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的话题引发业内关注。
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对人类有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形成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几乎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12月30日,【自然资源部关于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下称【意见】)公布。
「高效率利用」如何做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12月30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五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通过各地健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机制,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做法和经验,或许能找到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山水相依,山地占总面积的16.4%,丘陵占44.5%,湖泊占18%。近年来,九江市将六个湖泊等自然资源资产及相关权利整合成「资产包」后整体配置,探索出一条「明晰主体一清查确权一收储赋能一价值评估一市场交易一产业运营一收益分配一反哺生态一履约监管」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新路径。通过这一创新,打通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反哺资源环境」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链条。
组合供应前,六宗湖泊每年可产生收益0.2亿元,15年预计产生收益3亿元;组合供应后,15年收益达到28.73亿元,增长了近10倍。「环境有价、使用有偿」,九江市制定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规则,搭建了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为解决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配置中交易成本过高、社会资本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自然资源资产整体出让中,九江市将收益的10%用于生态保护修复和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了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地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腹地,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乡镇,境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原始雨林密布,湖泊、峡谷、火山岩等地质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极高的科学、美学、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
近年来,水满乡以「保护自然生态、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建设地质文化村为契机,全力打造「五指山处、水满何处」全域旅游品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主要河流水质均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森林覆盖率达91.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
12月17日,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景观。摄影/章轲
2023年,水满乡的茶企(农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0余家,全乡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茶青收入超过1000万元。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00多万元,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2024年上半年,新村村、毛纳村集体经济收入双双突破百万元。
红树林作为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之一,碳汇能力是森林碳汇的10倍。深圳市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占地面积有126.09公顷,包含红树植物19种、鸟类超过260种,拥有黑脸琵鹭等59种国家保护珍稀濒危鸟类。深圳市以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为切入口,探索构建覆盖调查监测、确权登记、碳汇计量、底价评估、市场交易、金融支持的蓝碳全链条交易机制。
今年9月26日,深圳市对该保护区内红树林碳汇进行公开拍卖,按照「竞买人报价不低于底价、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经过17家企业的92轮激烈竞逐,最终以485元/吨的价格完成3875吨红树林保护碳汇的公开拍卖,所得收入全部上缴深圳市财政,用于反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
破解自然资源高效率利用难题
总体上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面临着「四难」:度量难、交易难、抵押难、变现难,这是当前自然资源高效率利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中的主要挑战。
专家介绍,生态产品的价值在技术上难以充分、准确地衡量。指标体系不全面、不准确、不统一,评估方法不完善,不同研究人员采用的指标类型和方法体系也不一样。这就造成同一生态系统评估结果的不一致,价值评估难以对比,价值评估结果难以信服。
目前生态产品交易的相关制度安排还不够完善,导致生态产品的交易难以顺利进行。生态产品的抵押离不开引导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探索生态信用机制,但目前这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产品的抵押难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表示,当前,需要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生态产品价格体系、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及政策保障体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机制,「将生态产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前提是核算结果可重复、可比较,技术体系可在不同地区推广移植」。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生态产品交易不充分,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规则;不同主体之间的生态保护补偿和环境损害赔偿的对象、标准、模式还未能全面有效地落实;由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周期长,主战场通常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经营开发主体分散、经济实力不强、缺乏有效抵押物等问题。
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金佩华表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打开「两山」转化的线路路径,核心是通过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通过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并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必须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区域实际的路径,仍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应用导向。」上述专家说,「生态产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智慧」。
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的管理应用政策体系设计是推动生态环境经济核算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关键步骤。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正在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应持续推动生态环境经济核算进评估、进补偿、进赔偿、进项目、进规划、进投资。
「变资产、聚资本、获资金」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只有保证生态产品供给的可持续性,才能提升资源资产的综合效益,维护好所有者权益;
另一方面,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多要素自然资源整合为资产组合标的后整体配置,能够推动解决单一要素配置效益低、保护使用碎片化、容易产生负外部性等问题,让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变资产、聚资本、获资金」,促进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涉及三个环节: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资源和空间基础,这是生态产品的「生产环节」,通过高水平保护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的「颜值」更高,厚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底色;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资源要素供给和配置效能,这是生态产品的「配置环节」,通过高质量赋能自然资源,让价值实现的「动力」更强,促进资产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这是生态产品的「交易环节」,通过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让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的综合效益。
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需要建立起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运行机制。摄影/章轲
如何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资源要素供给和配置效能?【意见】提出,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设权赋能,重点是通过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等,摸清资源底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
「还要根据配置方案编制实施计划,结合落实详细规划有关规划用途、开发强度等要求,明确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的时序、方式、规模、用途等,引导自然资源资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上述负责人说,形成主体明确、边界清晰的自然资源资产组合标的,比如「土地+」「海域+」「地下+地表+地上」等资产组合,再开展资产整体配置,促进资产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关键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建立起资源权益市场化交易机制。对此,【意见】提出,开展资源权益指标市场化交易,让保护绿水青山获得合理回报。依托洁净水源、清洁空气、适宜气候等自然本底条件和优美自然风光,从事生态旅游、康养、体育等产业开发。鼓励自然资源富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较强的地区,探索建立全要素、全产业覆盖的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运行机制,促进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