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有积极的一面,但长期成瘾的话,与NPD/社恐/焦虑症/表演型人格障碍/人格分裂/妄想症都有关联性。
这里面有个尺度的问题。
【幻想】作为一种心理的【代偿机制】可以提供一种替代性的【人格外部性】满足,从而帮助稳定情绪,对冲空虚感、社交缺失。
同时,在儿童和少年时期,一些适当的幻想,有助于当事人发展情感理解与自我感知能力,通过构建虚构情境来模拟社交互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实社交的不足,缓解因社交困境带来的负面情绪。
这些是积极的一面。
但如果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成瘾的,且可能已经提供了过多的低成本的情绪价值(导致几乎无法现实替代),就可能造成社交的退化或其他心理问题。
幻想往往是按照个体主观意愿塑造社交情节,无需应对现实社交中的多变反馈。
但社交技能本身的成长,是无法完全依赖幻想情景完成的,而需要真实社交场景下与他人面对面沟通、互动的实践机会。现实社交要求个体依据对方的言语、表情、肢体动作等即时反馈,灵活调整自身的言行举止,这是一个复杂的认知与行为协同过程。
那么,缺失了实践环节,就可能通过长期的幻想,或者幻想的载体(比如很多玛丽苏文学、亚文化文艺作品或逻辑极其简单的奶油乐)而过拟合出自己的社交范式(与社交实践不兼容),甚至可能导致认知共情能力退化,从而无法感知他人的情绪,那么就会导致社交的各种事故,久而久之,就可能习得性无助,干脆畏惧社交了。
也有可能,会将幻想中,自己能够按照主观意愿塑造社交情节的【主角感】,映射到现实社交中,从而下意识的对周围的人,进行操控,否定他人主体性,严重的就有可能演化为NPD。
而且,幻想构建的场景多为理想化状态,与现实存在显著差距。过度依赖幻想易导致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偏差,即现实感缺失。这种偏差会影响个体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决策判断能力,使其难以适应现实环境的复杂性,那么就会从现实中收获很多负反馈,从而导致焦虑和愤世嫉俗。
另外,过度依赖幻想不利于个体塑造准确的自我概念,也无法明晰自身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与定位。长期处于幻想主导的心理状态下,个体易陷入自我中心困境,过度关注幻想中的自我形象与情节发展,忽视真实自我与外界的真实互动关系。当幻想形象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时,会滋生各种心理冲突,可能进一步诱发人格分裂或情绪障碍等严重心理问题。
以上。
适当的幻想是有益的,但必须实践。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