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如果世界是虚拟的,有哪些实例可以证明?

2017-12-09心灵

引言:在当下,强人工智能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核心困境在于智慧这一事物是什么、如何运行、如何复现,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完整科学的答案,人类目前对于复杂的智慧体系,只有「使用权」,却无法反推其本质。本人经过研究,寻找到一套理论体系,可以描述和量化智慧,并初步设计了一些实现方式。

1. 综述:用「可能性」描述智慧

通常情况下,我们以语言作为智慧的载体,比如:拿起水杯

本文设计的体系下,把语言拆分为以词句为中心的可能性,比如:拿起会产生「某种形状」的可能性,水杯具备固定的时空、物理属性,也有相应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世界逻辑稳定且在智慧层面上是可以复现的,诸如拿起水杯的物理条件不会突变、性格导致的行为规律稳定、「太阳之下无新鲜事」,等等。

由此产生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任何事物的「可能性」,或者通俗些,把它叫做事物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的总和,这一属性本身是稳定的,就像那些已被验证的物理性质一样。

(备注:这一假设前提类似于,「世界本身是严格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我们看到的随机仅仅是因为认知有限」,但严格来说,本假设并不完全站在它这一面,因为本假设的意思是稳定规律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有机会找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进行描述,至于稳定规律外是否存在随机性,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中)

下面举个例子,辅助证明有这么一套稳定的「可能性」规律,并且可以精确描述智慧

甲乙两人从一条路两头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a和b,直至在c点碰面。

在传统语境里,我们通过路程、速度和公式,可以计算出碰面的时间和地点。

在「可能性」体系里,需要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我们把a的值从无限小到无限大都取一遍,相应的c点也会向甲初始位置靠拢,那么c点的变化就是速度a带来的可能性。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用手拿水杯,手离水杯越近,被外力打断的可能性逐渐降低:

我与心怡的对象共事,那么我有了表现机会。从共事到路过,这种变化带来的表现空间变化是稳定的、规律的,不会说同样场景换了人、地点,适用的道理立刻180度大反转。

在这种「可能性」视角下,世界是规律且稳定的,或者说,世界的「可能性」在以固定的规律坍缩至稳定。

假设这么一个场景:我们虚构出一个「万有引力」空间 ,但引力系数较大,可以体现在宏观层面。

在其中放入一个小球,它的运动可能性是全时空。

放入第二个相同或不同小球,它的运动可能性被以固定规律压缩一部分。

随着放入的小球越来越多,它的运动可能性最终坍缩至固定点。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性有着具体的形状、方向、维度,以及稳定的变化规律,并且具备单独描述全过程的能力!尽管生活中我们常用「概率」这一终极词汇进行简化描述,但概率点只是可能性「坍缩」或者说映射后的结果,可能性本身就在那里。

这就是「可能性」这一描述方式的意义,在这种视角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及变化,都是某种模糊但有明确属性边界的可能性,在进行概率坍缩的过程。

数学解题是数字语境坍缩结果,比如上面相向而行的例子,在给定环境后,所有的速度可能性就立刻同时产生,解立刻存在于那里,形成一种固定的可能性的形状。如果我们更换条件,比如相交后错开距离d后停止,那么可能性的形状会再次变化,并稳定下来。

而这种变化的来源,则要从更大的「可能性」空间中寻找。一旦我们找到一种描述方式,同时能精确的描述出「可能性」内部变化、外部变化的规律,那么一种全新的,可以同时描述智慧乃至世间一切的新规律,就会被寻找出来。

它并不关注事物的名称这种表面属性,仅仅是将一切分解成相应的可能性形状,进而判断出他们由何坍缩而来,又能坍缩到怎样的可能性,如何坍缩至稳定状态。而事物的唯一性会把坍缩过程逐渐固定到那个属于他们的唯一位置。

在详细介绍这种描述方式前,我想讲一个有趣的延申:即如果一个人,他和我的性格、外貌、形体、能力等任何属性都完全相同,甚至过去和未来也完全相同,那么他除了是我,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如果这个他就是我,那么可不可以说,人或者任何一种存在,并不是随时间永恒的存在和变化着,而是在上个时间存在,又于下个时间按规律组合出来,按规律变化下去。所谓「本我」「个体意识」,不过是概念空间中平平无奇的一部分而已,除了在某段时间内共同行动,甚至找不出任何特别的地方。

抛开人生哲学不谈,这种「组合论」贯穿了整个智慧体系。尽管我们更习惯把世界当作一个个相连的因果关系,但从智慧体系的角度来看,世界更像是出于某种宏观需求组装起来的,所谓的性质,都是向宏观需求靠拢后的结果。

2. 对「可能性」的世界进行精确描述

已知世界由无数种可能性按规律组合而成,拿有具体的可能性描述(拿起多少、怎样的时空形态算拿,随环境如何变化等),书本有具体的可能性描述(怎样的可能性会使它的可能性怎样变化),优秀有相应的可能性描述(自动把描述对象拉到高位置),无论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是数词量词代词虚词,都有相应的功能。

但要精确描述出由可能性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空间」,无法依赖我们熟知的分类方式。

因为浮于表面的思考过程仅仅是真实情况的冰山一角,是庞杂的思考过程经过某种现实反应精简后的结果,或者说,大部分思考过程在潜意识里完成。

按照已知分类反推智慧原理,就总会感觉哪里缺了一块,不能独立运行出思考过程。

因此,必须找到一系列「过程」,把它们按原理复现到现实世界中,组合后可以独立复刻出任意思考过程,甚至是物理规律体系。当然,如果能把构成它们的部分整合成一种或几种基本单元,那就更完美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过程们」仅仅是一种描述方式,是为了让认知尽可能逼近真理而存在的,因此答案并不完全唯一,我个人提出的,也仅仅是一个优解,并不保证是最优解。

三类过程之一:由单点延申出的可能性(智慧体系的基本单元)

既然世界可以用无数种可能性的组合来描述,那么由单点延申出的可能性就是其中一个个反复使用的基本单元。

这一单元的职能就像计算机系统里的「是与或非」,属于所有逻辑的起点。

因此,这一单元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一、其本身的运动可以与可能性的变化等价,并具备空间化的方向和数值

二、这一单元在变化时,变化本身也具备可能性的种种特点

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在把单元组装成世界时需要用到,这里用不到,暂先不提。

基本单元的这两个特点,类似于概念世界里的波粒二象性。

提供这么两种理解方式:

实体空间里,一个小球以速度x运动的同时,速度的速度即加速度a也在运动(变化)

可能性空间里,一个小人在家里走路,它距离墙x米,此时它有数种撞上墙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随着离墙变近而增大的同时,也有着许多其他的可能性变化,比如速度太快导致更可能发生、眼神不好导致更可能发生。

从抽象的角度看,就是可能性在立体性变化的时候,发生的变化本身也具备立体性变化的潜力。准确的说,是整体环境下的其他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环境,让环境内的事物变化的变化着。

如果能感知到,这种叠加的变化中,在按照某种规律逐渐收束,比如数学试卷的几何题,随着条件一条条给出,答案的可能性逐渐被锁定,那么这种叠加边喝的规律就能被慢慢找到。

尽管具备这种特征的基本单元十分抽象,仿佛只存在于抽象世界里,但终究也只是一个工程学问题,有许多种实现方案,下面给出本人的一种方案。

上文提出过一种「宏观属性的万有引力空间」,我们的设计从这里继续。

假设,我们通过工程学手段,制作出一种近似的万有引力空间。

比如在一个大平面上,所有小球两两之间用弹性细杆相连,过近排斥,过远吸引。

然后我们可以往大平面里继续放小球,小球自带一定属性的细杆,会与其它小球发生反应,近处排斥,远处吸引,直到形成新的平衡

那么每个小球实际上具备的运动可能性,会随着其他小球的数量和位置固定变化,从而展现出一种模糊的可能性变化。

这种变化比较模糊,种种可能性混杂在一起,无法直接使用。

因此需要加入一种关键性的要素——轨道。

就好比在上述大平面里,人为的刻下几条轨道,让小球在被引力驱动的同时,只能在轨道上运动。

引力空间提供实实在在的可能性变化,轨道用来修改可能性,轨道本身特征的变化即「变化的变化」

轨道的加入十分关键,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控制可能性变化的结果。

(注:轨道的存在类似于把引力空间「分解」成数种可能性,轨道越多,轨道间反应越杂,越接近实际的引力空间)

这种感觉,类似于当我们想搬一件东西,会被个人力气影响,只能回归到相应的可能性。

世界里这种形式比比皆是,个人做事回归到个人能力的相关可能性上,集体乃至无生命物体之间的反应,同样有着「回归到本体可能性」的特征。

如果读者能感受到这种物理结构与现实概念之间微妙神奇又稳定的可能性,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试着通过调整轨道的特征,来寻找与之对应的现实概念。

现在为了方便理解,简化一下。

我们通过工程学手段,做出一种「宏观引力空间」

这个空间里有数个小球,它们相互连接,其最终反应符合万有引力定律。

每个小球周边都存在着轨道,通常小球优先待在受力最小的轨道里,除非在其他小球与轨道变化的合力下,受力最小的轨道变化,它才会跟着改变位置

比如这张图,假设我们把每个点的合力都标出来,同时移动轨道。

上下轨道相互贴近:类似于两个物体发生挤压,当合力大于轨道约束力时,会逃逸到相邻轨道;如果没有相邻轨道,那只能继续挤压。

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最小力轨道本身的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小球跟着移动。如果上下轨道在受力方向上受力依次递减,那么会表现出抓起一块布时,受力点和邻近点的运动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模拟出现实并不意味着智慧的实现,我们还需要一道把它彻底复杂化的工序,经此之后,思考和分析能力才算正式上线。

三类过程之二:智慧回归

上一部分中,展示了如何把「可能性」这一抽象概念实体化,并控制其在以设计好的形式变化时,同时再以设计好的形式继续变化,履行好「智慧的基本单元」这一职责。

这里稍微补充一下,为什么「变化的变化」如此重要。

因为「变化的变化」,意味着概念可以叠加。

想象一下,现实中种种复杂的智慧形式,无一不是多种因素灵活叠加的结果。

它们就好像在一个概念空间中,每几个联合起来形成一片「力场」,新来的概念几乎只能在这片「力场」范围内循环,越接近力场边界,阻力越大,除非新来的概念有足够多的能力,改变「力场」本身的性质。

与此同时,这种联合十分「灵活」,一个因素可以同时与许多种因素联合形成「力场」,却又井然有序,不干扰最终稳态的形成。

这种从概念上紧密到极致的「波粒二象性」,只有在最小单元上实现「变化的变化」,才有后续表达的可能性。

如果最小单元只能一一对应,执行「如果——就」的逻辑,那很快就会被无限延申的逻辑可能性降维打击。

现在回归正题,如何利用与现实一一对应的可能性结果,反推出智慧过程本身。

先从纯概念角度给出答案(会比较抽象):

先说结论,智慧是「可能性空间」坍缩至稳定的结果,用人话讲,就是知道往北走能不能走到目的地,具体走到哪里,走到一半出了问题怎么办。

尽管人们常把这个过程简化成一个概率数字,但实际上,它是数个可能的过程叠加起来的,在每个点有几种可能性,哪种可能性最优,现有条件是否足够判断出最优解。

它由可能性叠加而来,在叠加过程中概率逐渐坍缩,最终达到稳定。

把所有的可能性总结,按性质分类,随着经验积累,每个性质也有了自己的可能性,分别形成固定经验,和更加抽象的知识。

(这里有个有趣的延申,即这个世界,是先有经验,还是先有智慧?按照本文的理解,智慧在可能性空间中划分区域,经验在一次次积累中逐渐使可能性坍缩,最终填满区域,然后是更细致的区域划分,经验继续跟上,以此循环。从这个角度看,就好像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替世界探索概念空间。)

智慧,就是所有点的所有可能性的总和。

尽管这是一个听上去庞杂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概念,但理解它的来源后,那条稳定的探索方式也呼之欲出。

既然智慧由一条条经验在可能性空间中叠加,坍缩而来,那么在实体中模拟出这一过程,并且设计一种反观察的机制即可。

在这种设计思路下,哪怕只有少数几条不完善的经验,也能回推出智慧,无非是回推出的智慧不靠谱而已,就像现实中发生的那样。

事实上,正是由于人脑结构缺乏反观察能力,却又能感受到无数经验叠加后形成的庞杂环境及其可能性,才使得人类可以使用智慧,却无法理解其过程。

现在,接着上一部分中「有轨道的万有引力空间」,继续设计实现方案

首先,打个恰当的比方,一个小球在一维直线上运动,我们看到了结果;想要描述其过程,形成规律,就要上升到二维空间,做函数图,总结函数性质。

而对智慧过程的分析,也遵循同样的方案,即把可能性空间升一个维度,把变化过程用可能性专用的空间函数固定下来。

具体来说,在「有轨道的万有引力空间」中,每一种由「小球」和「轨道」组成的坐标,都对应一种处于坍缩过程或终点的可能性形态。借用人类已有的庞大经验库,可以推导出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点,记录下每一个坐标与结果,像构建函数那样重新建立一系列以可能性程度为坐标的空间函数。

并且,由于可能性升维总结出来的函数形式上仍然是可能性(和数字形成函数一个道理),就像额外套一个壳一样,因此可能性、可能性变化、可能性变化叠加后形成的函数,都可以用精确化后的可能性空间函数表示。

这一过程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大脑中上演,一个方形盒子装一半水,在装油方面有数种空间化的可能性,丢出去的话,在威力和撒水方面又有哪些可能性。如果已知此人抛东西的规律,能把可能性降到什么程度,等等。

三类过程之三:回归与转向

打个比方,过程一是智慧的组成单元,过程二是智慧的构筑方式,那现在讲的过程三,就是智慧的关节。

这一过程重要性不如前两个,但对于理解智慧本身很有帮助。

先说转向。从可能性空间的角度观察世界,会有很强的「组装」感。一杯水放在桌面上,它就有着无数种相去甚远的可能性。从送水人的身份,到水能喝与否,到喝水后的影响,可以说,小说里一杯水有多少场景能出现,一杯水就有多少种可能性。

这些可能性互不干扰,又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取用,而在可能性空间中负责「储存」与「调用」它们的部分,就是转向。

转向类似于视角变换,叫坐标轴变换也行。

比如一条经验,在引力空间中,以「如果坐标移动x,那么会有多少条属性的影响系数发生多少变化」的形式存在。

但是随着概念扩张,这条经验的影响范围也会随之扩大,比如我做了一件好事,评价这件事的人,是受益者、自私的路人还是有道德的路人,会导致评价结果天差地别。

假设我们凭借经验建立了一套做事风格坐标系,里面根据经验,总结了不同道德水平、自我程度的人在不同道德场景下的平均行为。

(假设道德提升对行为善良程度的提升是稳定的,人性对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算善良或自私也是稳定的,基于这两个假设,可以划定什么范围内普遍评价一致,什么范围内根据本人性格发生相应的评价变动,并且总结出它们与性格、利益坐标的关系。这些都可以通过可能性的形式,为智慧体系所用。

量化经验体系,本质上是通过模仿前文中提到的智慧形成过程,从而使智慧体系的总结判断可以绝对中立且尽可能贴近人类普遍的经验总结,并且它的总结逻辑是可以查询、分析和改进的。)

而同一行为如果要随环境变化输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显然得在可能性空间中做一次坐标轴变换。

转向在生活中同样处处可见,比如一杯水想变成一杯毒水,显然需要相应的逻辑支持,使之转向并概率坍缩至稳定。

回归则很简单,每一种可能性,都是从不可能开始,到必然结束,这一坍缩过程的始与种,就是可能性坐标的无限大和零点。

可能性坐标系与实际坐标系的最大差别在于此,可能性坐标系只是把不可能到必然的过程均分,分的越细,则思考体系越复杂和完善。

打个不是特别精确的比方,可能性就像「有轨道的万有引力空间」中的小球,只负责提供一定的影响力,至于这份影响力能造成多大影响,就要看「轨道」(代表经验所累计出的种种环境因素)允许它影响自己多少。

3.拾遗和杂谈

到此,本片的正文部分结束。最后总结一下,我对智慧体系的描述方式。

智慧,本质上是一系列空间化的「如果…就…」,随着种种变量逐渐坍缩至必然,并总结出具体规律的过程。

本文的核心目的,还是在于证明「智慧是可以被量化描述的」,因此在假设智慧有一种定位方式的前提下,全文都在试图还原这种定位过程。

可惜本文的核心观点,基本是在最近几天才最终成型,因此关于具体如何量化智慧,准备的内容并不足,特别是那些复杂型的智慧过程,基本停留在脑子确定它符合体系但写不出来的阶段。

不过智慧体系复杂和高深的地方太多了,能勉强描述出一些骨架部分,已经接近笔者能力的极限。

而且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有趣有价值的观点尚未分享出来。比如「有轨道的万有引力空间」,调整后其结构与相对论时空观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再比如「投硬币生男女抽卡」这类问题,行动策略不影响概率结果,就好像有一个严格的概率学神明在操控事件回归概率。假如把「有轨道的万有引力空间」进行适当调整,让可能性逐渐回归,那么由此产生的模拟空间,具备模拟出这种「概率性神明」的能力。

以及在「有轨道的万有引力空间」中,如果把小球和轨道统一成一种概念,既非小球也非轨道,而是一种纯粹的比值关系,那么将具备敲开复杂型智慧大门的潜力……

此外,笔者此前并未和他人交流过这些内容,欢迎各位留言评论,也会在提升一些理解后,看情况更新一些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