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5代人住炮楼50余年,墙有72厘米厚,为通暖气耗时十余年

2024-11-11心灵

谁能想到一座日军遗留的炮楼,竟成了一家人温暖的港湾?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座炮楼的墙壁厚达72厘米,连钻头都无法轻易穿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铁疙瘩",却见证了孙家五代人的悲欢离合。

要问为什么装个暖气都要折腾十年?且听我慢慢道来,这里头有着最动人的家族故事。

秋风萧瑟枯叶纷飞,孙从孝站在这座即将告别的炮楼前,眼神里满是不舍。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

这个曾经被人嫌弃的"大疙瘩",如今在他眼中连每一道裂痕都显得格外珍贵。

他轻轻抚摸着粗糙的墙面,仿佛在触摸一位老朋友的皱纹,每一道沟壑里都藏着数不清的回忆。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年少时的光景,那会儿他还是个顽皮的小子,总喜欢在炮楼的台阶上跑上跑下。

谁能想到这座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竟成了他们家的"救命稻草"。

那是上世纪60年代,他们一大家子像沙丁鱼罐头似的,挤在一间小屋里过日子。

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晚上睡觉都得轮着翻身,生怕碰到了别人。

父亲在电力厂干活,好不容易等来了分房的机会,却只剩下这座无人问津的炮楼。

当时街坊邻居都说:"这破炮楼,谁爱住谁住。"

可他爸却乐呵呵地说:"这炮楼多好啊,墙厚实、地方大,比咱那个小屋强多了!"

就这么着全家拎包入住了,虽说条件简陋了点,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夏天的炮楼就像个天然的"蒸笼",热得直冒汗;冬天又成了"冰窖",冷得直打哆嗦。

但这丝毫不影响全家人的好心情,反而让这个特殊的"家"充满了欢声笑语。

每到傍晚炮楼下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跳房子、丢手绢、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楼上的大人们就站在窗前,看着孩子们打打闹闹,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转眼间在这座炮楼里嬉戏打闹的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

孙从孝从当年那个爬高上低的顽童,也变成了要为生活打拼的大小伙。

看着自己的弟弟妹妹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总想着得给大家腾出更多的空间。

别看这炮楼看起来不起眼,但他可是把三层楼的格局琢磨了好一阵子。

凭着一股子钻研劲儿,他硬是把这个"大块头"改造成了一个温馨的小窝。

每一层都被他巧妙地隔开,就连楼梯间都被他利用得明明白白。

当年结婚的时候,媳妇还担心住在炮楼里会不会不习惯。

没想到住进来后,反倒觉得这里特别有"烟火气"。

炮楼里住的人越来越多,上有老下有小热闹得像个小型"联合国"。

虽说公共厕所是个老大难问题,但孙从孝从不嫌麻烦。

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弄得比自家客厅还整齐。

日子就这样有声有色地过着,可冬天取暖的问题却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九十年代末城里开始统一安装暖气,轮到他们家的时候可把安装工人给难住了。

谁见过这么厚的墙啊?整整72厘米连最硬的钻头都啃不动。

眼瞅着周围邻居家都暖烘烘的,而他们家还得靠着煤炉子"抗寒"。

每到深夜孙从孝都会偷偷起来给炉子加煤,生怕家里人被冻着。

冬天最难熬的就是上厕所,得穿得跟个"粽子"似的,裹得严严实实才敢出门。

家里的老人经常感慨:"这要是能通上暖气就好了。"

看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孙从孝心里更是着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把暖气装上。

这一场与"寒冷"的战斗,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打响了。

为了这场"暖气保卫战",孙从孝可没少费脑筋。

白天干完活回来,他就围着炮楼转悠,上上下下地检查每一处墙面。

一天他正在楼顶踱步,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

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凹凸不平的弹孔,还是当年日军留下的"印记"。

就在那一瞬间他脑子里灵光一闪:"这弹孔,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他找来工人师傅,指着这些弹孔说:"咱们能不能从这儿打开缺口?"

师傅一开始直摇头:"你这想法够新鲜,不过也够冒险。"

但孙从孝不死心,他拿着图纸反复研究,甚至自己动手开始实验。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弹孔周围的墙体太过坚硬。

第二次又碰了壁,管道的角度对不上。

但他就是不信这个邪,大家都说他"犟驴脾气上来了"。

就这样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

邻居们都觉得他是在"白费劲",劝他干脆买个大点的电暖器得了。

可孙从孝却说:"这炮楼陪伴了咱这么多年,总不能让它永远'受冻'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N次尝试时他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从弹孔入手再一点点扩大范围,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慢慢地打通了管道。

这一忙活就是整整十年,期间换了好几茬安装师傅。

每一次有进展孙从孝都高兴得像个孩子,连做梦都在笑。

终于在一个寒冬,暖气片里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响。

当第一股暖流涌进炮楼的那一刻,孙从孝激动得老泪纵横。

他摸着墙面感慨道:"这老伙计终于暖和起来了。"

如今当年那个"冰冷的铁疙瘩"已经成了全家人心中最暖的港湾。

炮楼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都镌刻着五代人的欢声笑语。

虽然家人们都陆续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但这座老炮楼依然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每逢节假日孙家人还是喜欢回到这里聚会,仿佛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最真实的"家"的味道。

站在炮楼前孙从孝总爱跟年轻人讲述那些年的故事。

讲到动情处他会指着那些暖气管道说:"看到没,这可是咱们家的'战利品'啊!"

那道72厘米的厚墙,见证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坚持和智慧。

如今的炮楼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冰冷的军事设施。

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家庭相册,记录着几代人的奋斗与温情。

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故事,每一道裂缝都诉说着岁月。

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地标。

有人说这炮楼又冷又硬,但在孙家人眼里,它就是最柔软的存在。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家是什么?家就是你哭的时候,有人给你递纸巾的地方。"

而这座炮楼就是孙家五代人最温暖的依靠。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