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罍、觚、盨、斝、甗都是啥?博物馆「生僻字」难住家长

2024-08-28心灵
暑假,这样一幕场景,不时在博物馆内出现——「大月氏?后俩字怎么念?发音是‘肉支’还是‘越支’?」面对孩子的询问,家长先是一脸茫然,随后赶紧慌乱地在手机上一通埋头苦查。
「博物馆热」席卷京城,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䗓、䗛、碛、羟、釐、拏,这些字都念啥?罍、觚、盨、斝、甗、簠、匜,这些东西都是干嘛的?在参观过程中,一些展品名称中的生僻字因为没有标注拼音,让观众傻了眼;而一些展品的说明介绍太过简略或过于专业,让只能盲猜的观众直呼「看不懂」。有家长一提起带孩子逛博物馆就发怵:「进门就发现自己是文盲,被孩子问得哑口无言。」
博物馆「生僻字」难住家长
收藏有众多恐龙化石、古人类化石、珍贵史前生物化石以及矿物标本、宝石、玉石等国宝级珍品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近年来人气高涨,暑假期间更是成为许多孩子的必游地之一。记者在馆内看到,正在放暑假的孩子几乎占了参观人群的半数。
「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矿?」「这是什么标本?」在博物馆内,经常可以听到孩子发出这样的提问。记者注意到,展品虽然都配备了写有介绍文字的说明牌,但一些说明牌上的「非常用字」,由于没有标注拼音,不光难住了孩子,甚至考住了家长。在「奇异神䗛」「羟砷锌石」「鲕粒灰岩」「钼铅矿」「黄锑矿」等诸多展品前,常常能见到一脸为难的家长,正在手机上埋头查字典。
即使查出了字,有时,并非专业人士的家长也不敢轻易开口向孩子解释。比如,展品「黑云闪长玢岩」中的「玢」字,其实是多音字,有fēn和bīn两个读音。家长哭笑不得,这字在岩石里,到底该念啥?
「妈妈,这是什么蜓?」在化石展区,一个小学年纪的孩子指着一块化石上蜻蜓模样的虫子询问身边的家长。凑近展品说明牌看了半天,家长有些犹豫:「左边一个虫子旁,右边一个忽然的忽?这个字也念忽吗?」孩子显然对家长的答案并不满意,立刻反驳:「右边不是忽然的忽,比忽字还多了一个点呢!」果然,再仔细观察后,家长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掏出手机开始在网上查询。皱着眉头在手机上足足查了几分钟,家长似乎都没有检索到合适的答案,不耐烦的孩子催促了几次,索性丢下家长跑去继续看其他展品了。
标本的说明牌标示,这块化石的名称为「䗓蜓」。但「䗓」到底该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查询字典后,记者发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没有收录此字。直到查阅了【辞海】,记者才终于找到了此字。原来,「䗓」字读音同「匆」,意思是「蜻蜓」。
而在另外一块化石标本前,又有家长被难住了。「竹字头,下面一个蜓字,这念什么?」孩子的疑问,惹得家长又是一通低头猛查手机。但这回,网上似乎也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家长只得哭笑不得地向孩子承诺:「回家查字典吧。」记者随后也对此字进行了查询,但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还是在【辞海】中,均未查到此字。
而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不认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券门上的「六拏具」雕刻精美绝伦,但一个「拏」字,就考住了观众。一幅画作展品下的说明牌上,「釐延千梵」四个字也让观众十分犯愁。词典中显示,光是一个「釐」字就有lí、xǐ、xī这三个读音,在没有讲解员解读的情况下,缺乏专业知识的观众直呼「看不懂」。
首都博物馆内,面对一展柜中的八件文物,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表示,自己看着说明牌,只能叫出其中四件文物的名字。而像「三角云纹铜匜 」「蟠螭纹铜罍」这些文物,孩子的妈妈表示,一些生僻字,自己也无法叫出准确的名称,「逛个博物馆,感觉自己跟文盲一样,好多字不认识」。
展品作何用 全靠蒙与猜
除了展品中的生僻字不认识,一些说明牌在介绍展品时惜字如金,有的仅仅标出了展品名称和出土地点,有的则只不过多了个年代信息。想知道这件展品到底是干嘛用的,观众只能靠猜。
首都博物馆内,一对外地来京旅游的母子对着三件陶器展开了联想。「陶盘挺像咱们家水果盘,估计也是装水果的。」「陶盨还有把手,盛汤的吗?」「这陶匜带个嘴,倒酒的吧?」记者注意到,展品下方的说明牌上,除了介绍展品名称外,只写了展品的年代和出土地点,并未对展品用途进行任何描述。
而在另外一件展品「錾花金什件」前,两名观众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展开讨论。一名观众猜测,这上面挂了剪子、粉盒、香囊等等一共七件东西,应该是出嫁的嫁妆吧?另一名观众表示赞同,「有道理,出嫁时准备这么一样,各种东西都齐全了。」记者发现,说明牌上详细介绍了展品上垂挂的七件物品都是何物,甚至标出了展品的重量,唯独没有解释该展品到底作何用途。
一件春秋晚期的「金璜形饰」前,一对母女正拿着手机在线查询。「孩子问我,这件展品为什么叫璜?我赶紧上网查,查完才知道,形状像半块璧的玉器叫璜。」母亲颇有些无奈地表示,有些展品说明牌的文字介绍太简略,有些说明文字又太「书面语」。孩子如果看不懂,走马观花逛一圈下来收获不大,也容易失去对博物馆的参观兴趣。
「形式专业内容通俗」才能让博物馆「活起来」
其实,很多博物馆都在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展陈方式,让文物「说话」,让展览「活起来」,让更多观众能看懂博物馆、喜爱博物馆。
例如,黑龙江省博物馆一些展品的说明牌介绍得格外详细。一件名为「冰穿」的展品介绍上,不仅告知观众这是「冬季人们凿冰捕鱼使用的工具」,甚至还介绍了冰穿的使用方法,要用「双手抓住把手,上下反复用力锤砸冰面」,待「冰面凿开后下网」捕鱼。
内蒙古博物院,一些说明牌被标注上了密密麻麻的拼音和详细的注释,即使是非专业观众,甚至小学生也能通读甚至理解。在介绍匈奴历史的展区内,一块说明牌上所标注的拼音多达12处。除了标注拼音,说明文字中引用了文言文的地方,还格外贴心地备注了白话文翻译。而在一个展示玉玦、玉环的文物展品柜内,「玦」字不仅标注上了拼音,展柜中甚至还展出了玉玦与玉环的佩戴示意图,让观众对于这两样展品的用途和佩戴方式更加一目了然。
「光是看到这些展品的介绍和示意图,就能够感受到博物馆的确用心了。有些说明牌标注的拼音和白话文备注,一看就是专门给孩子准备的,形式很专业,内容很通俗。」有带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对博物馆的暖心之举赞叹不已,称这样的博物馆让人逛起来收获满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楠
流程编辑:u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