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时,真的可以改变吗?

2024-04-16心灵

自我提升要讲科学……

不要只在量子速读的时候,你倒是懂科学了。

要你加班奉献的时候,你不讲精神了。

然后,要你学习的时候,你就满脑子愚公移山的「精神」。

科学你倒是忘记了。

在这件事上,决心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而已。

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就好像愚公下定决心要不住在山里一样。

山区经济欠发达,基建不完善,愚公确实过得挺惨的。

但是,愚公想要改善生活,最有性价比的不是打隧道。

而是搬家。

就算是扶贫干部来了,他们也不支持愚公他世世代代徒手搬山。

大家都这么干,再过10086代人,扶贫KPI它都完成不了。

题主决心改变自己=愚公决心要不住在山里。

这是战略层面的事情。

下一步到底是搬山、还是搬家,这也是战略层面的事情。

题主下定决心一了百了全家搬家了。

要从太行山和王屋山里面搬出来。

搬到华北平原上面定居了。

想着华北平原,地势又平坦,又有河流,又有村镇。

好了,战略层面解决。

然后,题主就会面临新的问题:

你认为好的地方别人也认为好,凭什么是你的呢?

有水的耕地、靠近集市的地,那都是别人几代人的守望。

长安米贵,久居不易。

如果你不是白居易,凭什么轻轻松松住在长安呢?

可是,换个角度,这个耕地的产权不受保护,你又愿意吗?

没耕地的时候,你盼望着世世代代重启游戏一次,都玩遗产税。

有耕地的时候,你又想着遗产税为0,合理避税了。

要不是这一亩三分地的税收总额,还不如避税成本来得高,那恨不得跨国避税。

何况,对于过去的生产力条件来讲,开荒成本高到离谱。

相当于要几个人脱产一年以上的时间去拓荒。

荒地的虫,放在过去,那是有可能要命的。

拓荒出来的地,没什么肥力,然后几年内产量还不高。

如果高门槛,高风险,不能伴随着高收益,那其实就不可能有人拓荒。

从头开始,题主就见不到村镇了。

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题主,就能改变现状吗?

选择去拓荒的题主,还得先去打工攒粮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选择去买地的题主,那就得攒更多的钱,更多的时间了。

农业社会的地,没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那是不会出售的。

按照历朝历代约定俗成的规矩,耕地是要优先在宗族内部流转的。

对,别以为宅基地流转要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规定是凭空诞生的。

农业相关的规章制度,都充满了历史渊源。

然后题主好不容易买到了地,却又变成了村庄里面的外来户、小姓。

还得继续忙着繁衍生息,继续奋斗下去,才能真正意义上扎下根。

这些聊得都只是宏观层面的道路。

现实中还有更多的问题。

例如,题主有个快九十岁的奶奶,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搬家。

例如,题主家孩子太少,劳动力不足,开荒百分百不成。

还得一边生娃,一边打工攒钱,然后才有资格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所以,题主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真的能够改变吗?

如果现状那么容易改变,那你又为什么会处于这个现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