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认知税。
基于某种朴素的优绩主义,原生小环境(老家)的人际之间,总在进行一些表征的比较。
而比较的标的,需要在表征上做很多消费,或倒逼一些人花钱进行伪装,其中非常多的项目实际上性价比底到耸人听闻。
低性价比,就是当冤大头给大他者的经济循环缴税。
道理其实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明白,但,对于这种老家熟人之间的攀比和歧视链,你没什么太好办法,除非你的父母不受当地共识和小圈子评价的绑架。
这显然很难,因为在那种熟人社会环境中,人的工作和爱好本身缺乏拓展性,大略是持续很多年的不断重复,而即使是工作以外的体验,也缺乏灰度和分层,以吃饭为例,很多【老家】餐饮的重复度很高,且质量灰度极其单一,没什么太多选择和精进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是很难体现的,只能依赖外界的各种反馈,而这些反馈,往往又在乡愿的一些加持下,被绑定了大量的行为模式,甚至绑定了道德评价。
比如,一个人看上去「混」的不好,或婚宴开销铺张的不够,可能会成为整个村子乐于叨叨的话题,并衍生出家里人道德不好、为人不好、遭报应的各种进阶不靠谱谣言,久而久之,还在老家的父母就会在社交圈子中被歧视、孤立,甚至被作为大家出气的受害者。
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去用攀比、铺张和谎言,进行对自己主体性的表达,不仅仅是心理上的需求,也是进行社交防卫的一种手段。
要识别这样的,忙于上缴认知税给大他者的环境,非常简单。
你就看一件事情,是不是整天强调,「别被人看不起」,就可以了。
因为骨子里就认为,周围的人都能定义自己,而这种定义会带来各种加害、歧视和挤兑。
这种事情要解决,关键在于父母,如果父母不能与时俱进,还沉迷在这种前现代化环境中,那么只能想办法让自己不要被他们的要求和期望所强迫。
而且,父母的这种沉迷攀比的状态,未必代表他们仅仅是受害者。
也可能他们也是很上瘾的加害者。
典型的,认知的底层的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