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博士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2018-05-03心灵

毕业了可以更好的反思一下。

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时不刻被科研占据了很多时间,但是自己不自知。我记得我在快毕业的时候投稿论文时候去见了一下学姐一起吃饭。她已经工作了。我在Boon Lay地铁站前的星巴克等她。那天突降暴雨,我抱着我的surface pro上车,然后在那修改最后一般的修改版论文。学姐到了之后说,我怎么时时刻刻都拿着电脑。我突然反应过来我还真的如此,都会带个电脑出去。哪怕是去一个人喝一杯。

另一点,就是如果真的喜欢做科研的话,在办公室工作的感觉就不太一样。我还记得去北大某大组参观,里面的博士生都在认真的围着电脑讨论数据。那个感觉相当好。并不像是工作一样耗时间。当然,如果做的痛苦那是另一回事情了。都能理解。

学到的毫无疑问还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一整套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其实在研究生阶段和博士初期还是上课学。再之后,就是通过拥有的学术能力自己去寻找论文、书籍、讲座等等自己学。甚至达到在小领域超越导师的情况。因此,学的不只是知识,还有 如何实验 (做实验、写代码、分析数据), 写论文 (综合了论文的阅读、写作、思辨、分析、撰写能力), 设计实验 (构思、阅读、思考), 介绍成果 (基本社交能力、合作能力、介绍推广、演讲、甚至ppt), 建立实验室 (购买仪器、使用管理仪器、培养学生、使用好学生)等等能力。所以说,自己建立实验室的一刻,其实有点初创企业的味道,既要会技术,还得会管理,没准还会特别能拉「投资」(各类基金)。因此,日常生活中就不停的在锻炼这些能力。

---

其实到博士的后半段,各位应该和导师以及实验室打磨成比较合适的状态。因此,自己的时间安排,实验室的使用,和同门的关系以及和导师的关系都能达到比较合适的平衡。很多人的生活日常化。好比我在博士最后一年就搬回了学校的宿舍住,节省通勤时间和成本,顺带走路上下班锻炼身体。

---

最后是不是也得更新一个日常?

早上10:00。我起床晚,但是睡的也晚。起来第一件事看看微信有没有人找,然后看看邮件。我一般订阅了一些论文的rss服务,以及看看论文的事情、学院的事情、以及导师的事情。然后看看新闻、吃点东西去办公室。嗨,磨蹭磨蹭就到11点了。

早上11:30。我总算晃到办公室了。今儿没有实验,否则我9点就会出现在实验室。所以最近的事情是分析数据和写论文。不过这个点,泡个咖啡(办公室有小厨房),准备吃个饭,没看到熟悉的人于是搞了个subway。谁让它离得近呢?(我们博士第二年办公室搬家了,在校医院和学生服务中心边上,有个subway的小店)。

下午12:30。吃完饭遛了会儿,我开始看看新论文和处理数据。我和一些人不一样,我晚上效率高,下午也没那么高。处理数据要么是matlab要么是R。出了问题就找一下别的实验室专攻统计的哥们。这次问题估计严重了,得要多聊会儿。

下午15:00。数据问题解决了,我准备去实验室确认一下数据和代码。为了之后实验展开准备。我们去实验室得要下山坡。就权当锻炼身体,顺带去导师办公室晃一下。用ipad展示了一下数据的情况,谈了谈新实验的构想。顺带说一下报销费用事情。

下午16:00。见几个需要带的本科生,介绍了一下工作。还好他们比较靠谱。虽然有时候处理数据我得再来一遍。

下午17:00。肚子没饿,那就改改论文吧。

下午18:30。实验室的博士后也准备下班了,于是到我们学校north spine那边吃点垃圾食品。这点虽然本科生少了但是吃的东西选择也少了。今儿喝一杯(学校那边有个酒吧)。吐槽一下老板和别人的论文。

晚上20:30。回到自己的宿舍,休息一下准备接着干活儿。

晚上21:00。数据好的不行,这不得写论文?气贯长虹,作图写results看看能不能写完(我习惯休息一阵一天写完一个部分)。

第二天凌晨00:30。虽然中间休息了几下,躺了几次,聊了会儿天,听了听歌,但是methods和results写完了。感觉很自信,发给博士后看看。然后休息一下,看看一些关于retro gaming和奇奇怪怪硬件的视频。

第二天凌晨01:30。博士后也没睡,给了一些修改意见,感觉论文很有空间。准备开始写初稿。别的论文先放在边上。看看时间不早了,但是脑子还没平复,接着看看视频得了。然后忙碌(?)的一天过去了。

---

其实我到后面,就是以出成果为核心。时间说起来也自由,也007。看人。但是也没多么独特,没准真是创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