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物推荐到新闻推送,从旅游出行到金融消费,当消费者以为是自己在选择时,其实是平台算法摸清喜好后的推荐。
今年11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起草的【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提出利用算法摸清顾客喜好并展示搜索结果的,要明确告知消费者。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平台的算法推荐仍然普遍,着实令人烦心。
新华社发资讯:看一次平台,就频繁推送劣质视频
「儿子,这个律师说,国家38部门联合整治老赖了,看来别人欠我的十几万有希望了呀!」年近八旬的文阿姨发来的「好消息」,却令儿女们哭笑不得。
文阿姨和老伴儿有一段心结,老同学几年前从自己这借走了二十多万元,但因对方生意衰败失去偿还能力,这笔欠款也成了一笔难要回的坏账。线下咨询多位律师无果后,文女士曾尝试在网上以「欠款」「要债」等字眼为关键词搜索了两次相关讯息。
这一搜不要紧,此后,在文女士的手机上,每天都会刷到主播声称能为民讨回欠款的短视频。这些主播以「百姓帮帮帮杨老师」「咨询为民楚主任」等身份自居。比如在「杨主任」的视频里,「杨主任」坐在亮红色地毯的深色靠椅上,以一张身穿法官袍的法官集体照为拍摄背景,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讲述着:「无论对方在哪,一个电话就能让对方求着还你钱。」「某省的群众准备好了吗?某省的老赖将会因为我们的到来儿乖乖还钱给你。」「费用不用担心,全部由老赖自己承担。」虽然「杨主任」并未在视频中直接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但这一通操作,让文女士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在其每一条视频下留言、点赞。
然而记者发现,这些在老年人眼中看似权威的「律师」「主任」们,实则漏洞百出。视频中,语言叙述是清一色的震惊体,配文中有大量「芡款」「镄用」等错别字。记者仔细查阅「杨主任」所说的「38部门联合惩治老赖」等信息,并未找到近期由权威渠道发布的相关信息,相关内容仅仅是基于6年前国家相关部门发布过的信息反复「炒冷饭」,却包装成了令老人关切的权威机构最新举动。
「真缺德,用子虚乌有的东西吊老人的胃口。」文阿姨的儿子很气愤。然而,没等他把这些视频里的问题给文阿姨解释清楚,她又被系统推荐的新内容给吸引了:「儿子,这种硬币,主播说一枚就价值好几十万,我有不少呢,咱家是不是要发财了?」
荒诞的养生技巧,虚张声势的理财「妙招」,标题耸动的食品安全传言……只要老年人点开过几次,平台就不断推送一些毫无确凿信息来源的劣质视频。不少缺乏足够辨别能力的老年人,被困在狗血短剧、婆媳大战、情感纠纷、劣质广告等各种内容构成的「信息茧房」里。
深陷「信息茧房」的不仅是老年人。爱出京旅行的杨蓉告诉记者,旅行前她在内容平台上搜集信息,平台经常会给她推送一些当地的网红打卡地,「去了发现,一多半游客都是看了同一个帖子来打卡的。其实真到了实地会发现,也不过如此,未必适合所有人蜂拥而上。」原本应被用于个性化推荐的算法,却在旅行等一些场景下出现了抹杀个性、千篇一律的副作用。
购物:同商品不同价,「杀熟」真不少
「简直是离谱!」提到最近的一次购物经历,白先生忍不住吐槽。白先生是一家生鲜电商平台的付费会员。因此当家里最近一次网购生鲜时,他特意嘱咐妻子选好东西后由自己来下单。妻子选购了两束小花束、一盒米糕、一包面包、一份胡萝卜和一份牛肝菌,结算价56.32元,而当他把商品挨个加到自己的购物车里时,结算价竟显示为64.45元,比妻子的贵出8.13元。
「特意花钱开的会员,价格反倒更贵,这就是传说中的杀熟吗?」白先生不解。
市民荣先生也反映,在同一家旅行平台,同样预订出京游玩的酒店,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户型,自己和家人预订的价格不一样。
算法操控下,同一件商品,不同用户的购买价格截然不同;办了付费会员,下单价却比非会员还要贵;同一酒店同样房型,朋友订能比自己便宜好几十元……记者发现,白先生遭遇的价格歧视现象在生活中不少见。
面对算法「杀熟」,一些年轻人开始反向操作,通过在评论中哭穷来尝试实现「反杀熟」。「不看了,机票涨那么多,亏我那么信任你,天天看,越看越涨……」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在讨论机票价格的帖子下,不同账号的网友们如同排队打卡般,纷纷留下类似的留言。
一位参与过的大学生小郑说,当自己在评论区多发几句「机票太贵」「不想做了」之类的留言,平台就会给自己多发几张优惠券或者给出更便宜的机票。
社交:兼职职业被泄露,线上隐身不易
「大数据好没边界感,居然给我推送了同事账号,我要是发想让我同事看的内容,自然会发朋友圈,干吗用它呢?真是尴尬。」自从自己在网上的「自留地」被同事发现并且公之于众,白领小陶心里很不是滋味。
下班后做一名兼职博主,是小陶的业余爱好。眼看账号小有起色,有了几千名粉丝,小陶却在几天前遇见了糟心事。「看来工作量不饱和啊,还有心思做媒体呢。」一位同事在公司遇到小陶时当众调侃道。原来,不久前小陶的账号被另一名同事刷到,同事一边调侃着小陶是位「大博主」,一边将其账号在公司群里分享了出来。
有类似不愉快经历的还有袁依。为了将工作与生活尽可能区隔开,袁依特意用非工作手机号注册了短视频账号,这个号码没有与任何同事联系过。然而没过几天,她还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同事的账号。「感觉自己在无意间窥探了别人的隐私,很不好,立刻退了出去。」袁依说。
在初代互联网时期,有句话叫「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匿名性使得大家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表所思所想。然而现在,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手段不断升级,用户的隐私信息在网络上却已经无处可藏。
「本来上网就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结果真情实感发的东西全推送给可能认识的人了,真是‘社死’。」「希望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分开,求求各大平台了。」记者采访时发现,希望在线上世界「隐身」却求而不得的情况大有人在。在他们的遭遇中,有人在相亲软件里刷到自己的公司领导,有人刷到同事割痔疮的经验分享贴,还有人与原本不希望相遇的「情敌」或「前任」在线上狭路相逢……在算法推送下,隐私泄露风险无处可藏。
支招:关闭推荐权限,减少算法操控
不少人开始主动探索抵抗算法围猎的渠道。一些用户积极分享起自己的「反算法攻略」,例如用主动搜索代替被动刷信息、关闭与其他社交账号的绑定、刷到上头短视频后反手点一个「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甚至直接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
但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平台提供的关闭算法推荐的途径,实在称不上便捷。以小红书的安卓APP为例,用户需要先点击「我-三道杠图标-设置-隐私设置」,之后将页面翻到最下方,再点击「个性化选项」,才能找到关闭「开启个性化推荐」的按钮。整个流程需要点击6次。抖音、微信也分别需要点击5次,才能实现关闭个性化内容、商品或账号的推荐。
一位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建议,从用户角度,普通人可以通过明确目标、关闭权限、主动搜索、学会拒绝等方式来减少算法「围城」对自己的操控影响,而从平台角度,应该提高算法推荐解释的透明度,少一些暗度陈仓,多一点开诚布公。
小贴士
如何关闭「个性化推荐」
在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大多数内容平台,个性化推荐功能的关闭方法通常较为相似,在「我的」账号中寻找「设置」或「隐私设置」,通常就可以在子目录中找到相关选项。
此外,以抖音APP为例,人们也可以直接在「设置」页面点击页面上方的放大镜图标,搜索「推荐」,系统中包含相关字眼的设置按钮如「把我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与优惠」「推荐我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在搜索结果中出现。
在小红书APP中,除了可以直接关闭个性化推荐,也可以对系统的内容推荐进行「调校」,在「设置」页面点击「内容偏好调节」后,可以在金融理财、购物、时尚穿搭、科技数码等细分的内容领域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并选择「减少推荐」或「增加推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奇茹
流程编辑:U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