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锐评|前高、中低、后扬,中国经济这一年怎么看

2024-12-20心灵
站在2024年岁末,很多人都在关心中国经济将交出一张怎样的年度答卷。
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前高、中低、后扬的态势。
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无论作何评价,都避不开一个词:「来之不易」。
(一)
首先来看数据,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展现回升势头——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为全年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就业和民生保障稳步推进,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消费者信心指数逐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50%以上,显示出经济活力稳步恢复。
今年1月至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新动能加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发力。回望过去一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揽子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有力提振市场信心,保障了经济平稳运行。
在财政政策方面,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9万亿元、特别国债7000亿元以及3000亿元补贴重点支持「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和「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税收政策继续聚焦企业纾困解难,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同比增长6.7%。
货币政策则坚持适度宽松的基调,通过多次降准降息,释放了市场流动性。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7.06万亿元,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针对房地产市场压力,多地精准调整住房限购、降低贷款利率,为市场回稳创造了条件。
种种政策合力形成「及时雨」,不仅稳住了中国经济基本盘,更为结构调整和长期发展夯实了基础。再从全球维度来看,中国经济的优势更为突出。
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全球增速仅为3.1%。与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高通胀、滞胀和经济衰退压力相比,中国经济展现出难能可贵的稳定性和韧性。
这不仅体现在宏观经济指标的稳步向好,也体现在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核心枢纽的重要作用上。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注入了中国力量。同时,中国通过高水平开放,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绿色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角色。
一年来的发展成绩,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充分彰显党中央的战略定力,充分体现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下驾驭经济工作的智慧和能力。
(二)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但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多重挑战和不确定性。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球风险加大。特朗普上台后,其政策走向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历史经验表明,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可能导致新的关税壁垒和贸易争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干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外部冲击。同时,全球通胀压力、地缘政治风险、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依然存在,给中国外贸和外资带来挑战。
内部需求不足,结构性问题待解。尽管政策提振效果显著,但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强,企业投资面临信心不足、成本上升,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此外,房地产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尚未完全化解,市场仍需进一步修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力依然较大,这些结构性问题有待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加以破解。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面临挑战。传统产业升级需要时间和投入,而新兴产业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领域还存在资源错配、「内卷化」竞争等问题。如何平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仍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三)
面对挑战,中国经济具备足够的韧性与潜力,也有应对困难的政策储备与经验。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地方专项债发行,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这样的定调,既是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也是充分考虑了外部不确定因素,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进一步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另一个发力重点,在于大力提振内需,释放消费潜力。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扩大内需仍是应对外部冲击、增强发展主动性的关键所在。政府将实施一系列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包括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高养老金和医保补助标准,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等。通过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进一步巩固消费回暖势头。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释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和未来产业布局,持续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将引导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总的来说,无论是政策取向还是重点任务,明年经济工作的价值主旨都十分明确,就是要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时值岁末,寒意虽浓,但发展的暖意已悄然升腾。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越需要全社会凝心聚力、脚踏实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在挑战中开拓新局,迎来更加生机勃勃的春天。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黄宇轩
流程编辑:U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