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尺素金声丨近十年全国用水总量「零增长」,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2024-11-11心灵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用水方式连着发展观、生态观。
太行梯田,红苹果缀满枝头。河北邢台信都区浆水镇坡子峪村果农武立军算起账,「山上栽树,浇水是关键。今年苹果亩产2000多公斤,用上滴灌,省水一半。」
处理污水、泵站提水,再生水送到船坞、码头。前不久,上海市首个船舶制造业再生水利用项目通水,预计每年节水70万吨,相当于370个标准游泳池水量。
阡陌纵横的田野、机器轰鸣的车间、熙熙攘攘的城市,节水惜水,积微成著。据水利部公布的用水「账单」显示: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
时间轴向前延伸,近十年,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我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创造了全球18%以上的经济总量。
水是重要的生产要素。「零增长」意味着投入产出效率提高,体现发展方式转变。
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依靠大规模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行不通,这就要求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
浙江绍兴柯桥区,「吃水大户」印染行业深度节水,全区再生水利用率达23%;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流程监管,每年节约用水近570万立方米……以水观之,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近年,国家用水定额基本覆盖农业、工业和生活服务业,各行各业用水有了「指挥棒」。工业企业积极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降本增效更有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倒逼高效节水,与2014年相比,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7%、55.1%。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零增长」意味着节水能力更强,体现水资源利用方式变革。
我国「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的水资源不等式,决定了发展全过程必须坚持节水优先。看农业,推广应用节水良种、滴灌喷灌等,粮食连年丰收前提下,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看工业,工艺流程创新,一水多用、循环用水,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93%。看日常生活,节水型社会达标县、节水型城市、节水型高校不断涌现,2023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10%以内。合力拧紧水龙头,水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坚持节水优先,用水少了、效率高了,曾经被生产生活挤占的水资源归还给了大自然,地下水位回升,河湖恢复生机……这启示我们,必须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水是珍贵的公共产品。「零增长」意味着水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体现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成效。
水治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积极落实【节约用水条例】,加强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制度网越织越密,水资源管理更科学更精细。
市场「无形之手」充分发力。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将于12月1日起全面实施;积极培育节水重点企业,到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元;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完善用水权制度体系……节水内生动力不断激发,节约用水逐渐成为全社会自发行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等,这些聚焦的都是治水大文章。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节水措施仍有待完善,必须加快补上短板弱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以改革之力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
汩汩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管好用好水资源,促进「人水和谐」,为子孙后代守好绿水青山,久久为功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