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那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哈佛男孩,出书反哺教育

2024-12-04心灵

2024年10月末,当秋日的阳光洒满校园,深圳国际预科书院(以下简称「深国预」)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校友张轩溢的母亲,杨泓女士。她亲自给深国预创始人、院长傅腾霄教授送来了一本书——【积极养育——培养自驱、坚韧、有爱的孩子】。这本书由校友张轩溢与母亲杨泓共创,是一部深入浅出地探讨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作品。

作者张轩溢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应对病痛和学业的挑战中发展出自驱力和韧性,展示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母亲杨泓从养育者的视角,分享了如何支持孩子从逆境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独立、自驱、坚韧、有爱的青年,旨在当前高压强卷的教育环境下,帮助更多家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积极养育之路。

轩溢妈妈亲自到校送书给傅院长

提到张轩溢,「从病患儿到哈佛学霸」的成长奇迹似乎成为了他的一张「闪亮名片」,他本人也成为了深国预的骄傲。5年前,刚满18岁的张轩溢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录取,位列当年美国U.S. News 本科录取深圳地区第一名。4年后荣获芝加哥大学「荣誉毕业生」称号,获得人类学与心理学双学位。同年,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这五所世界顶级学府的研究生录取通知,进入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发展与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24年5月毕业,致力于成为生命教育工作者。

张轩溢从哈佛大学硕士毕业

1

「健康活着」是父母对他成长的最大期望

殊不知,今天看起来高大健康、阳光自信的张轩溢,有着非同寻常的成长历程。

艰难出生,婴儿期发育严重迟缓,被医生判定为轻度脑瘫。10岁罹患血液重疾,休学1年治疗4年痊愈,因此,「健康活着」一直是父母对他成长的最大期望。

曾经的他,在体制内学校成绩平平;初入国际教育体系,面对全英文课堂一片茫然;贪玩电子游戏,游戏时间远超学习;参与暑期科研项目时,既缺乏经验又鲜有创见……然而,短短几年,他后来者居上,不仅有着优秀的学术成绩,年年考第一,屡获学校奖学金,还创办了戏剧社团,成为戏剧舞台上的主角和歌唱大赛的冠军,小小年纪就组织了家长交流活动,架起青春期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就这样,他成为了深国预的风云人物「轩哥」,最终又顺利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毕业。

张轩溢究竟是如何逆风翻盘的?

童年张轩溢和爸爸妈妈

时光回到张轩溢出生的那一年。他的到来,是母亲杨泓以生命为代价的抉择。早在与丈夫结缘之时,医生便已明确告知,杨泓的身体状况不适宜怀孕,有很大的安全风险。然而,婚后7年,她却意外迎来新生命。用张轩溢的话说:「我的母亲任性又坚定地决定留下我。」从那一刻起,这段旅程便注定要经历惊涛骇浪般的挑战与磨炼。

在孕期,为了确保胎儿的安全,他母亲毅然接受了接近千瓶的人血丙种球蛋白注射,这成为了一种更为安全的替代疗法,避免了其他可能对未出生孩子构成威胁的医疗手段。这种超乎寻常的坚持与付出,不仅彰显了母爱的伟大,也让张轩溢的生命之旅显得尤为珍贵与非凡。

然而,以母亲险些搭上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平安出生,只是张轩溢人生中跨过的第一道坎。他的故事,从一开始就书写着不屈与坚韧。出生15天后,母亲因产后大出血病危告急再次入院。直到他5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才康复出院,一家人才得以回家恢复正常生活。万万没想到的是,张轩溢的童年仍旧充满了病痛和挑战。7个月大时,他表现出明显的发育迟缓症状,随后被诊断为轻度脑瘫。母亲为此辞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康复训练和治疗中。所幸到3岁半时,他的发育基本达到了正常孩子的最低水平。

全家人松了口气,以为苦尽甘来,然而10岁那年,张轩溢的生活再次遭遇重大打击。一次体育课后,他发现大腿根部出现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紫色淤青。家人立即带他到医院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这种病导致他容易自发出血且难以止血,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自发性脑出血、重要内脏出血等危及生命的问题。遵医嘱,父母为他办理了休学手续并让他住进医院,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医生要求他避免活动,就这样,他被迫停止了奔跑的脚步。他变成了脆弱的「瓷娃娃」,躺平成了生活的全部。药物的副作用使他身体虚弱,疾病的不可控让他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

躺在病床上的日子变得异常漫长,他真切地感受到「度日如年」。他的心中时常浮现这样的念头:「我的生命失去了颜色。」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内心的绝望和无力感越来越强烈,他称之为「病床感」——被天花板罩住、被病床禁锢、被吊瓶拴住……除了被疾病束缚的身体,还有心灵深处的枷锁,让他感到愈发无助,无法逃离、不可逆转、无法抗争。

「为什么是我?」、「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公的对我?」成为了他日常最多的抱怨。在这段黑洞一般的时光中,他不知道如何在这残酷的现实里找到答案。

张轩溢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一个永远不会在他记忆中磨灭的傍晚。那天,在阳台上,他看到一只小小的蜻蜓乘着风自由自在地飞舞着,而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连一只小小的蜻蜓都不如,「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被巨大的痛苦和绝望淹没,几乎失去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从17楼纵身一跃可能是我最好的选择」。这时,母亲听到他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急忙从屋里跑出来,蹲在他身旁,听着泣不成声的他断断续续地述说内心的绝望。

结果,母亲出人意表,做出了一个让张轩溢完全意想不到的举动——她拨通了海边酒店的电话,预订了第二天的房间。挂断电话后,她笑着对他说:「快去收拾行李吧,看看想带些什么,明早咱们也来一趟疯狂的旅行,去海边、住酒店。」——张轩溢说,这句话,是他迄今为止听到的世界上最安抚人心的话语。正是母亲打出的这个电话,让他感觉失去希望的生命重新有了一丝可以追寻的光彩。而彼时的张轩溢并不知情,这场说走就走的「冒险之旅」,母亲虽是突发其想,却也立即做了周全的准备。她不仅特意选择了离医院最近的的海边,还提前与医生商定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紧急救治方案。

然而,这份快乐是多么的短暂:张轩溢从滑梯落入泳池水中的一刹那,水花的冲击就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无数的乌青血点,仿佛病魔正在用小鞭子狠狠地抽打着他的身体,使他遍体鳞伤。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又看了看那个多么想再玩一次的滑梯,默默地转身朝岸上走来。就在那一刻,张轩溢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决定——回医院,全力配合医生治疗,因为「我要活下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追求,我要过一个我说了算的人生」。从此,他变得更加自律与坚韧。

2

「奇迹少年」的人生转折

休学一年后,张轩溢的病情相对稳定,父母决定让他重返校园。然而,体制内的学校,令张轩溢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他经常因为作业过多而感到疲惫不堪。那时候的他,瘦弱胆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每天的作业和密集的考试让他感到窒息。

据张轩溢的母亲回忆,改变的决心是在一天夜晚产生的。那天晚上已经快11点了,张轩溢还在疲于应付作业,他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逼他去睡觉。看着孩子辛苦的模样,她担心病情加重。她回想轩溢出生时,全家人对他的最大期待就是:平安健康快乐!怎么走着走着,离目标越来越远了呢,肯定哪里不对了。于是,母亲决定踩下刹车,她毅然决定:放弃高额的重点中学择校费,转学。就这样,张轩溢转学到离家步行仅几分钟的深国预,这样不仅可以每天回家吃三餐并午休,还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

殊不知,这一决定成为了张轩溢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命运的齿轮真正地开始转动了。

在深国预的几年间,这个孩子仿佛苏醒了,活过来了,他的身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重返校园生活让他的心灵得到了疗愈,精神也得到了解放。在愉快的心情和宽松的环境下,经过治疗,他与病魔抗争成功了,身体慢慢地痊愈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曾经病恹恹的孩子,以高中满绩点的成绩毕业,获得知名科研教授的推荐信,成功被海外顶尖名校录取。

回看这5年的学习经历,张轩溢说,是深国预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和积极温暖的校园氛围,让他逐渐找回了自我和自信。

学校的「一人一课表」制度让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最初很不适应英语教学模式的他,竟然成为了年年GPA4.0满分的「学霸」;曾经在人前说话紧张羞涩的他,竟然能在主持学校晨会时表现得落落大方、逻辑清晰、思维敏捷;曾经做什么都没想法的他,竟然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主张,变得自信、有主见;曾经只敢躲在家里洗澡间偷偷哼歌的小男孩,在音乐老师的精心点拨下,懂得从失败中深刻反思,最终获得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的冠军;小时候曾因软弱而被霸凌的男生,竟然成长为一个有领导能力,能够为学校和同学做好服务、贡献快乐的戏剧社社长;从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到搭建青春期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还成立教辅社在考前为同学们补习功课;从参与斯里兰卡的海龟保护项目,到哈佛夏校的学习体验;从参加滑铁卢全球数学竞赛,到加入CIS国际学术项目。那个曾经非常在意别人评价的少年,竟然发展成为一个愿意为更大的目标、为比个人利益要的社群服务的有志青年。

张轩溢说:「灵活的选课制度、丰富多彩的社团及各具特色的校园活动,让我从千篇一律的学术生活中跳出来,展现自我,释放自我。而且,由于学校极高的师生比,老师们也非常乐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并有机会与他们深入接触。这给了我与班级里的每位同学,甚至其他年级的同学交流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性格迥异的有趣灵魂,这是一段非常难得且珍贵的经历。在这里,我收获了一群可以分享喜怒哀乐、一同拼搏的伙伴和导师。对我来说,这远远胜过任何成绩或荣誉。」借用张轩溢母亲的话说:「这5年的中学时光,我看见孩子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深国预的教育模式形成的是一种教学相长、共创同行的氛围,每个参与教育的角色都能相互支持、彼此赋能。在这里的5年间,有认真负责、亦师亦友亦家人的老师,用耐心和智慧引导着他;有真诚相待、志趣相投的同学和球友,用真挚的友谊和支持陪伴着他;还有国际化的思想和多元文化的校园氛围,不断滋养着他……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中,张轩溢不断突破自我,探索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梦想,并将这份光传递给更多人。

就这样,深国预通过全方位的培养和支持,为他的学习生活铺展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搭建了他一步步向上攀登的坚实阶梯。在这个高包容度、鼓励个性发展的校园里,张轩溢的笑容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强健,思考越来越深入,梦想越来越清晰,追求目标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他立志,要为母校争光,要让母校「以我为荣」。最终,他做到了。在高中毕业时成功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录取,这一成绩位列当年美国U.S. News本科录取深圳地区第一名。

张轩溢在深国预的戏剧演出

张轩溢说:「其实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也不是盲目刻苦的‘卷王’,我只是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坚定信念,不断地探索自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节奏与学习方法。」

深国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最优质的平台和资源,还帮助他们打破常规,顺着自己的天赋和节奏成长,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让每个生命去到更广阔、更深远的世界,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如今,张轩溢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方面展现了独特的才华。从哈佛大学硕士毕业的张轩溢,又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他在美国波士顿做一名幼儿园老师。在社交平台上,他幽默地将自己定义为「人类幼崽教学监护观察员」,并戏称自己是哈佛毕业的很熟练换尿不湿的男老师。谈及这一职业选择,张轩溢表示:「我一直对青少年的成长及其家庭养育抱有浓厚的兴趣。幼儿教育是我的知识盲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渴望深入探究这一年龄领域的奥秘。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有意思的领域。放下哈佛光环,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这里就是我职业新旅程的起点。」张轩溢的选择既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也展现了他的独特视角和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理解。

张轩溢的故事,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幼年时病痛的熬炼,到青少年时的发愤图强,再到成年后的自我发展,每一步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他说,既然病魔没有击垮他,就意味着他有责任对这个世界发挥积极的影响力。他不仅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反哺社会,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勇敢追梦,不畏困难,迎接挑战,而且未来还将在教育领域持续发力,让更多青少年、更多的家庭受益,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3

让爱流动,静待花开

「回头看,我发现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恰好串联成了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在这条故事线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体现和诠释了积极养育的教育理念,以及我们对此理念长达20年之久的践行。今年,我与母亲分别从母子的双视角出发,共创了【积极养育——培养自驱、坚韧、有爱的孩子】这本书。希望通过这本书分享我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小故事,将我们对教育理念的底层认知与理解融入其中,架起一座亲子沟通的桥梁,为更多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不同视角的思考与启发」。

这本书是公费出版,并获得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彭凯平教授和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岳晓东先生作序推荐。

在成长的旅途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张轩溢产生的影响深远且重要。这本书,不仅表达了张轩溢对父母的感恩和对所有支持和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之情,在序言结尾他特别写道:参与书写我的生命故事的,还有我人生中的贵人,他们是深圳市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们(应该说,我的整个人生首先要归功于他们);我的中学母校深圳国际预科书院(这里是我展现天赋的摇篮)。

张轩溢参加深国预好声音歌唱大赛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张轩溢的故事将继续激励每一个追梦人。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让爱流动,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经过20年的耕耘,深国预这片温暖而包容的土壤,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像张轩溢一样优秀的学子。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尊重、被允许、被接纳、被认可、被爱着。

张轩溢强调,「教育不是灌输、管控、说教、指令,而是允许、接纳、尊重、放手,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光。而教育的目的,不是按照某个标准雕刻一模一样的孩子,而是‘唤醒’每个孩子的本能和潜力,让每个生命散发独特的光芒。」

正如其创始人傅腾霄所说,深国预的教育价值根植于「唤醒」每一个年轻的生命,从而不断创造人生的奇迹。在这里,一个个「张轩溢」从曾经的「小透明」,破茧成蝶、梦想成真,成长为今天的明星校友。深国预见证了一粒粒种子发芽、开花、结果,长成了今天挺拔高直、迎风舒展的模样。未来,他们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品牌之声相关资讯来自于被采访对象,非福布斯编辑内容。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