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网红」女孩的湘西惊魂夜:孤身闯墓地,揭秘「赶尸」背后的真相

2024-12-11心灵

在湘西的迷雾中,湖南妹子九月踏上了寻找「赶尸」秘法的征途,却不知每一步都踏在生死的边缘。古老的秘密即将揭开,但真相远比她想象的要残酷。

令人战栗的「赶尸」文化

九月,不仅是社交媒体上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还是经央妈盖章的国家非遗「确山铁花」千年来第一位女传人。

九月表演「打铁花」、「火壶」等非遗文化技艺

从习得民间绝技「火壶」到成功雕出巨型冰雕龙,她每一天都在解锁新技能,网友们笑着嫉妒哭着羡慕:「还有什么是九月不会的吗?」

九月与团队共同创作的冰雕巨龙

数月前,一位网友玩笑似的留言建议九月去学习湘西非遗文化「赶尸」,她相当诚实地露了怯:

「我不敢……」

确实,面对这项骇人听闻的技艺,不要说一个小姑娘了,正常人都会发怵。

如果说之前学习的打铁花、舞动火壶等技艺更多的是需要身体素质耐造,「赶尸」则是实实在在地挑战着心理承受力。

然而,作为湖南妹子,九月从小便对湘西「赶尸」文化的秘闻充满好奇:

「湘西真的有‘赶尸’吗?人死了真的还能‘走’回来吗?」

如今,神秘的「赶尸匠」职业逐渐消失,小说和影视作品里的渲染更是给它增添了诡谲恐怖的色彩。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秘密消失之前,九月鼓起勇气,决定深入「赶尸」文化的腹地,展开一段跨越阴阳的旅程。

百年湘西的血与泪

经过入乡探访,九月觅到了一位「赶尸」文化的传人并愿意将秘法授予她。师傅说起了百年前,自己的祖辈是如何成为「赶尸匠」的。

在兵荒马乱、战争频繁的年代,村里许多人家的三代男丁全都上了战场——上至6、70岁的祖父,到3、40岁的父辈和13、14岁的孙儿,却不幸罹难。由于地处偏远,为了让亲人魂归故里,妇孺们卖了耕牛凑了钱财,请「赶尸匠」去到千里之外将尸体带回来。

由于武器的重创,许多战死的尸体很难带回来,妇女幼儿们守在村口苦苦守望,待「赶尸匠」归来时,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故人的耳环,这只是张家丈夫的,那只是王家儿子的……

落叶归根,是远离故乡之人最后的心愿,也是守在深山里的亲人最深的盼望。

九月听闻后,长叹一口气,在心中沉吟道:「原来他们并不是电影里会咬人的怪物,而是用血肉之躯换来后世和平的英雄……」

「师傅,我想学。」九月擦拭了噙在眼中的泪,对师傅坚定地说。

第一关:练胆量

「第一关,是去取一片梧桐叶。」师傅说。

「这个应该不难吧……」九月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简单」,她自信「上刀山下火海」的苦都能吃得下来,爬树摘树叶那是手到擒来的事。

但没想到师傅继续说道:「你晚上一个人,去到山上,看到一座土地庙后继续往前走,穿过树林就能看一片墓地。你找到墓碑最高的那一座,我在上面放了一片梧桐叶,上面写了字,你把它带回来给我。」

「啊?」九月惊愕地睁大了双眼。

一想到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个人去墓地她就头皮发麻。但是既然立下了学习「赶尸」的誓言,就不能打退堂鼓,走夜路、练胆量只是成为「赶尸匠」的第一步。

九月跟随师傅走到一座黑黢黢的山前,深呼吸一口,打开手电照明,便告别了师傅踩着泥路上山了。

耳边只有「刷刷」的杂草划过裤子的声音,不起眼的虫子在灯光照射下快速地交织跳跃进光柱两侧的黑暗。九月只觉得心跳加速,看起来并不陡峭的山坡,竟然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

绕过残破的土地庙,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深不可测的密林,九月都快哭了,那看起来就是一个深渊,潜伏着未知的生物。

「或许不是‘生物’也说不定。」九月自言自语。没想到,害怕到极点后竟然能被自己荒诞的念头逗笑了。

「我可是‘确山铁花’女弟子啊,一身正气谁怕谁!」九月回想着自己在炽热的火花中舞蹈、敲击出漫天星火的画面,顿时身子暖了几分。一心想着取回梧桐叶的任务,不再幻想不存在的危险,九月便没那么害怕了。

她的突然到访惊起树梢上的两三只寒鸦,扑闪着翅膀飞走了。这片阴森的树林几乎没人会在晚上到来,九月这个小姑娘,就这么天不怕地不怕地穿了过去。

待到眼前变得开阔时,她知道自己胜利在望,面前就是墓地了,她定了定神,一眼便看到了最顶上那座最高的墓碑,她记得师傅说那是以前村里最泼辣的婆婆的墓,大家都怕她。

「打扰了婆婆,」九月在墓碑前深深鞠了一躬,在心中诚恳地说:「希望您保佑我完成任务,继续学习非遗文化。」

九月以前所未有的镇定和轻巧,很快就取到了师傅留下字迹的梧桐叶,下山的路程也变得出乎意料的愉悦和快速。

当她把树叶交到师傅的手里时,师傅对她投向了赞许的目光,师傅知道,这个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姑娘,她已经准备好了。

第二关:练劲儿

尸体并不能自行移动,那么「赶尸匠」在没有车马的帮助下,是怎么把尸体带回来的呢?

师傅说,「赶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背尸法」,就是一名「赶尸匠」靠自己的体力硬生生地背着尸体走回来,这是入门级的,只要胆子大、有力气、会走山路就能做,一次只能「赶」一个尸体回来。

第二种是「药尸法」,也叫「赶活尸」,此法无确切资料记载,已经失传。相传,湘西有「赶尸匠」让将死之人喝下苗医祖传药方,使其成为「活尸」后能够跟随「赶尸匠」回来。

第三种方法是「抬尸法」,这个就是影视作品里蹦蹦跳跳的「僵尸」形象的灵感来源,也是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

在战乱和疾病横行的年代,往往需要一次性运送大量尸体,「赶尸匠」用两根竹竿将3-5具尸身竖着固定,然后前后两人抬回去。

由于负载几百斤,山路崎岖遥远,「抬尸法」十分考验「赶尸匠」的身体和技能。

瘦小的九月约莫90斤,却要练习稳稳地抬起、放下百余斤的重量。她穿着粗糙的草鞋,肩抗竹竿,颤颤巍巍地迈开步子,竹竿上的三鼎大缸随之晃晃悠悠,「试图」把她带跑偏。

三个缸有120斤重

九月咬着牙,汗水一颗颗滴在脚下的石板砖上。

「一具尸体最少90斤,4、5具尸体怎么也有4、500斤了,两个人怎么可能抬着走一个月呢?」九月实在是忍不住好奇地问师傅。

「等你练好劲儿,我自会告诉你‘赶尸匠’的关键秘密。」师傅隐秘一笑,不再多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九月白天随着师傅去庄稼地里干农活、背柴火,晚上就在院子里练习竹竿抬水缸。

她努力协调每一步的平衡,脚步踩得越来越踏实。每晚躺在床上回顾一天的辛劳,身体的酸痛不断提醒着她「赶尸匠」这个职业的不易。

第三关:生死观

一天,师傅带着九月在崇山峻岭间拾柴、背柴,突然神秘地对九月说:「你的胆识、体能和力量已经差不多准备好了,跟我来。」

说着,他便拐入一处「凉风洞」。

洞口的草木蓊蓊郁郁,枝叶遮天蔽日,仿佛有一道不可见的门禁,将阳光的明亮和温暖拒之洞口,洞里洞外俨然两个世界。

师傅已探身进去,九月紧随其后,靠近洞口便倍感寒意,不禁打了个寒颤。洞内幽暗诡秘,根本看不清里面长宽高几许,师傅将什么神秘之物放置于此。

走入洞内,冷风冰沁入骨,九月抱臂继续向前,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天然大冰箱里。

「这是‘赶尸匠’在路途中处理、储存尸体的地方,所以温度很低。」师傅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顺着师傅的头灯照亮的地方看去,九月这才发现洞里竟整齐地摆放着一些「麻布袋」。师傅蹲在一旁,一边蘸着碗中的药水擦拭「麻布袋」,一边缓缓说道:「这是湘西的苗医配置的草药,主要作用是防腐、防臭、防虫、防止动物撕咬,还可以对尸体进行碳化和脱水。」

师傅的动作不疾不徐,温和细腻,似是在进行一场庄严神圣的仪式。

「‘赶全尸’,是把内脏掏空后风干,这样一个人能赶一具尸体。」师傅向九月传授着湘西「赶尸」之谜的奥义:「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赶半尸’,则把四肢和头部保留下来,躯体去掉,这样的话,两个人就能够赶四到五具尸体了。」

九月看着师傅全神贯注地为眼前的尸身涂抹着药水,她想起拜师的那晚,师傅曾问她:「你如何看待死亡和尸体?」

「对于不认识的人的尸体我会害怕,」九月坦诚地说:「但是如果是自己亲人的……」

九月停顿良久,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未想象过终有一天会与最亲爱的人告别,她捂住眼睛无声地哭了起来。宁静的大山包容地接住了九月刹那间失控的情绪。

经过后来的学习,九月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大山里才通车,在这之前,村里很多老人一辈子都从未出过山,妇女嫁人后也很难再回到隔着几座山的娘家。外出务工的男人们,如果不幸客死他乡,便只能靠「赶尸匠」用人力运送回乡。

落叶归根,是每一个游子的执念。就像失传的「药尸法」里,濒死之人甘愿喝下特制的药水,凭借「我一定要回家」的强大意念,憋着最后一丝气力,用最快的时间赶回来,只为见家人一眼后便念消魂散。

他们深信,活着时为生计所迫,在外讨生活,不能伴在家人身侧,身亡后若能回到出生和成长的土地上,回到父母亲人身边,此后便有了永恒的依托,不再孤苦飘零。

「原来令人害怕的尸身,却是别人日思夜想的爱人。」九月不禁陷入了沉思。

当她终于触碰到了「赶尸」背后的秘密,却发现这一切的巫邪诡秘之术的起源,不过是爱的呼唤,对回家的渴望,对亲人的眷恋。

「赶尸」曾是湘西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湘西州公路的成功铺建通车,人们终于不再需要用双脚和草鞋串起归途。「赶尸」的技艺虽然失传,但它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催人泪下的故事却值得我们去了解与述说。

有胆识、有魄力的九月,不再是一个利用漂亮的脸蛋吸引人的「网红」,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一个被边缘化的文化现象重新带入了公众视野,她的亲身体验、学习,并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深深触动了我们藏在血脉中的故土情怀和对逝去的亲人的记忆。

这不是一次猎奇的探险,而是湘西传统乡缘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对爱与生命的探访之旅。她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进步,那些关于家、关于爱、关于归属的情感和记忆,始终是人类文化中最为核心和宝贵的部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能够触动人心的文化遗产,因为它们是我们共同的根,是我们身份和记忆的源泉。

网友热评:

那兔的兔:湘西赶尸赶的不止是尸,是回家的执念,是父母的期盼,是家人的守候,是落叶归根。

路尽头:湘西赶尸,多是为了完成在外不幸遇难的同胞回归故土的夙愿,敬畏不是因为我们畏惧,而是我们对同胞的不幸的哀悼。

明媚:天呐真的看哭了。平常看到评论区说让你去拍「湘西赶尸」,我总是觉得大部分都是用一种揶揄的态度去说,因为在认知中这是虚假的事,所以忽略了「尸体」和「死亡」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九月的「湘西赶尸」中充满着亲情、故乡、战争、国家、生命等宏大课题,看得我好感动也好难受门视频后半程开始一直流眼泪,谢谢九月,让我了解了「赶尸」背后的深刻情感与内涵,也谢谢祖国的强大,让归思之人,不必再用脚掌丈量十万大山的漫漫回家路。

Redamancy:当你们知道赶尸带的是战死的战士回家,其实也没那么可怕了。

土豆烧里脊排骨:其实大多以前都是战士,敬畏生命哇!

王幺鸡:以前以为赶尸是什么恐怖的仪式……原来是背客死他乡的人回家……突然就不害怕了,感动哭了……

小派☆:有幸在张家界看过赶尸表演,真的很震撼很感人,不是封建迷信,是对家人的期盼,对魂归故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