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坚实的步伐丨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2024-12-24心灵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临近岁末,希望的田野再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4万亿斤;前进的征途捷报频传,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流动的中国再谱新篇,今年全国铁路年度发送旅客首次突破40亿人次……
一个个「首次突破」,书写在新时代中国的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之中,在改革「一子落」、创新「满盘活」的探索之中,在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的奋进之中。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体学习,聚焦「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
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近年来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安徽的科技创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每一次来都看到新的飞跃、新的发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你们这里各种要素条件集成优化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方向——
在湖南,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山东,叮嘱「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宁夏,寄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甘肃,勉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2024年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启商业首航。
翻看2024中国发展「成绩单」,一个个重要时刻,见证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铿锵步伐: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一位至第十一位,10年间上升了18位,是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双城记’我点的是两组地方,京津双城,成渝双城。」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次地方考察来到天津。
「京津城际列车一天有多少班?」总书记详细询问。
得知每天有140多对列车往返其间,总书记肯定道:「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唱好京津‘双城记’。」「要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复杂程度之高在全世界也少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需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这是18日下午,总书记在长沙中德合资企业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
一年来,赴各地考察调研、主持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战略性部署,指导各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棋局中找准战略定位,握指成拳、形成合力。
3月,在湖南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4月,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总书记明确要求「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9月,总书记在甘肃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4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并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是11日下午,总书记在兰州中山桥上远眺黄河。
这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九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座谈会。总书记说,这些会议一届开一次,一个一个抓起来,一轮一轮抓下去,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西互济、南北协同、陆海统筹,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布局日渐明朗,发展动能澎湃。
7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又一个历史性时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会议提出明确要求。
【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印发,提出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随着一系列改革政策落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集聚。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港察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
改革和开放,相伴而生、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一年来,考察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总书记要求,要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赴山东日照港,总书记鼓励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到厦门自贸片区,总书记寄语福建和厦门,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今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作出部署,其中一项具体举措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
会后不满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强调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着眼全方位实施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统筹安排好开放进度和节奏」「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做实做优各类开放平台」等,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新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施行、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也给世界提供了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
△2024年10月7日,广东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大量的新能源汽车正准备装上滚装轮船,通过海运销向世界各地。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
「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紧紧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