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特别策划|我们为何沉溺于「流量狂欢」?

2024-08-26心灵

编辑 | summer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可以看到,这种由网络所构建的精致幻觉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精神鸦片」。近日,一系列以「精致女生坐高铁」为主题的视频火遍整个社交媒体,她们以相似的镜头将所有动作串联起来,首先骑着电动智能行李箱闪亮登场,随后在车厢内找到对应位置后挂好包包,再拿出喷雾将车窗和小桌板进行仔细消毒。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这些博主们会打开加湿器,再给自己泡上一壶茶,打开iPad追剧、玩游戏,亦或是拿出键盘处理工作,更夸张的还有人带着便携打印机......也有人直接高铁上洗漱完就进入了深度护肤、及化妆流程。不得不说,这一套流程下来忙到不行。

事实上,这样一支时长不过两分钟的视频中,大概会包含上百个分镜、几十款产品宣传,在这个的「精致幻境」中,社交媒体一边是各个博主的争相模仿,另一边则是被众人吐槽这类视频太过制造焦虑。

毕竟,这种「精致」非常虚幻,普通人无法通过效仿,或者购买博主同款,从而真正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是得到想要的生活方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在焦虑内卷之下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欲望,或许正是这类视频能够得到泼天流量的背后原因所在。

换句话说,这场「狂欢」之中,博主、观看者、品牌方缺一不可,都是这类视频成功的「推手」之一。但在TOPHER看来,美好生活的本质其实应该建立在稳定的内核之上,而非一味的模仿。

那么,为何这类视频能够掀起「流量狂欢」?为何人们对于在社交媒体上打造「精致」人设乐此不疲?或许在今天的特别策划中能够窥见一二。

PART 1 活在社交幻象中的人们

造星运动、观光景点、文学改编、门面组织、品牌广告……我们以为的真实世界,其实皆是人为捏造的「幻象」。幻象充斥我们的体验,技术进步令其愈发多彩、愈发有说服力、愈发「真实」,最终围剿现实。

由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撰写的最具突破性的作品【幻象】一书,则敏锐地描述了大众文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新闻业不再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媒体迎合公众,量产朝生暮死的娱乐明星;观光景点专为游客定制,却又显得千篇一律;营销广告亦真亦假,铺天盖地;文学改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作者全面观察美国新闻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准确剖析了大众媒体兴起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深度剖析我们为何沉溺幻象无法自拔。

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多部经典著作。

即便在出版半个世纪后,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如此成功地塑造大众媒体时代美国文化转型的观念,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美国人的意识如何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

作者将在本书中,带你戳穿失真滤镜,走出自欺困境,助你在海量信息中辨认出真相,清醒生活。

荐书:【幻象】作者: [美] 丹尼尔·布尔斯廷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原作名: The image译者: 符夏怡

PART2 信息过量的痛苦

1964年,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指出:「电子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其与古腾堡技术的碰撞中,我们变得麻木,又聋又瞎又哑。」

的确,数字化信息交流的提升让我们变得愈加麻木和疲惫,这种状态被称之为「信息疲劳综合征(IFS,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也是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通常IFS患者会抱怨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1996年,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对此病做出定义。起初,IFS患者主要为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IFS波及,原因在于,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现在的人类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奴役、剥削的机器,但数码设备同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强制,一种新的奴隶制。基于可移动性,它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一个工位,把每一段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剥削甚至更为高效。

另外,智能手机在给与更多自由的同时,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而社交媒体大大强化了这种强迫。

那么,数字技术的背后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交流形式的变化让情感更加枯竭还是丰富?网络媒体时代带来新的伦理困境又有哪些?以上问题在韩炳哲撰写的【在群中】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指出,我们如今正迈向数字精神政治的新时代,监视社会拥有进入集体潜意识的通道,以此干涉大众未来的社会行为,并且由此发展出极权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数字媒体在主观判断之外,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生活,然而,我们却无法对结果做出全面判断,这种盲目,以及与之相伴的麻木共同构成了当下的思维危机。

通过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韩炳哲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推进了大众社会考察的很多关键范畴、重新连接了哲学与经验,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了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或许看完本书你会明白,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以此来指导生活。

荐书:【在群中】作者:[德]韩炳哲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品方:见识城邦副标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PART 3 媒体真相的缺失

在这个假新闻和另类事实大行其道的时代,公众重视对真相的关注,并且强烈要求政客、商业领袖、社会活动家和其他职业沟通者为个人言论的真实性负责。因为,人们重视真相,愿意为之抗争。

由为世界顶尖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 麦克唐纳所撰写的【后真相时代】一书,则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

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达成目标。

本书谈论的是真相而不是谎言,尽管其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如何像使用谎言一样使用真相。作者认为,导致沟通者说谎的本能、压力和动机也会驱使他们以极具误导性的方式使用真相。通过展示他们的做法,作者希望鼓励更多人发现和指出具有误导性的真相。

例如,可以通过更具建设性的方式使用不同形式的真相,起到团结、鼓励和转变的作用。因为合适的真相可以团结一家公司,鼓舞一支军队,加速新技术的发展,为政党召集支持者,激发整个组织的活力、创造性和热情。

本书是为所有愿意真诚沟通但也知道真相需要选择的人写的。它是为所有厌倦了被政客、营销人员和公关人员用符合真相定义的言巧语牵着鼻子走的人写的。

哪些真相能够最有效地说明你的观点?哪些真相可以鼓励你的组织?哪些真相最符合道德?哪些真相可以被用来说服我们采取违背个人利益的行动?我们如何挑战具有误导性的真相?【后真相时代】应该可以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

最后,作者指出,真相是个多面体,别有用心者只描绘其中的一面,因而我们必须擦亮双眼,看清真相如何被别有用心者挑选、加工和塑造。

荐书:【后真相时代】作者:[英]赫克托·麦克唐纳译者:刘清山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品方:后浪副标题: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

PART 4 审核机制的必要性

登陆一个网站,打开一个APP,我们享受其中的优质内容,并沉浸其中,然而,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并非它原本的面貌。这是因为其背后隐秘且庞大的内容过滤机制,已经事先为用户扫除了无数劣质、不良的内容。但是,你们知道吗?这套商业过滤机制的操控者,以及具体实施筛查工作的执行者,仍然是活生生的人。

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互联网上的内容日益混乱驳杂,商业性内容审核已成为一项广泛存在、极为必要的工作。基于此,数以百万计的审核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评估社交平台用户上传的信息,筛选和移除色情、暴力、仇恨言论等不良内容。然而,出于各种原因,这个行业长期游离于社会关注之外,从事相关工作的审核员群体也不被大众所知。

在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商业性内容过滤机制为何仍然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从事这项工作的普通员工,他们每天如何开展工作,面对的是什么,又遭遇了什么?他们的经济权益、身心健康是否得到了保护?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社交媒体经济乃至互联网的文化和政策,又有哪些敏锐的理解和洞察?

在由撰写的莎拉·罗伯茨【幕后之人】一书中,作者历经2010—2018年长达八年时间的调查,基于对从硅谷到菲律宾、专业审核公司和主要社交媒体的一线员工的采访,对商业性内容审核这一行业进行了充分的社会研究。

本书对这个不被人所知的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考察了互联网商业性内容审核工作的不同类型,包含短期合同工、专业公司、外包、零工等,揭示了审核员们的社会待遇、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职业发展等,并针对内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政策争议、犯罪制止、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除了突破了互联网公司保密协议、地域限制等重重阻碍,采访到商业性内容审核员之外,莎拉·罗伯还与学者、律师、记者等在内的更大群体进行沟通,使得内容更加详尽。

本书对于互联网内容审核员这一「幕后之人」群体的揭示性调查,不仅对商业互联网的现实做出了独到的描述,还提供了对数字时代全球化劳动力未来的洞察。作者从同情和共情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了内容审核员在全球数字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罗伯茨巧妙地戳破了社交媒体上内容自由流动的神话,并且引起了对数字劳动者工作的批判性关注。

无论你之前如何看待互联网的运作方式,现在都要准备好重新审视它的一切。所有使用、信任互联网客观性的人,都须阅读该书。我们相信,这本书将会令人们对现代互联网的思考更为清晰。

荐书:【幕后之人】作者:[美]莎拉·罗伯茨(Sarah T.Roberts)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品方:万有引力副标题:社交媒体时代的内容审核译者:罗文

PART 5 抛弃手机大脑

每天触碰2600次,每10分钟就要看一眼,每天上网近7小时,逛社交媒体近2.5小时……

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虚度时间,睡眠变差,情绪变糟,智商变低……

手机不光是个时间小偷,还是快乐刺客,让我们错失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

为什么只要醒着我们就离不开手机,为什么疫情中的我们更容易自投罗网?为什么比尔·盖茨不让小孩用手机,乔布斯不让孩子碰iPad?手机里设下了多少让我们沉迷的陷阱,我们又要怎样才能战胜这个人生小偷?

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安德斯·汉森,他立足自身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将脑科学、人类进化、心理学结合起来,将研究结果融入进【手机大脑】之中,逐章剖析了为何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会令我们更容易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虚度时间,睡眠变差,情绪变糟,智商变低。

作者认为,比起每天被手机牵着鼻子走的成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面临着更严重的后果,对此,其在书中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照料和管教建议,以挽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书的最后,作者还制作了一份「献给旅行在数码世界的人们的安全手册」,通过短短的小建议,帮助读者们解决实际问题。拯救手机大脑的第一步,就从放下手机打开本书开始。

无论是关注养生主题,希望改善睡眠、情绪、焦虑、抑郁等问题的打工人,还是渴望更有效率地学习、专注读书、提高记忆力的学生、备考群体;亦或是看重孩子的健康、智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的家长,都能从本书中收获意想不到的知识。想改变手机的负面影响,来一场思维的探险总是有效的!

荐书:【手机大脑】作者:[瑞典]安德斯·汉森/Anders Hansen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方:后浪副标题: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

我们沉迷于社交媒体,

或许并不是因为它提供了炫目的视觉享受,

而是因为它展示了不同版本的自己,

以及观察别人对这些不同版本的自己有何看法,

并最终对我们的身份认同加以修正。

但是社交媒体是一面折射的棱镜,

往往会让人们对彼此之间以及自己产生扭曲的理解。

因此,我们不能将生活的动力寄予互联网,

唯有真实地活在当下,

去走进天地间,

才能看清生活的本质及寻找到原始动力。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