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弱者欺负更弱者」的心理是怎样的?

2025-01-13心灵

是【补偿控制路线偏离】导致的。

在多数语境下,所谓的 「弱者」 往往呈现出【主体性缺失】的状态。

主体性,通俗来讲,就是个体对自我的掌控感、自主决策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去塑造生活的力量。

「弱者」 常常在生活中处于被动、被支配、被贬低的境地,无论是在学业、职场还是社交场景里,都鲜少有机会展现自身力量,这会造成对自我认同感和力量感的极大压抑。

「弱者」 为了补偿主体性缺失,可能从事(生理或精神的)自残、自虐,对他人的控制和加害,以及堕入一些非典型性精神状态(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各种人格障碍)以获得虚假的不健康的「主体性」。

这实际上可以从本质上,解释非常多的心理学表征问题,不仅仅包含题目这种,也包括一些人格障碍的成因以及社交关系的互害和表演。

这种【补偿控制路线偏离】,源于笔者对心理学上的【补偿性控制理论】的补充解读。

【补偿性控制理论】由 Aaron C. Kay (杜克大学教授,知名心理学家)等学者提出,该理论强调控制感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基本需求。当个体感知自身对外部世界及自身生活的掌控力下降,也就是陷入缺乏主体性的困境时,就会本能地寻求各种方式来补偿这种缺失的控制感。

只不过,部分 「弱者」 在寻求补偿的道路上,可能由于自身认知局限、过往负面经历累积、缺乏有效引导以及缺乏足够的资本和心理资源,导致进入【补偿控制路线偏离】,他们会:

1,寻求控制、攻击、指导其他人来获得补偿,包含本题目的情况,也包含一些人菜瘾大的家长长辈对孩子的各种不断管教和微操;

2,自我虐待、伤害、贬低,及寻求第三方的控制、命令和侮辱(通常带有性意味);

3,通过幻想成瘾,来虚构主体性,并与现实无法完全分隔,严重的会造成妄想症;

4,通过夸张的表演、情绪化行为等,吸引他人的关注和凝视;

5,伪造自己的身份、出身、经历、传奇化,在社交环境中进行表演,并以此引发他人的嫉妒、羡慕或者仇恨。

正常人应该怎么办呢?

在面对控制感匮乏时,采取的健康或者中立措施:

1,重新规划自己当前的任务,抓主要矛盾,对当前人际关系进行梳理,增加宜人化和斗争性。

2,离开当前环境和人际关系,并在新环境中,避免过去的社交失误。

3,从对社会规则中寻找秩序性、规律性,以获得自己自由行动的安全区间,避免社交困境。

4,部分人会通过宗教和信仰寻找依托和补偿,或通过投射,崇拜偶像、名人来获得补偿。

5,通过文艺作品,帮助进行幻想以获得虚幻的主体性,但与现实隔离的很清晰。

6,寻求认知极高的人的协助,清洗阻碍主体性的复杂型创伤记忆,重构和迭代情绪回路。

7,在优绩主义上获得指标优势,以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可。

以上。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