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之事,依我之见,洋夷尤甚,且更符合这个词的本意。他们貌似更早步入发达与文明,而丧心病狂的事,却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不相信啊?呵呵,那你敢读完下面的内容吗?
本人70后北京大叔,多平台人文历史话题优质答主,为你作答如下:
有这样一个女孩,因为自己的臀部大而翘,竟被剥光衣服在兽笼里展览,死后还要被「科学研究」,并在博物馆展出了近200年……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就连一贯本着「客观真实报道」的BBC讲述她的生平时,也显得格外的「低调、温和&风轻云淡」。
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咱们一一对照还原。
萨拉·巴特曼1789年降生在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当时正逢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充斥着"文明世界",而她的家乡正遭受着荷兰殖民者的残暴统治。
巴特曼两岁失去了母亲,少年时父亲离世,丈夫被荷兰殖民者杀害,孩子也夭折了。20岁前,她一直在荷兰农夫彼得·塞扎农场的女奴。
萨拉·巴特曼属当地的科伊桑部落,而这个部落的人体型上和常人不同,他们的臀部天生异常丰满,尤其是女性,巴特曼更是突出。
但谁能想到,与生俱来的身体特征,竟会引来灭顶之灾。
1810年,据说目不识丁的巴特曼与她工作之处的主人英国随船外科医生威廉•邓洛普(William Dunlop)和混血商人亨德里克•凯撒(Hendrik Cesars)签订了合约,合约上写着将她送往英国进行展演。因为遗传,巴特曼的臀部积聚了过多的脂肪,导致臀部过大。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被送去展演。/自BBC
而实际上,他们认为巴特曼硕大凸起的臀部是欧洲流行的"非洲人种落后论"的佐证,运到欧洲展览定能成为攫取暴利的"摇钱树"。于是,两个白人用花言巧语给巴特曼描绘了一个"文明世界"的锦绣前程,将其诱骗到英国。
他们给巴特曼起了个极具诱惑力的艺名-「霍屯督维纳斯」,而「霍屯督」一词,正是欧洲白人对黑人的蔑称,它的真正意思是「类人猿」。
她到达伦敦后在皮卡迪利广场上的展览引起了轰动。「要知道,那个时候女性以臀部肥大为时尚和美的象征,所以有很多人羡慕她自然之美,不必再修饰身材。」【霍屯督维纳斯:萨拉•巴特曼的生与死】的作者理查德•霍尔姆斯说。舞台上的她身着亮色紧身衣,上面挂着珠子和羽毛的装饰,还抽烟。有钱的顾客会付钱让她到家里来私人展览,并允许客人触摸她。/自BBC
而实际上,从1810年开始,21岁的巴特曼在伦敦开始了其异国他乡的非人生活。
她的吃住条件如同猪狗一般,被当作怪物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裸体展览。
当时的伦敦【时报】报道,"巴特曼像野兽一样被命令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前后走动,每次表演长达3个小时。"
她的臀部和裸露的私处成为人们讥讽的目标。欧洲白人极度蔑视非洲黑人,竟然以"霍屯督维纳斯"的名义,把她当做娱乐政治的素材,还变态的将其受洗为基督徒。
她到英国恰逢特殊时期,当时格伦威尔勋爵和他联盟的辉格党正试图掌握政府权力,也就是众所周知由格伦威尔推动的「扩大下议院」(「broad bottoms」与大屁股同义)。这是给漫画家的礼物。有一幅作品名为「一对大屁股」,上面巴特曼和格伦威尔背对背站着,另外一个人在测量他们臀部的尺寸。/自BBC当英国「观众」视觉疲劳之后,1814年她又被商人霍尔姆斯带到了巴黎。
她在巴黎的餐厅里喝酒,参加社会上的聚会。霍尔姆斯带她回到南非,重新取艺名为 Reaux。/自BBC
而实际上,被带到巴黎后,她继而又被出售给法国训兽商雷奥,继续充当怪异性展览者的角色,境况每日愈下。
一位法国记者这样写到:"泪水从她的眼角涌出,她的皮肤变成浅绿色,她跳跃,她歌唱,她击鼓。"她被视为没有感情的动物,与从非洲掠夺来的奇特鸟类与动植物一起在植物园"展出"。
为了给这一肮脏的人体展览贴上"科学"标签,巴特曼被特许走进自然博物馆,3名科学家对这一"人类活标本"产生了浓厚兴趣,请来画家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为她画像,并以科研的名义提出死后保留其尸体。
1816年1月,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27岁的巴特曼病死在巴黎一间简陋的住所,结束了她充满屈辱、悲愤与无奈的短暂人生。然而,她的悲剧并未因为她的死亡而落幕,进而在文明社会里成为科学的"囚犯",充当一些人类学家撰写种族主义论文的"依据"。
巴特曼同意一组科学家和艺术家来研究和绘画她的身体,但是拒绝在他们面前全裸,因为这践踏了她的尊严,她在之前的展览中都没有全裸过。霍尔姆斯说,那段时间正是「种族科学」研究的开端。巴特曼在26岁时去世。死因被归为「炎症和发疹性疾病」。据称是肺炎、梅毒和酒精中毒共同病发的结果。
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曾在Reaux的派对中和巴特曼跳过舞,他在巴特曼尸体被解剖前做了石膏像。他保留了巴特曼的头盖骨、大脑和性器官,并将它们陈列在巴黎人类博物馆内。/自BBC
实际上,乔治•居维叶曾将巴特曼的臀部与母猩猩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寻找黑人与黑猩猩之间的亲缘关系,建立一种所谓的「新学说」。
在被做成石膏像后,她的尸体被解剖,制作成骨架标本,她的大脑和生殖器被分别置入两个大玻璃瓶内,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保存,成为法定的"不可转移"的国家收藏品。
巴特曼的石膏像和骨骸被陈列在法国人类博物馆,直到1974年法国议会通过生物伦理法,根据其中对人类遗骸的有关规定,才终止了公开展览。
1995年,时任总统的曼德拉向法国正式提出归还巴特曼遗骸的要求,然而法国对此置若罔闻、多方推诿。南非政府与民间、科学家与作家坚持不懈,同时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鼎力相助,终使法国于2002年初通过归还巴特曼的法案。巴特曼的遗体于2002年5月3日回到自己的故土,恢复了她作为人的尊严和一个民族的尊严。
在要求归还巴特曼的过程中,南非成立了专门组织。南非著名人类学家托拜厄斯教授和女作家费拉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托拜厄斯教授指出,他们通过研究,决定弃用对巴特曼含有贬称的小名"萨提蒂",代之以其本名"萨拉"。
他强调,巴特曼遗骸不是一般的人类遗骨,"我们知道她的姓名和出生地点,我们有权利要求归还"。
费拉斯1998年特意为巴特曼创作了一首诗,这首饱蘸激情的诗歌打动了法国的议员们。在葬礼当天,她眼含热泪朗诵了自己的诗。该诗共四段,下面是其中的第一段:
我前来接你回家家乡,你曾记否那草原?
繁茂的青草生长在大橡树下
那里天高气爽太阳不再灼人
我为你布置的床铺安放在山脚下
你的被褥上撒满了草药与硬币
帝王花开放着红色和白色的花
小河唱着欢乐的歌
那是清流翻越石块时飞溅的浪花
巴特曼能够安葬在自己的故土,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她是一个偶像,其形象、人生、死亡和死后的尊严击,败了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性别歧视;
她是一个象征,其遭遇在提醒人们,人类曾经怎样地相互漠视与践踏,其悲剧是一笔丰厚的人类遗产,告诉世人决不能重蹈覆辙。正如姆贝基总统在葬礼上指出的那样:
"巴特曼本不应该被运送到欧洲,她的姓名不应该被剥夺掉,她的出生地、科伊桑人和非洲人的身份不应该被掠夺去,她不应该被作为野蛮怪物当街示众。"他强调,"是野蛮人的并非那位在欧洲孤独的、使疏远了自己身世和祖国的非洲妇女,而是那些用野蛮行为虐待她的人;是怪物的并非那些遭受凌辱的人类,恰是那些凌辱巴特曼者"。
巴特曼的悲惨命运和屈辱遭遇是人类历史上黑暗与丑恶的沉重一页,它把人类之间相互奴役与践踏的丑行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彻底撕碎了那些所谓"人权"卫士们的假面具,而巴特曼的历史悲剧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又无不具有讽刺意味。
随着巴特曼遗骸的回归,殖民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这笔"债务"似乎从法律上偿还了,但她生前被当作怪物在伦敦和巴黎展览、死后又被制作成人类标本与石膏像在法国人类博物馆里陈列的屈辱历史,她的人权遭到粗野践踏的惊人事实,仍然是"文明世界"洗刷不掉历史见证。
巴特曼的葬礼是愈合历史创伤、促进种族和解的重大步骤,鼓舞着人们维护人的权利,尊重妇女尊严,走和平和解、团结奋进的发展道路。也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南非政府将巴特曼的坟墓为宣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并在开普敦为其建立纪念馆,告诫世人维护妇女尊严,教育年轻一代铭记历史悲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终于翻过了这沉重的一页,巴特曼在历经凌辱与苦难之后终于实现了叶落归根,并用自己的悲剧呼唤着人类的良知。
由是观之,巴特曼荣归故里的日期与非洲联盟成立的时间不谋而合,并非偶然巧遇,实乃历史进步的脚步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所致也。
在历经两个世纪艰难曲折的命运之后,巴特曼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故乡人民亲切称她"母亲",特意为她送行安葬,姆贝基总统深情地将一粒冲洗干净的石块放置她的坟墓前……
安息吧,「非洲维纳斯」,萨拉·巴特曼。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别忘了点击「赞同」&收藏;
评论区期待你的文字,关注 西山夏尔巴 ,一起邂逅更多的~人间值得。
@知乎人文 @知乎话题 @话题小助手 @创作者小助手 @海盐计划 @知乎图书 @知乎成长计划 @知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