,造作而虚浮。并不是一切词藻华丽都是错的。题主看到的评论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种心态,才胆敢写下这样一篇在我看来用词稍显造作的评论。
【滕王阁序】没有内涵么?评论里拿出【岳阳楼记】做对比。试问王勃写【滕王阁序】几岁?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又是几岁了?如果那时的王勃写下故作深沉的句子,才是强说愁,才是别扭,反过来范仲淹亦然。年纪增长,思想也会更加深沉。但这不代表少年的思想就是不可取,无内涵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闪烁的光,并不是一味深沉才是所谓的内涵。
【滕王阁序】王勃以「失路之人」自比,于上文写景中自然开始抒发情感。时运不济,自己也像冯唐李广般,空有一身抱负,却命运波折,难以实现。壮志难酬,本是悲怆惨淡,可少年人独有的开朗乐观另笔锋一转,「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又表达了作者蓬勃进取之意。而后「岂效穷途之哭」再一次坚定自我,诉说志向。接着,就是「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此句简直是画龙点睛,这条龙一下子就活了、飞了。虽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被人广为传颂,但是此句是我最爱的一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全文气韵尽在于此。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书生罢了,空怀理想而不得,前路漫漫未知,心怀辽源而可恨步不能及,怅然命途波折,生未逢时。但命运永不能将我击败,另我颓唐。我依然乐观豁达,心怀远大,时刻准备兼济天下!多么美好的少年意气,多么动人的真挚?这样的文章没有内涵?这样的文章是再不可得了。这样锐利明朗的文章,只有少年人才可以写出,过了这个时间,就再也没有这个心性了。
所以【滕王阁序】是天做的,它像一颗明亮的星辰,还未坠入俗世浮沉,未经打磨的光芒毫不吝啬的闪烁,永不疲倦。
至于【滕王阁序】中经典的语句,流世的成语,那更是俯拾皆是。「人杰地灵」「俊采星驰」」「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萍水相逢」等。如果它真的是一篇单单华丽而无内涵的文章,也不会流传至今,岁月比评论者小小个人的眼光要可靠的多。
(写的很草率,修改了几处错误,感谢大家喜欢。如果大家读此答有同感,并不是我写的多好,而是王勃经久的光依然照在大家身上,同沐一片文光,同有此感。)
分享一些评论~
喻言女士未经授权抄取本回答首段以及主要内容抄袭 @文木 此答主,几乎一字不差。抄袭可耻,如有读者看到此视频请帮忙随手举报,感谢!
如这位女士读到这,您的「滕」字写错了,「滕」下面不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