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人才会遇到的困惑,所以我得给个好办法,能统一解决类似问题。
为什么说是好人才会遇到呢?
因为涉及到钱,人人都会敏感一些,而乐于付出的人,才能生发出进退两难的想法。
替别人付钱吧,人家觉得我炫富秀一脸,或者没啥分寸感怎么办?
不替别人付钱吧,人家觉得我屁事不懂平时白照顾我了怎么办?
如果是一特自私特抠门的货,断不会有这类疑惑,因为丫挺的琢磨的是「怎么想辙叫对面给我付钱才显得自然呢」……
因此
越是懂事的人,遇到钱就越不会办事,甚至一部分乐意付出的人,最后把自个纠结社恐了,原因也就在于此。
毕竟社交场合是少不了钱参与的,分寸拿捏不稳,干脆爷不社交了还不行么。
所以之前也有人问过我类似问题,诸如:
我请客户吃饭,正好看见旁边桌坐的是好朋友也请客户吃饭,我要不要代结账?
我请一群生意伙伴去KTV应酬,上彻硕儿正好看见同行某前辈,他就在我隔壁包间张罗人喝酒,我要不要代结账?
这些场景跟话题场景一样,都是不结显得我抠搜,结账吧又担心人家觉得我埋汰他穷呢。
进退两难。
这类案例的统一解决公式乃是一个字:
「以正合,以奇胜」。
在【孙子兵法】里这个「正」是规律,规矩,常理的意思。
「奇」则是变化,变招,异数的意思。
所以泛用在所有两军对垒的关系里,这句话可以解释为:
在按照规矩办的前提下,根据临场情势的不同出变招,达到赢得战争或者赢得人心的目的。
就这个案例而言,规矩是什么?
是:
买早点就该个各付各的钱。
那么,这个常理就不能违背,违背了对面反而觉得你不知深浅,交浅钱深,尴尬的一批。
而变数是什么?
变数必然是早点之外,但又和早点有关的事情。
这种事情很多,我随便举一个。
前辈买早点,我正好遇上。
早点钱还是他自己结账,这是常规。
而我排队在他前边的话,肯定是我先买到早点先走,那么我走了以后并不上楼上班。
而是去隔壁便利店买两杯豆浆出来,站在便利店门口等前辈买完,我喊住她一块走,说我为了不妨碍大伙排队,站后边等您呢,正好看见便利店豆浆刚热好,给您带了一杯。他家豆浆都说特浓特好喝,我也没喝过,咱一块品品。
柔,很柔,而且也没越俎代庖的把早点买单,前辈但凡心智健全,只会夸你懂事。
我排队排他后边的话,前辈先买了早点结账,我更不合适结账时一个箭步窜过去说这鸡蛋灌饼我买单!
跟傻小子似的。
而是前辈走归走,你站在队尾看见他时候,就下单个外卖,两杯豆浆送到楼上。
等你上楼,拎着豆浆去找前辈,说刚看您就买个鸡蛋灌饼走了,我寻思他家灌饼一直齁咸,我每次都得就着豆浆喝,顺手给您也整了一杯,您品品。
这都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变招,来表达对前辈感激的方式。
这辈豆浆带来的心意加分,一定比你帮他结账的加分更高。
这就是正合奇的融合,也就是守规矩而不拘泥于规矩,不代替别人做决定而变通的用新的决定来增值的手段。
当然,大凡是个事,规律只有一个,但情势却有无数,所以变招也有无数,咱就不全面讨论了,都说了得整理一本书。
比方说你看见前辈时还有别的同事在场怎么办?
前辈的早点套餐比你的寒酸怎么办?
你买完豆浆站便利店门口等前辈时,来同事问你买两杯豆浆秋风瑟瑟中等哪个小情郎呢怎么办?
每一种变数,都得有相应的拆招,才算这句兵法悟透。
同理
你出去应酬,隔壁包厢有别的大佬在应酬,直接给他结账也是不合适的。
即便他没想法,他宴请的朋友也许会猜测这大佬的人品,实力,以及一贯的做事风格。
除非你对大佬的调性非常了解,才能自作主张的给他买单,叫大佬有个小弟遍神州的宗师气象。
如果举棋不定,又想请大佬,又怕大佬脸上无光,最好的办法是给大佬包厢点一瓶好酒,或者是点该饭店的招牌硬菜送过去。
这里边,「正」就是大佬的朋友理应大佬请。
这规矩不能破。
「奇」就是你用其它方式表达心意,这心意也未必是花钱,如果你真是大佬孙子辈的小弟,去敬酒一圈也许比给大佬朋友点酒效果更好。
因为只有成年的孙子才会给爷爷花钱。
而未成年的孙子只需要给爷爷磕头,才更显谦卑,这是在大佬面前显得自己幼小可怜又无助。
花钱反而把自己给抬起来了,不好。
把自己姿态摆的跟敬酒时的杯口一样低,才能赢得大佬好感。
这也是正与奇的结合。
而奇中,也有无方变化。
比如什么情况下应该先送酒水,你人后过去。
什么情况下应该人先到,酒后到。
什么情况下酒到人不到。
见了大佬朋友该跟大佬如何寒暄,和他朋友如何寒暄,朋友里有你用得上的该不该要个联系方式,什么情况下不该要,什么情况下人家给你微信都不能加。
这都是奇中之奇,必须以当时情势判别自己行为和话术,其实挺难的。
毕竟内个场合大伙都喝的北都不认识了,能有这么清晰思路的,都是妖怪。
发现没有,所有这些需要精密处理的场合,大都是谈到钱的场合。
所以别管再怎么大方的人,跟人处事谈到钱,都得多动动心思。
因为在钱的问题上,有时候大方也是错。
而中国人的社交关系比较奇妙。
谈到钱都敏感,掏钱不掏钱,都有可能犯错。
而如果把钱转化为别的东西去付出,则必然是对的不会犯错。
这里边最典型的就是化钱为力,或者化钱为时。
这属于把「奇」里边的要素,给做了性质转化,相当于社交炼金术范畴。
比方说这案例。
我排队买早点,一看前辈在我前边呢,我给他出钱不合适,那么我就招呼前辈一声。
我说X哥,您也在这呢,您吃什么告诉我,您先上楼吧大冷天的别俩人一块挨冻,我一起带上去得嘞!
不谈钱,就不伤和气。
而你替他支付了时间,敬意完美表达,且绝对不落人埋汰。
至于他给不给你转早点钱,你收不收,因势而定。
甚至还能因为这小事,更能看懂他的品格。
这就是化钱为时为力,也是把「奇」的性质转化的妙处,是保平争胜的策略。
当然,有一说一,这策略不泛用,只能因势利导,但不能任何场合都强来。
总而言之
兵法不是打仗才能用的东西,它的本质是一种哲学思辨,能够变通,则能化剑势为语势为人势为情势,使用在很多场合里。
且奇效昭彰。
如果你因为处理不好一些事情,本来想付出,却好心办坏事,导致自己不被理解了,社恐了,那么不妨试试沿着我这思路,去总结你自个的方法论。
多多少少会有点效果。
各位好人如果能得到点小启发,咱这块砖就算没白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