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东南,向海而歌。本月7日至8日,第六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以下称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开幕。福建省省长赵龙,柬埔寨副首相兼发展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孙占托,塞尔维亚经济部部长梅萨罗维奇出席并致辞。省领导王永礼、李德金参加,黄文辉主持。
赵龙在致辞中表示,不久前闭幕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丝不断、海相连,「丝路海运」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海运服务从「有」到「优」的重要实践。
赵龙说,我们希望与各方一道,共商港航合作,携手加强「丝路海运」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有效衔接,提升多式联运效率,推动港航互连、高效协同;共建丝路通道,壮大「丝路海运」联盟,优化国际海运网络布局,推动物畅其流、通达天下;共享经贸繁荣,加大运输往来、贸易投资、人员进出等对外开放力度,提升产业、投资、贸易等领域合作水平,推动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真正实现「港」连四海、「航」达五洲、「贸」通天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航海学会有关负责人作主旨演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部分驻华使节,国家有关部委、机构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
本届论坛以「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为主题,开展主论坛、专题论坛、2024「丝路海运」圆桌会议等活动。此外,本届论坛还首次举办了港航贸对接会,旨在加强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的直接联络合作,进一步打造「丝路海运」的「朋友圈」。
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超600多名代表参加,围绕「丝路海运」技术、港航、金融和贸易等重点议题展开对话讨论,促进产业的跨界融合,形成推动「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合力。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国航海学会、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福建省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融合发展 赋能全球航运
过去6年中,「丝路海运」对内服务产业发展,对外促进交流合作,逐步打造出一个全球性的航运综合服务品牌。下一步,推动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丝路海运」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7日的主论坛期间,【2023-2024丝路海运建设蓝皮书】发布。作为「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每年在论坛上定期发布,今年的蓝皮书重点聚焦于「六个一」,即一个联盟、一批航线、一套标准、一个平台、一组政策和一个论坛。
除此之外,主论坛还发布了第14批,共10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港口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和阿联酋阿布扎比港首次推荐命名航线。
联盟建设方面,「丝路海运」还为13家新成员举行授牌仪式,12个港航贸共建项目现场签约,旨在打造联盟成为港口、航运、贸易等各界伙伴开放对话、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截至目前,「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超340家,命名航线132条,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900万标箱。
在同一日举行的「丝路海运」圆桌会议上,与会代表充分认识到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在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互联互通、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共同发起【「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倡议】。
倡议中提到,各方将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商港航合作、共建丝路通道、共享经贸繁荣,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共同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专题论坛 细化产业协作
本次论坛开设了四场专题论坛,与会嘉宾们分别以「物流通道高质量发展」、「金融助力港航贸一体化」、「航贸融合 投资赋能」以及「绿色引领 智慧赋能 打造新质生产力 助力港航高质量发展」等为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以海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国际贸易面临挑战,如何推动海运物流通道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在8日上午举行的「物流通道高质量发展」 的「丝路海运」港航论坛上,来自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企业界的国内外人士就围绕「物流通道建设助力互联互通」与「科技赋能物流通道建设」两大议题分享了观点与经验。
与会嘉宾在致辞中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海运物流通道是世界经济的「生命线」,承载了国际贸易的重任,连接着世界各地的经济体,物流通道建设是当前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维护海运国际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中国在稳定国际供应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港口吞吐量计算,全球前十大港口有8座在中国,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有7座在中国。此外,中国港口在服务效率、装卸效率等方面也表现优异。
从人工智能、云计算,到5G、物联网,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科技创新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主题为「绿色引领 智慧赋能 打造新质生产力 助力港航高质量发展」的「丝路海运」技术论坛上,多家港口运营公司介绍了他们在港口自动化、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升级领域的最新成果。与会公司负责人一致认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5G、北斗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已成为全球港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业技术。
8日下午,来自港口、银行、证券等行业的嘉宾在主题为「金融助力港航贸一体化」的「丝路海运」金融论坛上探讨了金融在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与机遇。
论坛上,应进一步加强金融对港航贸一体化的支持成为共识,来自不同行业的嘉宾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实践。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和投资交往更加密切,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同步增长。多家银行、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内容,加大对港口、运输、物流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助力国内外航运事业发展。
8日下午平行举办的主题为「航贸融合 投资赋能」的「丝路海运」贸易论坛邀请到港航贸、宏观经济、法律、金融等不同领域的嘉宾,以跨行业、多元化的视角共同探索港航贸融合发展的未来机遇。
随着全球贸易不断深化,航运企业需要在「港口+贸易」「港口+航运」「港口+投资」等多个维度上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为例,该企业的业务板块覆盖现代临港物流、供应链商贸、港口建设开发、港航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正在向「港航物流+供应链」的全流程方案服务商进行转型。
产业对接 共筑合作桥梁
9月8日,首届「丝路海运」港航贸产业对接会在论坛期间举办,旨在通过航运促进贸易,推动投资、金融、文化等多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了来自塔吉克斯坦、也门、摩洛哥、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的超过100位国内外企业代表参加。
福建港口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勇进在致辞中表示,福建港口集团作为建设「丝路海运」的重要主体、「丝路海运」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将整合资源,除港口装卸服务业态外,可提供全流程物流供应链方案。同时提质增效,助力优化口岸环境,构建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东方集团驻华首席代表达姆多罗夫·卡龙介绍了塔吉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现状,并表达了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评价。他指出,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在经济、工业、商务、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他希望借助「丝路海运」平台,进一步加强塔中两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产业对接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代表纷纷展示了各自的最新产品和服务,一致认为打造高效的物流体系对于产业的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此外,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用于现代化物流体系中,极大程度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来自塔吉克斯坦、摩洛哥、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采购商对中国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链接世界 展示最新成果
本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恰逢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开幕。本届投洽会以「投资链接世界」为年度主题,展览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共吸引119个国家和地区、18个国际组织参会参展。其中,福建港口集团的「丝路海运」展馆也在本届投洽会的全球合作展区中精彩亮相。
「丝路海运」展馆的设计理念融合了「海洋蓝」、「科技感」与「国际化」三大核心元素,旨在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展现「丝路海运」的悠久历史、蓬勃现状及未来展望,同时传达出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展馆内设立了展馆体验区、联盟矩阵船模展示区以及全自动化码头动态模型等,来往观众纷纷驻足观看、上手体验。
展馆分为「‘丝路海运’介绍专区」、「联盟重要合作伙伴专区」和「福建港口专区」等板块,全面介绍了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远洋气象导航、智能集装箱等「丝路海运」特色服务,重点展示了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科技创新、多式联运等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亮点,以打造线下高规格展厅的方式呈现了「丝路海运」及其联盟伙伴成员的发展成果。
行稳致远 布局全球战略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被纳入其中。6年积累与开拓,「丝路海运」始于福建,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各个国家,助力海上丝绸之路焕发新的光彩。
「向海而生」是福建的传统,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2018年,作为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从这里出发。
经过6年时间探索,「丝路海运」充分认识到港航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服务贸易,并以贸易为纽带扩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全方位交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6月,首条「丝路海运」跨境电商快线顺利开行,仅靠泊厦门港和菲律宾马尼拉港,海运时间被压缩到2天。开通两年来,「丝路海运」电商快线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其中跨境电商出口货物超145万件,商品总值达113亿元。
今年5月,往返于厦门和江西向塘国际陆港的「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班列开行满1000列次,进一步畅通闽赣间这条「东南物流黄金通道」。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等方式的灵活统筹组合,集装箱得以在多种运输方式之间有效流转,极大压缩了货物在途时间。
5月22日,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的「丝路海运」智能集装箱装载上船,从厦门出发驶向沙特阿拉伯。这标志着「丝路海运」首条通往海合会国家的多式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通过海铁联运,让地处内陆的江西省能够便捷出运货物,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一条条国际航线通达世界各地,千万个集装箱在全球流转,一系列成绩诠释了「丝路海运」为打造覆盖全球的海运网络的不懈努力和高瞻远瞩。在全球贸易波动的大背景下,「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是单一物流服务向综合物流方案转变的探索,这也将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为中国的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