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9/a9d42fa31fcb8495a067b9d7bd411f83.webp)
【欢迎台湾小朋友】是2024年新版本语文教材上册一年级的一篇课文。
它放在拼音栏目里,本意是辅助学生们学习与巩固对拼音知识的掌握,但毫无疑问,这首儿歌也以它的饱含感情的内容,而引起人们的回味与咀嚼。
这首儿歌进入教材的最早版本是在2001年启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当时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https://img.jasve.com/2024-9/227c7b23ca47e223339e9361501d2be0.webp)
我们可以找一个当时的报道,看看这篇儿歌所激起的圈圈涟漪。
2010年9月10日,新华网刊发报道 :大陆小学课本频出现「台湾」;台商盛赞友善极了 。
![](https://img.jasve.com/2024-9/8a0b0c6256153cf70c528ece2a5aabe8.webp)
报道称: 「大陆小学本学期的一年级课本出现【欢迎台湾小朋友】的课文;小学四年级出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将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情节融入其中。台湾【联合报】认为,这显示随着两岸交流升温,大陆教育部门有意让小学生及早认识台湾儿童,拉近两岸距离,为下一代做好沟通、融合的准备。 」
受到媒体关注的【欢迎台湾小朋友】这首儿歌很有特点。
它完全是将它的主题,放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
对于儿童的想象来说,他的世界是无所不能的。
于是在【欢迎台湾小朋友】里,诗歌作者拟想了「我」飞越两岸时空,是通过他折叠的「小纸船」。
实际上,我们知道,弱不禁风的小纸船,根本不可能经受住「浪奔浪流」的海峡波涛冲击的,但是儿童的想象天空,是撇除掉这种现实维度的,于是,我们在这首儿歌中看到,小纸船凭借着自然的风力,扬帆远航,顺利到达台湾岛,然后还把台湾的小朋友接到大陆来,一起共享天下团圆的盛景。
因此,【欢迎台湾小朋友】是一首充满着想象力、也是挑战着现实的儿歌,它的原作名字就叫【小纸船】,收录在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娃娃歌谣二百首】中。
![](https://img.jasve.com/2024-9/751b5634c582d468fe7187340f74f466.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9/a3c0bb842e4009dcc3a748d675c1042a.webp)
但是,在这首儿歌中,小小纸船,却有着打破一切壁垒的能量,这背后有着中国统一的强大力场,有着两岸团圆的势不可挡,这一切赋予了小纸船以乘风破浪的坚强,赋予了它以穿越时空的法力,因此,这首儿歌看似充满了童稚的想象,但也应和了时代的大势,寄寓着历史的厚望。
因此,小小的纸船的背后,有着钢铁锻造的雄浑一体,有着现实支撑的牢不可破,有着历史规定的大势所趋,它促成了【欢迎台湾小朋友】具有自洽、完整、发散的诗意,让这首小小的儿歌,意蕴深长,而又资质铿锵。
实际上,【欢迎台湾小朋友】(【小纸船】)的出现,并非是单枝一叶,孤形单影,而是一种社会集体意识的共同合作推进与促成的结果 。
![](https://img.jasve.com/2024-9/38ceab128ed20c0e3777a8fbcfa08079.webp)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与【欢迎台湾小朋友】(【小纸船】)有着类似构思的儿歌,可以说是集束喷发。
类同【欢迎台湾小朋友】(【小纸船】)的儿歌,构思意向的转变,大致在1979年左右,这一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到「亲爱的台湾同胞」如春风拂面,告诉台湾同胞实现中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
![](https://img.jasve.com/2024-9/90345ef7b6cbb2670a3b2da6c314fcf6.webp)
而1979年之前的我们表达口径,有着统一的内在肌理。我们撷取几例:
![](https://img.jasve.com/2024-9/ceda56b85278828611c5facb4a710433.webp)
【儿童世界】1955年第一期
![](https://img.jasve.com/2024-9/a07d9493b350203dfc7c513870826d94.webp)
上海版【红小兵】1975年18期
![](https://img.jasve.com/2024-9/4eee42f4dbddf02232d803055e89ef4e.webp)
武汉版【红小兵】1974年第2期
![](https://img.jasve.com/2024-9/cbe52b6f2b6898a1c654e0493ac2d92a.webp)
湖南版【红小兵】1975年8期
![](https://img.jasve.com/2024-9/e7a423380714f641255ee8ba7138c4bc.webp)
【看图说话】1977年第五期
1979年之后,儿歌在实现两岸沟通方式的希冀中,是各显神通,但有一个构思是相同的,就是用童稚的口吻,想象各种打破隔阂的可能。
【欢迎台湾小朋友】(【小纸船】)是通过折叠小纸船的方式,实现空间的飞越,这种类似的实现距离跨越的「诗歌意象」还有:
1、 歌声:
天津【红小兵画报】1975年10月刊登的儿歌【怀念台湾小朋友】用「歌儿飞向台湾去」实现两岸跨越。
![](https://img.jasve.com/2024-9/195badb58000469d5c49dc73a8e21004.webp)
2、气球:
![](https://img.jasve.com/2024-9/a587f0e4067f1afffe6b66515c7793a8.webp)
1977年6月,甘肃版【红小兵】,刊发雪晴诗歌【想念台湾小朋友】:
「六一」到,真热闹,
彩色气球满天飘,
汽球带着心意跑,
封封信儿到宝岛。
台湾儿童苦难深,
我们生活真美好,
东海岸上踮脚望,
日夜想念小同胞,
争取祖国早统一,
高歌欢聚金水桥,
同跳「民族团结舞」,
同唱「社会主义好。」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9月出版的「红小兵歌舞」【信儿捎给台湾小朋友】也采用了同样的构思,作词王嘉桢。
![](https://img.jasve.com/2024-9/ae35a4129435b34f9ecac3920117db1d.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9/dbde1b23670c0d5e17175d12f0d3f7ed.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9/131ede3ff6b5dd546d344802174d57ff.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9/5d41ffacbc43bf5bd3ef603a34e55867.webp)
3、风筝:
![](https://img.jasve.com/2024-9/58247947e51e332c1dc9819794835f01.webp)
【儿童时代】1978年第2期封底诗歌:
小军、小红家住东海边,
常放风筝飞台湾。
今年做个「大蝴蝶」,
春风送它上蓝天。
骨肉情,千里一线牵,
托风筝,万里喜讯传:
……
4、白云:
![](https://img.jasve.com/2024-9/ba2beb141d16c4d69a9a083f65bcb9c9.webp)
上海版【红小兵】1974年第18期刊登【怀念台湾小同胞】中有「天上白云快快飘,飘到祖国台湾岛,请向小同胞问个好」,体现出这样的跨越方式:
山东版【红小兵】1978年3月刊载的【白云白云慢点跑】(刘庆川)也属于此类:
![](https://img.jasve.com/2024-9/ff696893f3198fea5e0c47b93a662bf9.webp)
白云白云慢点跑,
心中的话儿请你捎,
过大海,过高山,
寄给台湾小同胞。
……(下略)
5、大雁:
【小朋友】杂志1979年第5期刊登吴大宇创作的【捎封信儿到台湾】 ,可以视着代表作:
![](https://img.jasve.com/2024-9/21623ea7cddedf8599479273f63ab868.webp)
天蓝蓝,海蓝蓝,
飞往宝岛雁一行,
大雁大雁慢些走,
捎封信儿到台湾,
送到美丽的玉山峰,
送到富饶的日月潭,
信儿交给小亲人,
告诉咱的小伙伴:
祖国建设现代化,
欢迎你们来看看!
6、白鸽:
【儿童时代】1979年第9期封三的诗歌【一朵红杜鹃】可以视着代表,作者冰夫:
![](https://img.jasve.com/2024-9/b5100ed8424ee01229bd133994d9786b.webp)
美丽小白鸽,
衔着红杜鹃,
飞过大海,
飞过高山,
带去明媚的春光,
带去乡亲们的思念,
「台湾大陆紧相连,
骨肉同胞应团圆。」
飞吧飞吧小白鸽,
把祖国母亲的呼唤传遍台湾!
7、线绳:
线绳相当于悬索,也是可以跨越海峡的。
我们在【幼芽】1980年第6期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诗意:
![](https://img.jasve.com/2024-9/9819ce114be9daa99f5aed9ad5d6ef04.webp)
【织条彩虹挂天边】(作者:喻德荣)
细羊毛,
长又软,
巧手搓成五彩线。
织什么?
你来看,
织条彩虹挂天边。
一头联着天安门
一头搭在日月潭。
欢迎台湾小朋友,
和我一起荡秋千。
8、白纸鸽:
【幼儿画报】1987年第2期刊登的郑志刚创作的【折纸】中设想折出一只小白鸽,传输信函,沟通两岸。
![](https://img.jasve.com/2024-9/2644202725a97550c168c1bfac77b029.webp)
一张白纸四方方,
折只鸽子长翅膀。
和平鸽,听我话,
飞向高高蓝天上。
阿里山上送封信,
日月潭边照张像。
告诉台湾小朋友,
明天一起把歌唱。
9、核桃船:
这与【小纸船】的构思是一样的。见于尹世霖编的【海峡两岸儿歌百家】(1992年版),作者冬木:
核桃壳,做小船,
挂上一片小白帆。
我把船儿送下水,
漂漂悠悠驶向前。
越急流,过险滩,
船儿开往日月潭,
会会台湾小伙伴,
手拉手儿肩并肩,
欢歌笑语飞两岸,
知心话儿说不完。
10、彩虹:
在刘希亮编的【中国儿童歌谣500首】(1990版),收有冬木、崇仁创作的【彩虹】:
风停雨住太阳笑,
彩虹架起七色桥。
奶奶奶奶快来瞧,
你看彩虹搭得好。
一头连着北京城,
一头连着台湾岛。
我接爷爷上彩桥,
喜得奶奶泪花掉。
爷爷回来庆团圆,
天安门前拍个照。
11、月亮:
【中国儿童】1993年第4期刊登郑红所写的【去台湾】属于此类:
月儿弯又弯,
像只小白船,
我想船里坐,
过海去台湾。
看看台湾小朋友,
手拉手儿多喜欢。
12、小帆船
此诗也曾收入地方课本。
因此,看似寥寥几句的【欢迎台湾小朋友】(【小纸船】),其实背后有着深厚的纵深背景,包含着比海峡水更多的深情。
从这样的背景来体味【欢迎台湾小朋友】(【小纸船】)里的深味与深度,或许我们有新的感受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