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孙妍
机器人,时下最热的创业赛道之一,各个展会的最佳人气选手。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强的制造业大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其产量与汽车、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一样,都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简称「工博会」)向来被称为工业机器人风向标,见证了工业机器人「进化论」:从机器到机器人,再到智能机器人,下一步,工业机器人该向哪里进化?
在9月24日开幕的第二十四届工博会上,一个名叫「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新物种出现了,这个将AI大模型「大脑」装进工业机器人的新物种,被认为是国产机器人「换道超车」的一大希望。
工业机器人进化为具身智能
在工博会展台上,一台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打破了大众对工业机器人的想象天花板,当观众将几块积木拼成任意形状后,它就会在随意摆放的积木中抓取相应数量,拼出一模一样的形状。这对人类来说并非难事,但对机器人来说,要感知复杂的工业环境,快速调整动态变化的任务,并精准地执行,并非易事。
这台由微亿智造联合捷勃特联合发布的「创TRON」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能做到,主要是因为它拥有了一个AI「大脑」,同时也拥有类人的眼和手,将感知、认知、驱动、执行融合在了一起,未来将落地质检、装配、打磨、焊接、上下料等不同生产环节。
「有了这些能力,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搭载不同的末端工具就可以适配各类应用场景。比如打磨时,机器人手里多了一把磨刀,焊接时多了一把焊枪,本质上跟AI质检是一回事。我们想将人的经验转换成数据,就像老师傅将经验传给新工人一样,我们也想通过平台沉淀数据,不断去传授新的模型。」微亿董事长兼CEO张志琦说道。
「明年,我们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将批量上市,目前已有一些天使用户在试用。」张志琦向【IT时报】记者透露。
「AI老师傅」切入千亿蓝海
在常州一家果链企业,高峰时期有上千名工人只做质检这一件事,为的是提高产品零部件的良率。
早在2018年,微亿便首次将深度学习引入质检场景,特别是磕伤、划伤、碰伤这些以往需要老师傅去判定的产品外观表面缺陷。在没有AI介入之前,工厂采取「老带新」的模式,老师傅手把手地培训新人,新人通过一系列样品检测学习就能上岗了。微亿发现,AI学习跟老师傅教新人的模式是类似的,AI也需要看一堆样品才能学会什么是合格的产品。
「我们应该是全球首家将AI深度学习引入质检场景的,也首次提出了‘眼手脑云’产品架构。」令张志琦没有想到的是,在果链企业落地AI质检项目后,其他全球知名的3C厂商都看中了这一技术,品牌商急需用中立的数字化手段来替代以往工人在质检过程中的主观判断,毕竟良品率往往代表代工厂的利益。
在传统的质检场景,起初采用零件转动,相机固定的模式来完成拍摄并检测,但弊端是零件发生一点点变化,相机位置、算法都要重新调整,往往需要投入3位工程师在现场调试,一台台逐一调试,而且AI模型很难接受每台设备之间的差异,耗时又耗力。
能不能采用相机转动,零件固定的模式来完成拍摄?在逆向思维的指引下,微亿技术团队将机械臂这个「手」引入了AI质检,也就是将相机装在机械臂上,由「眼在手上」的方式完成拍摄检测。
「外观检测往往需要全检,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定子产品为例,需要检测200个点位,以前需要调试2—3周,现在通过我们的AI算法,小时级就能调完,而且可以做到云端全自动化,工程师不用去现场,只需要工厂有人配合就行。」张志琦解释道,工厂只需提供一张CAD图纸,选好检测面,微亿的AI算法就能自动调整,机械臂可以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如果中间有遗漏或者调整,可以由工程师云端优化,而这些优化和调整的经验都会被模型记录下来,沉淀在一个平台上。「目前,微亿的数据量是质检行业中最大的,精标数据达10亿条,整个数据量接近15 TB。」
在微亿实验室里,一台负责质检的机械臂正在不间断进行拍摄,这一技术被称为「飞拍」,机械臂在转动过程中,以每个点位0.3秒的速度稳定成像。
正是「眼手脑云」能力组合的形成,让微亿的AI质检具备了通用性解题思路,快速从3C电子走向汽车、新能源等行业。「这在整个AI质检行业都极为少见,哪怕排名前五的企业,各家市场份额占比都很小,因为算法能容易做到通用性,但交付一整台设备,就需要深入了解和兼容行业特性。」张志琦强调。
据IDC报告显示,微亿在短短4年后便闯入传统质检市场份额全国第二,增速排名第一。
然而机器人所覆盖到的工业场景何其多,质检只是一环。同时,面对整个制造业,机器人也不过只占据其环节的20%市场,80%以上的场景仍需人工来完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为392台。张志琦看中了这片蓝海,认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有希望实现跨越,完成指数级别增长,在AI加持下,未来工厂产线上的机器人不需要人工编程,就可以自主实现生产任务的切换,这对于现有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模式是一种颠覆性创新。
国产机器人「换道超车」
众所周知,汽车等行业以往都被海外「四大家族」的工业机器人所垄断,经过多年的竞速,国产工业机器人找到了一些弯道超车的路径。
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每年仅增长10%,需求量为30万套/年,年产值约300亿元,国产机器人占比只有35%,其中还有大量配件采购自国外,而且机器人控制算法性能落后。
国产机器人的出路在哪里?
「国产机械臂价格卷至很低,五六万一台,现在工厂不是买不起机械臂,而是买来后不好用。」张志琦观察到,一旦订单发生变化,工厂往往只有半天甚至更短时间调整产线,但国产机械臂的柔性化能力较弱,需要几天才能调整到位,于是很多机械臂就这样被搁置在仓库。而微亿在工业机器人中植入了「手眼脑」组合,还用AI大模型改造大脑,使得调整产线的时间达到小时级。
国产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将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还能进入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进入的灵活柔性场景。从硬件性能来看,不弱于国外顶尖品牌,从软件性能来看,国产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在动力学控制算法、运动学算法等方面的性能将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很多人会将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与进入工厂的人形机器人对比,其实两者在本质上相同,都需要感知驱动控制一体,只不过形态不一样,一个是机械臂,一个是人形。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可以简单理解为「AI大模型+工业机器人」,深入理解实则是将传统机器人控制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实现感知、理解、规划和执行能力一体化,能够自我学习复杂的工业环境,并自主决策并执行高度复杂的任务。
「多久能收回成本?」在工博会上,绝大多数制造业工厂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在硬件和软件效率与国外品牌相当外,成本仍是工厂最关注的点。在各行各业内卷的当下,即便新能源车企,也只能接受一年半时间收回成本,但是一个人形机器人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很难在一年半内收回成本。
根据Macquarie Research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总成本目前约为5万美元。以色列智能机器人中心主席Yosi Lahad曾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要大规模应用,需降至2万美元以下。
2万美元,是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目标售价,也是国外机械臂品牌的市场均价。而国产机械臂的均价已经降至数万元,甚至卷到1万元以内。
「能用2D相机达到3D相机的成像效果,这能大大节约成本。」一位行业专家指出了微亿的成本优势之一。
在人形机器人上,3D相机、激光雷达、双目镜头不断堆砌,仅一台3D相机就高达几万元,成本昂贵。而微亿的解决方案中只使用了几百元一台的2D相机,就能达到1毫米以内的精度,媲美3D相机的核心在于算法优化。
「我们打造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不是要弯道超车,而是要换道超车。」张志琦较为乐观地预估道,1—2年内,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可以迅速扩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提升3—5倍,年需求量将达到100—150万套,年产值将达1000—1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