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9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沪郊奉贤的「逆袭」与「蝶变」】的报道。
初听奉贤,容易对名字留下深刻印象。相传春秋时期,孔子高徒言偃曾到此地讲学,乡民敬圣人先贤,故取「奉先贤」之意为名。
但在大上海的发展版图上,奉贤曾「并不起眼」。过去,在许多人眼中,奉贤仅是上海一个发展相对薄弱的远郊。
今非昔比。这座南上海的活力之城正在崛起:从有「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美名的「东方美谷」横空出世,到四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从为美丽乡村立下美丽约定,到175个乡村携手共富;从波光粼粼的上海第三大人工湖金海湖,到意境十足的「十字水街」「田字绿廊」城市建设。
不少人感叹,奉贤变美了,也变强了。
透过奉贤的逆袭和蝶变,可以看到国际化大都市远郊如何突破自身局限,开辟出一条从薄弱到强劲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到一座新城拔地而起的过程中,「人民城市」理念如何贯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可以看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如何进行创新实践。
庄行镇渔沥村高空俯瞰图。受访者供图国际大都市里的乡村振兴先行者
目前,上海农业体量小,但郊区乡村面积广大,体现出「小农业、大郊区」的特点。
奉贤区作为全市9个涉农区之一,在全区720平方公里的空间中,耕地面积在总面积中占比过半,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区。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
去年7月,奉贤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者、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的意见】,开启了探索全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奉贤有行政村175个,不同村庄肌理不同、条件不一,实现1个村的乡村振兴尚且容易,但要175个村携手共富,无疑难度上了一个大台阶。
破题思路在村委会的账本里可见一斑。近日,记者走访了奉贤部分乡村,发现账本涉及的集体资产项目中,「百村集团」一词被频频提及。
这是一家主责主业为乡村振兴的国有企业。相关公司让全区182个村级集体经济共同出资占股。公司采取完全市场化运营,获得收益后可让所有村集体共享收益,进而缩小城乡以及村子间的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仅2023年,百村集团下属公司给全区182个村集体带来的分红总额达1.39亿元。旗下产业百村经济园区新增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14%,完成总税收5.89亿元。
「蛋糕」越做越大,这套「国有资产带动集体资产,集体资产带动农民增收」的造血帮扶创新机制愈发具有生命力。
「我们村已经从百村集团获得约550万元的分红。收入增加后,我们修缮了水泥道路,建了村民生活驿站与长者食堂,经常展开社区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村容村貌也得以改善。」曾经属于薄弱村的东风村村干部说。
在对经济薄弱村「伸手拉一把」的同时,奉贤也鼓励基础条件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村子「奋力一跳」。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渔沥村的潮流音乐小镇。穿过大片清新自然的稻田,拐进一条清幽林荫小径,一个屋舍俨然、粉墙黛瓦的村落跃然于眼前。
「这些房子都已经成了企业总部。」庄行镇党委书记陶清指向涵养林里的一栋栋临湖别墅说。
渔沥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潮流音乐小镇」项目吸引了不少知名演艺人员的工作室入驻;一家旗下拥有环保、医疗行业上市企业的实业公司在村里建立了展示中心及6栋办公小楼;附近一家大型豪华酒店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
「相关项目仅去年就给渔沥村带来了2亿元的税收,给村集体带来超过1000万元的可支配收入。」渔沥村党支部书记金冲说。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这些大企业为何愿意远离上海市区,选择将总部搬进乡村?经营主体最有发言权。
在益民村,看似不起眼的几层黄色小楼是一家科创企业总部的办公楼。
入驻的上海弘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容小觑。公司在新能源赛道耕耘了20多年,是国内少数具有全栈自研新能源3S系统(BMS、PCS、EMS)能力的企业之一,在海外也组建了研发团队,是不折不扣的「硬核」科创企业。
「把总部建在村庄里,不仅环境优美,企业运营成本也大幅下降,还与公司环保理念吻合,能就近进行乡村绿色能源研发。」在上海弘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金志强眼里,企业总部搬进「庄园」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让城乡资源更加平等地交换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但要对农村资源要素合理估值,并与城市需求有效衔接,却是一个难题。奉贤对此进行了探索。
「受理挂牌项目总数为4.74万宗,金额170.49亿元。其中流转农地3.67万宗,面积达322.96万亩,流转总金额达112.11亿元。」记者走进位于奉贤区的上海农业要素交易所,一块智慧大屏上的大数据映入眼帘。
农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产权、农村集体和农业相关企业股权、农村宅基地房屋使用权、农业技术成果……农业相关产权等农村经济事项,都可以在这里挂牌,进行公开交易和转让。
不久前,奉贤区奉城镇永民经济合作社农家会所,通过农交所公开竞标租赁,年租金从13万元涨到15万元。
「农家会所多年来无人打理,村民们也很着急。通过农交所平台,不仅把它盘活了,租金还比过去涨了18%,大家都很满意。」永民经济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如释重负地说。
上海农业要素交易所陆青青对记者说:「区里要求农村集体资产‘应进必进’,不仅能从制度上防范农村集体资产规避进场交易,保护农民权益,还能通过公开竞价为农村集体资产找到最佳的投资方向和城乡使用者,让城乡资源平等交换、让农业要素值钱起来。」
通过乡村振兴领域一系列创新,奉贤也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奉贤的农村集体总资产达到445.31亿元,同比增长11.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500元,同比增长9.5%。奉贤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约为1.56:1,达到了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与50多万家中小企业共成长的「种草者」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大企业往往从小发展,中小企业也能做大事。与其追一匹追不上的马,不如用追马的时间种草。等待绿草如茵,自有万马奔腾。」在采访中,奉贤党员干部深谙这个道理。
奉贤全区注册企业已超56万家,95%以上是中小企业。「与企业共成长」是奉贤服务营商环境的重要理念,这也让奉贤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乐土。
美丽健康产业是奉贤的一张闪亮名片。上海226家持证化妆品生产企业中,有84家在奉贤,占比超过37%;化妆品销售额占全市超40%。「东方美谷」还有「中国生产的每四片面膜,就有一片出自东方美谷」的美名。
记者走进位于东方美谷区域的美资日用品企业美乐家,来到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感受到智能制造的魅力。
一进工厂,巨大的智能机械化流水线给人以震撼。物流中心在接收到订单任务后,目标产品会从立体仓库自动输送出库,经由机器人放置在环形库内短暂缓存,再传输进入拣选区。经过一系列的称重、确认等流程后,货物可直接进入物流环节。
「消费者只需一键下单,一切交给全自动物流中心。」美乐家中国区总裁许玮说,「物流中心拥有超过2.5万个货位,每个包裹平均只需1.45天就可送到用户手上。每小时可处理高达1500至3000订单箱。」
许玮还向记者谈起了公司在奉贤的成长奇迹:「美乐家落户中国11年来,销售额增长了1000倍,纳税额增长了1875倍。这是初创企业和区域共成长、共进步的很好诠释。」
在奉贤,伽蓝、如新、玛丽黛佳、莹特菲勒等化妆品头部企业销售额增长均超10倍,世界最大的化妆品ODM企业之一的科丝美诗增长100倍,实现了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美丽蝶变。
这些年,大、中、小企业的集聚孕育了奉贤新兴动能和未来赛道的种子,形成了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数字经济、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集群。众多「小巨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在奉贤茁壮成长。
地处奉贤区四团镇的国际氢能谷以氢能产业为核心,集聚大量上下游企业。
走入园区展示馆,三个装在鸡蛋形玻璃瓶内的黑色粉末看似不起眼,但在氢能源产业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小。
国际氢能谷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黑色粉末是铂碳、三元铂合金、铂钴催化剂。它们是氢燃料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催化剂,可以促进氢气电离,水离子的生成反应,产生电流和电能。过去,由于技术受限,我们更依赖于进口。」
如今,落户园区的一家科技企业,通过多年技术攻关,终于通过独创工艺,实现了相关催化剂2吨的年产能,极大降低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不可否认,相比市区,远郊区存在先天不足,基础配套相对欠缺。但服务营商环境,奉贤不遗余力,有求必应。
从离国际氢能谷仅一路之隔的四团镇五四村发生的巨变就可见一斑。
走进五四村,一幢幢黑白相间、富有现代设计感的人才公寓让人眼前一亮。电视、空调、宽带、餐桌、床、独立卫浴、厨房、庭院,应有尽有。
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卫浩告诉记者,自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以来,周边引入了大量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工作在临港,居住在四团」的现象也变得普遍。
「最多的时候,特斯拉有600名员工住在村里。隔壁国际氢能谷内的企业主动找到村委会,希望我们能够帮忙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卫浩说,这些都对五四村乡村人居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去年10月以来,村委会陆续流转出了56套闲置宅基房。目前已经对30套宅基房进行整体性的外部风貌修缮与内部精装修,打造成「五四人家」人才公寓,总共将提供近300间房。
记者了解到,星巴克、清美鲜食、联华超市和本地老字号餐饮均已在村里完成选址;健身房、银行、运营商网点也均已达成入驻意向。
「以前,村里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冷清且没有人气。现在早晚时段,路上来往的都是年轻人。未来,镇里计划将这边打造成热闹的商业街区,让远郊的夜晚也可以很精彩。」卫浩说。
人民城市「幸福样本」的打造者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
奉贤北枕黄浦江,北大门与闵行隔江相望。30多年前,因无大桥可通,群众长期靠轮渡通行前往上海市区。
「小时候奉贤人去一趟上海市区要做一番准备。一大早要到西渡口岸排队,然后乘坐摆渡船,再转公交车去市区。如果起晚了当天要来回就够呛了。」奉贤居民杨小姐告诉记者。
如今,S3高速(奉贤段)主线、G228(奉贤段)金汇港大桥、大叶公路高架段、虹梅南路隧道、上海地铁5号线等相继通车,地铁15号线也正向奉贤区延伸。约45分钟,奉贤新城就能迅速接入上海的繁华核心区域。
此外,奉贤在「长三角1.5小时城市半径圈」圆心位置,通过交通提速,正不断扩大其「30分钟经济圈」所覆盖的范围。奉贤居民通行早已告别了「人在囧途」。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落脚点应在于人民。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的奉贤新城,善做「工笔」,把最好的空间让给公众,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记者来到奉贤新城的上海第三大人工湖——「上海之鱼」,清风吹拂金海湖,水光潋滟。
「请问上海之鱼的入口在哪里?」家住浦东新区的周先生和家人来到「上海之鱼」游览,并向路人询问入口。
路人转身向附近指了指说:「你看到的都是,这是座大公园,没有围墙没有边界,哪里都可进入公园。」
共享是奉贤新城建设理念的一部分。随着更多可触达、更开放、更便利的优质资源的引入,更多群众能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在九棵树未来艺术空间看一场国际乐团、剧团等文艺演出;在言子书院里观赏、休憩、研学;在奉贤博物馆里观看三星堆、兵马俑等重磅文物大展;观看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MXGP)、ITF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国际女子赛艇精英赛等知名赛事……这些已成奉贤群众的新日常。
「病有所医、老有所依、幼有所教」等是群众最关切的事情。
奉贤进一步加快新城规划建设的脚步,国妇婴奉贤院区、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奉贤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以及多所上海知名中学的引入,让奉贤区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设施、文化体育等功能项目全面铺开。
从「共享城市空间」到「共筑城市活力」,奉贤居民也以自己的方式与这座新城亲密互动,参与城市发展的演进和治理。
在奉浦街道,市民变身「设计者」,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中。
外卖小哥设计了在店门口可以和同事们一起坐下来等待外卖的椅子;环卫工人设计了材料非常舒适的躺椅;沿街商户在店铺等待区设计了吸引人流的酷炫座椅;青少年设计了为爷爷遮风挡雨且配有拐杖的座椅……
学生沈琪说:「我的设计不单单只是椅子,我还在椅子上添加了实用性书柜。这样大家在休息时,还可以看看书籍,阅读休闲一番。」
随着「在奉贤共享美好生活」的共识不断出圈,奉贤也成为区外群众「反向」打卡的新去处。
初夏的一个夜里,记者走访了位于青村镇的李窑村。一家名为「无忧闲院」的咖啡馆开在一片稻田里,夜晚可听蛙声一片。
店老板屠华斌介绍,假期里,咖啡店每天要接待超150桌的客人,相当于每天全场翻台五次,其中将近八成来自上海市区。即便是工作日,店内落座率也能有七八成。
来自徐汇区的顾客周先生说,自己是一名独立设计师,经常驱车40分钟来这里点杯咖啡,坐在户外工作一下午。「相比城市咖啡馆的嘈杂,乡村独特的氛围感令人身心松弛,也更能激发灵感。」
敲门进入李窑村六组的李国勤老人家中。他热情地对记者说:「我们以前的房子是20世纪80年代建的,毛病多,很多都是空置,大家都不愿意住。现在村里不少房子都整体改造了,有的还变成了民宿、咖啡厅、酒吧。孩子们回家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做「两山」理论的积极践行者
如果谈及超大城市,钢筋水泥森林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但去过奉贤的人,更多想起的是推窗见绿、近林而居,享受「公园自由」。
「生态是奉贤的一张王牌名片。」奉贤区委书记袁泉引以为傲地说。
身处国际化大都市的奉贤生态到底有多好?一组「绿色数据」能够解答。
1.8平方公里的黄浦江涵养林、4.8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央林地、7平方公里的申隆生态林、10平方公里的海湾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末的12.39%提升到2023年末的17.18%。公园总数超过200座,超过98%的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
如果从高空俯瞰,则能理解奉贤营造的「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精致意象。
由浦南运河与金汇港两条现有河道构成的「十字水街」,奠定了奉贤新城的水网格局;「田字绿廊」则由33公里新城环城林廓与S4高速、东方美谷大道十字交叠的17公里长的城市景观带合围而成。
在这里,城市不再是用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的道路「切割」的产物,而是用一抹抹绿色完成九宫格式的格局勾画。
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和治理的主体,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深厚根基。
2018年,奉贤区开启了「生态村组·和美宅基」建设。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小治理单元,增强每个村民的责任感;环境评价不搞繁琐的台账资料,讲究实地效果;验收通过的村,区镇两级按标准核拨奖励金,不合格的则扣减当年度奖励金。奉贤全区累计发放现金奖励10.5亿元。
以村为单元设置「村规民约」,对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出具体规范,「美丽乡村·美丽约定」实现175个村全覆盖,数十万村民共同执守……
伴随着村庄环境整治,道路、河流、沟渠水系景观持续美化,宅前屋后空间改造一新,呈现出「宅成景、田成块、水成系、林成网、路成环」的格局。一个个「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奉贤共有68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它们长在庭院、小区、乡村里,融于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
去年,奉贤以「圆梦行动」为平台向全区人民发出共圆「绿色生态梦」的倡议,让越来越多的名木古树,成为人们心中时常记挂在心的「古爷爷」。
市民徐晓一家就加入到守护者队伍,成为新一代「守护者」。他认领的是沈家花园里的一棵古树——一棵已经118岁的广玉兰。
「与树结缘让我们一家受益匪浅。春天的时候,会发新芽;快夏天的时候,就能开花。我的儿子学到了怎么浇水、除草,需要用心对待它,它才会繁密茂盛。」徐晓说。
花若盛开,清风自来。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实践者,奉贤的生态优势正日渐转化为发展优势。
位于青村镇的上海东方金融小镇,依林而立,顺水而生。有林地近6000亩,水域2000亩,有「南上海天然氧吧」美誉,成为不少上海市区居民周末亲近自然的优选。
「由于这里具有生态环境的优势,目前小镇已经有超过2.6万家金融、商贸等企业落户。为了更好服务企业,管委会也把原来的办公地点腾挪给企业。」上海东方金融小镇董事长张青告诉记者。
奉贤区浦秀村面积4.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23.58%。浦秀村利用身处郊野公园核心区域的优势,为其「美丽经济」发展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吸引了一批文化旅游经营主体在此入驻。
梅花鹿、水獭、白鹭等众多野生动物已在浦秀村「安家」。村委会专门制定了保护守则,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村口还设立了游客接待中心,让游客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谁说创业一定要在市中心。」从国外留学回沪的创业者高昱天告诉记者,生态环境是自己在此投资发展的「绝对加分项」。高昱天已在浦秀村引进了民宿、户外房车营地、餐饮等多个业态,让古朴的江南村落有了别样的风情。
「要让130万在奉贤生活创业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速度。今年1月,奉贤成功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接下来还要全力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国家森林城市,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奉贤新篇章。」袁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