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科技部、中国科协举办科学技术普及法专题集体采访,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科学技术普及法于2024年12月25日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亮点和创新?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上述提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回应表示,修订后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从原法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修订后的科普法提出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凝聚科普工作合力,并规定促进企业结合科研生产开展科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
将每年9月确立为全国科普月
针对新修订的科普法的亮点和创新,石宏介绍了八个方面:
一是,突出科普重要地位,明确科普总体要求。强调国家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将每年9月确立为全国科普月。
二是,强调科普公益属性,完善政府科普工作职责。规定国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
三是,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凝聚科普工作合力。规定促进企业结合科研生产开展科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设立科普奖项。
四是,增加「科普活动」专章,促进科普活动开展。规定支持科普产品和服务研究开发,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加强科普国际合作交流。
五是,增加「科普人员」专章,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规定推进科普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
六是,完善保障措施,优化科普资源配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完善科普投入经费保障机制。
七是,促进科普均衡发展,强化面向特殊区域和群体的科普。规定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普工作,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科普服务,科普场馆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
八是,回应数字时代新形势,完善网络科普制度。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机构和团体做好科普宣传工作;鼓励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科普,拓展科普渠道和手段。
针对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增加「科普人员」专章,石宏介绍,科普人员是科普的实施主体,科普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科普的质量和效果。近年来,我国科普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根据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3万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为29.32万人。总体而言,科普人员总体数量仍然较少,这成为制约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石宏强调,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增加「科普人员」一章,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大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完善科普经费保障机制 支持企业捐赠等投入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国家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格局。」
怎样保证科普工作能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基层科普活动开展不受资金短缺的限制?
对此,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介绍,中央财政不断完善科普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科普经费投入,支持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学普及的战略地位。
一是加大中央本级科普经费投入力度,保障重点科普项目支出。2024年安排中央本级「科学技术普及」相关经费28.89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增长6.4%。
二是通过科普领域相关转移支付积极支持地方开展科普工作。2024年安排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资金等转移支付资金13.17亿元,用于支持增强科技馆公共科普服务能力,调动各地科普组织和社会各方开展基层科普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推动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在分配相关资金时优化分配方式,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三是落实科普捐赠等税收优惠,支持企业捐赠等多元化投入。为支持公益事业发展,国家已出台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其中,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扣除,符合条件的用于科普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顾雁峰表示,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惠民举措。2015年3月,财政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下发【关于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15〕20号),正式启动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近十年来,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累计安排资金68.77亿元。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9.168亿元,较2015年增长164.7%。免费开放科技馆数量从2015年的92座增加到2024年的409座,年均增加科技馆35座,累计接待观众超4亿人次。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