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多规合一」改革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终于逐渐揭开面纱。
近日,国务院陆续批复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重点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中,「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定位引发广泛关注。
过去,各种空间规划类型很多,相互之间协调不够,交叉重叠较多。 2018年,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中,自然资源部挂牌成立,着手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通过体系重构,直接将「三区三线」 (注:「三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线」的城镇开发边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成果带位置下达,直接落到图斑上,形成全国统一的「一张图」。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这种自上而下编制的约束性规划,在空间表达的尺度上更具革命性。
带着「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的目标任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如何落地?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说法,不同层级规划的侧重点和编制深度不一样,其中国家级规划侧重战略性,省级规划侧重协调性,市级、县级和乡镇级规划侧重实施性。
截至目前,除北京、上海的城市总规已于2017年获批不再报批外,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仅剩湖北的国土空间规划尚未获得国务院批复。省级规划获批,省域国土空间有了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如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清华同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卢庆强所言,「批复内容都属于国家要求,是地方需要认领的‘国家任务’」。
1
明确「战略」区域:
1个腹地和6大支点
作为规划期到2035年的空间蓝图,国土空间规划描绘的目标定位备受瞩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国务院6余万字的批复中,「战略」一词出现了230余处,含量非常高。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这轮规划审批是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中央政府主要审查「地方怎么落实国家战略」,至于各地怎么按照中央的管控目的和战略进行发展,由地方自主决定。
也因此,在大的空间格局上,规划既强调各地要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国家战略,同时在具体表述上,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其中,四川是唯一的「战略腹地」,山东和山西分别是「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各省份最新定位
▲资料 来源:根据国务院批复整理(京沪定位来自2017年批复的城市总规)
此外,沿海地区还有四大「战略支点」——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和外贸大省,广东和江苏要同时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自贸港的任务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坐拥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口的广西,则要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只要是国务院批复文件里面的内容,不论出现在文件哪个位置,都属于国家明确的要求,都是地方需要认领的国家任务。」卢庆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2019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非常重要,它从大的战略格局上把国土空间分成了两类,即所谓的优势地区和其他重要安全保障地区。「这个战略格局的内核是区域经济布局,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国土空间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回应近期市场对「战略腹地」的关注时也特别强调「中国太大」,各地发展不可能是同一个节奏,比如「北京、上海需要更多发展现代服务业,西部大城市在基建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他认为,处在追赶阶段的地区,需要把一些资源放到供给端,形成更多资本,不断提升资本存量、改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这些都是经济增长的来源」。
2
强调功能升级:
产业、科创与枢纽能级
「国土空间规划,从概念上讲,就是对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和300多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进行开发和保护的布局安排。」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表示。
他指出,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包含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城镇建设、交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五大要素,体现了「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的要求,有助于区域政策更加精准高效发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这一轮获批的重点城市均鲜明强调「先进制造业」不同,省级层面目前只有四地被明确赋予「工业」职责,包括「老工业基地」吉林、辽宁,经济大省山东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大省湖南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省份」,体现了与其他地区差异化的功能定位。
不过,在卢庆强看来,批复内容更多是基于国家视角来强调一省的核心功能,是综合考虑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的结果,但并不是「只有被点名了才做」,「如果你在其他非负面清单方面都能作出贡献,当然更好了」。
长远看,地方若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区域条件和前瞻选择,同样有可能「突围」,培育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根据批复,「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接下来还将在空间组织方式上「深度捆绑」,推动经济增长向空间「要强度」「要密度」,而不再是向土地「要指标」。如山东重在「培育高水平创新空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湖南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安徽作为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省份」,明确要「保障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空间需求」;领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任务的重庆则强调,「提升渝西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保障科技创新空间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顺应各类要素高效流动需求,多个省份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级」「综合性」多个港口群、机场群的目标,枢纽功能也在「一张图」上进一步强化。
多位专家在受访时均提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大家愈发重视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因而更强调「枢纽」的节点作用,与此同时,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过程中,也需要「枢纽」来转换。
而在「优势地区」之外,还有一些地区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的任务。
批复显示,西藏、青海、甘肃、黑龙江、内蒙古、山西6个省份被明确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它们的省域空间大部分位于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此外,三座居于边陲要地的省份,被进一步委以「安全屏障」重任,包括「国家重要安全屏障」西藏,「西北重要安全屏障」新疆,以及「西南中南地区重要安全屏障」广西。
3
「一眼看到底线」:
守住边界、盘活存量
「底线思维」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一大鲜明特征。
自然资源智库咨询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晓玲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在不折不扣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还因地制宜地划定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及历史文化保护等空间安全底线。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国务院批复中,「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被放到突出位置,明确了各省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控制性指标的具体数值。
这被业内视为与以往规划批复中最大的不同。有专家直言,「就是要让大家一眼看到底线」。
当然,基于不同的自然资源「家底」,各地的任务量有所区别,比如到2035年黑龙江耕地保有量要求不能低于24993.00万亩,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四个省份不能低于10000万亩, 青海、 海南、 西藏、天津则不足1000万亩。
但对城镇开发边界的约束,扩展倍数几乎都要求「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新疆为1.35倍以内)。
对此,张晓玲解释说,这一方面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我们不能再走增量扩张的发展老路」,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我国当前各类存量建设空间潜力的客观认知,应该多打存量的「主意」。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则表示,国土空间规划的底层基础是全域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强调「三区三线」控制性指标,抓住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属性,并且能够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境留有余地,更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包容性。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佳文还提到,中央提出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未来,那些集聚能力强的城市群、都市圈,会根据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而得到更多用地保障,「所以国土空间规划会支撑保障发展」。
时间回到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以此为起点,2022年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正式印发,此后一年多时间,省级规划陆续获批,接下来就将进入更具挑战性的实操阶段。如张晓玲所言,一些地方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完成从「增量扩张」到「存量盘活」的转变,无论对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做「存量文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做到难而正确的事,「规划规划」就不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专访-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晓玲: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守住空间安全底线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窗口期,在筑牢高水平安全底线基础上,引导经济合理布局,推动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
自2022年【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正式印发以来,2023年7月至今,国务院陆续批复了省级、区域(流域)及重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随着「三区三线」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本理念走向地区实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逐步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自然资源智库咨询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晓玲曾提出,研究国土空间问题,本质上是为了探究如何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她进行了专访,深入解读如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新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1
「多规合一」改革
呈现四大鲜明特征
NBD:您曾系统总结过我国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将朝着哪些方向进化?
张晓玲: 过去,空间规划类型很多,各个规划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交叉重叠比较多。2018年机构改革后,随着「多规合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实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总体形成了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改革取得开创性、决定性成就。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空间统筹意义充分体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初步形成,有效避免了以往各类空间性规划各自为政的现象。这是「多规合一」改革的根本意义。
面向未来,在党中央确定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框架下,相关的规划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以及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建设,将是「下半程」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NBD:2022年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近两年,全国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陆续编制、批复。在您看来,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体现了哪些鲜明特征?
张晓玲: 我认为,这轮规划体系改革有四个鲜明特征。首先是「体系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可以概括为「五级三类四体系」 (注:「五级」对应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行政管理体系;「三类」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四体系」包括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新的规划体系重构,既吸收了过去各类空间性规划的有益部分,又建立了具有空间唯一性等新元素的空间逻辑架构。
通过这次体系重构,将「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带位置下达,直接落到图斑上。也就是说,与过去的空间性规划 (无论是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城乡规划) 相比,这次「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落图斑,是从国家级【纲要】就直接落实到图斑,在空间表达的尺度上具有革命性,充分体现了坚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的国家意志。
NBD:除了体系重构,还有哪些特征呢?
张晓玲: 第二个鲜明特色是「底线思维」。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将「守住国土空间安全底线、促进永续发展」作为首要战略目标和核心任务。在规划编制中突出「双评价」的基础性作用,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调筑牢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能源资源安全、边境安全、军事安全等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完善国土安全基础设施,增强空间韧性。地方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在不折不扣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还因地制宜地划定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及历史文化保护等空间安全底线。
第三个鲜明特色是「存量时代」。本轮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注重存量资源盘活利用,健全存量土地利用政策机制,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等。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强调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驱动」到「绿色发展」,构建集聚高效、布局紧凑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注重通过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途径,促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效率提升。总之,相比过去的规模扩张、粗放型发展,现在的规划更强调通过挖掘现有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个特征是「数字化治理」。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都坚持突出数字化治理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始终强调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提供覆盖全域、动态更新、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数字化底版。立足国土空间唯一性,建立健全专项规划协调衔接机制和国土空间规划逐级汇交机制,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在线管理。
2
全过程管理
保证「一张蓝图干到底」
NBD:这种数字化的过程,是不是能保证空间传导的连续性、一致性,真正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
张晓玲: 是的。【纲要】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系统 (简称规划「一张图」) ,推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通过「多规合一」改革,构建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的关联机制,确保国土空间唯一性;另一方面,有了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统筹协调各行各业在空间安排上的需求,确保国土空间传导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提升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NBD:和过去相比,相当于编制和实施流程被缩短了?
张晓玲: 准确地说,是连起来了。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编制,对后续的实施关注不够,但规划编制其实只是第一步。很多时候规划编制的前瞻性不够,或是形势变化快,都需要在规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这次改革强调规划的全过程管理,有评估和反馈机制进行动态调整,而不是规划编完就结束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更加完整。这也是「多规合一」改革中贯彻的重要思路。
NBD:规划「一张图」建成后,国土空间规划将成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它的约束作用将如何发挥?
张晓玲: 规划一经批复,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决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政府改一次规划的现象。获批后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法定依据。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5月23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是自上而下编制,对空间发展作出战略性系统性安排,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要落实总体规划。
3
跨区域规划
还需逐步打破行政壁垒
NBD:在「五级」之外,还有一类国土空间规划与重大战略区域相关,比如先后获批的【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如何理解这类规划的特殊意义?
张晓玲: 这是一类跨行政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三类」之一的相关专项规划。跨行政区域的专项规划在我国空间治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重点在于空间协调。
这里面又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涉及自然地理单元。比如一条河流或一个湖泊,往往涉及多个省市,要实现对自然地理单元的整体综合整治,必须通过上下游、左右岸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重视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对流域的整体保护和整治。
以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为例,这个区域覆盖了11个省(市),都编制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在编制这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时,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省份的规划拼在一起,而是要着重从流域治理的角度出发,统筹上下游关系,落实国家的相关战略举措,协调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行动。
NBD:我们注意到,京津冀、成渝地区、中部地区等区域(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也进入了组织编制、报批等阶段。
张晓玲: 这是另一种跨区规划,涉及的是经济范畴。比如在都市圈的建设中,通常涵盖多个行政单元,既有中心城市,也有其辐射影响的腹地。这类跨行政区的规划,无论是发展规划还是空间规划,核心要义是统筹协调,包括基础设施如何衔接、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如何完善、各类要素如何畅通等等。这类规划的难点在于如何跨行政区协调好各方利益,以确保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从而推动空间协同治理。
NBD:跨行政区域,无论哪一类的协调难度都可想而知。
张晓玲: 所以整体来看,目前跨行政区域的规划编制还处于初级阶段。打破行政壁垒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未来的目标是站在更高的统筹角度,通过更深度的协调,达到更高效的资源共享和管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像都市圈、城市群、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太湖流域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等,都可以被视为专项规划。但这些专项规划在编制后,必须嵌入「五级三类」规划体系中,才能有效落地。
4
地方搞建设
要「多打存量的主意」
NBD:您提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收录了「三区三线」的划定成果,从目前各省国土空间规划批复文件来看,这些区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对地方政府落地实施规划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张晓玲: 关键是树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底线思维。「三区三线」的划定成果,是在国家层面直接落到图斑,地方政府在发展空间上的安排需要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这同时也是规划编制实施中需要面对的重大主题。
说到树立安全底线思维,除了关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这些国家大事,城市的防洪排涝、应急抢险等空间需求,也需要在规划中加以体现。同时,重点城市还需要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划定「工业保护线」(工业用地控制线),保障城市产业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NBD:我们注意到,国务院的批复文件里明确提及「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如何理解这项要求?
张晓玲: 如前所述,「存量时代」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特征之一。限制城镇开发边界的扩展倍数,一方面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我们不能再走增量扩张的发展老路;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我国当前各类存量建设空间潜力的客观认知。整体体现了对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导向。
比如,我国存量建设用地中,有超过一半的建设用地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农村人口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大量闲置;在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不少农村产业用地 (或工业大院之类) 有待盘活利用。一些地方「三生空间」 (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交错混杂、破碎零乱、功能不足,亟待盘整优化。因此,总体上看,我们确实已经进入到了存量发展时代,做好盘活存量这篇文章,应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当然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坚持城镇开发边界的约束,也是一个富有挑战的难点。一方面,一些地方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完成从「增量扩张」到「存量盘活」的转变;另一方面,做存量文章无论对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脱离了往日的「舒适区」;再者,从全国层面看,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与存量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政策体系,在体制机制、政策工具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一点,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中予以高度关注。
记者| 杨弃非 余蕊均 吴林静
统筹编辑 | 易启江
编辑| 刘艳美
视觉| 陈冠宇
排版| 刘艳美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