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中心五大道区域马场道,一座古朴而神秘的西洋风格建筑历经沧桑、静静矗立,这就是北疆博物院。这里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现存标本20余万件,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博物馆,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今年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这座藏于「深闺」的百年博物馆以新展览、新陈列、新场景的崭新姿态向公众敞开大门
,带领人们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
位于天津五大道区域的北疆博物院,历经沧桑、静静矗立。 邓伟摄珍贵展品坐拥多项「第一」
站在北疆博物院门前,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穿过一扇绿色大门,宽阔明亮的展厅映入眼帘。抬头望去,一具保存完整的巨大的剑齿象头骨化石悬挂在门厅正中屋顶上方,四五米长的一对象牙十分壮观。在下方的落地玻璃展柜中,古中华野牛、布氏真枝角鹿、披毛犀、王氏水牛等各类大型古生物化石、地质学藏品整齐排列,揭示着远古生命的生存密码。
在南楼二楼的一处展柜内,陈列着四件貌不惊人的藏品,这便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北疆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
1929年12月2日,青年科学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科学实证。1936年,在贾兰坡的主持下,又连续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盖骨,再次震惊世界。文物专家介绍,北疆博物院馆藏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直接从原标本复制而成的模型,由于仿真度很高,在「北京人」化石原件丢失之后,就显得弥足珍贵,备受瞩目。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第一批有科学记录的旧石器——甘肃庆阳出土的石核及石片、中国第一件有科学记录的古人类化石——内蒙古萨拉乌苏出土的「河套人牙」。
北疆博物院的科考发现开创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先河,也奠定了北疆博物院独一无二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北疆博物院展出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 邓伟摄「法国进士」逐梦东方
在「北疆博物院科学考察历程展」中,一面红、白、蓝三色旗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桑志华当年考察时携带的三色旗,上面有「法国进士」「中国农林咨议」和一个大大的「桑」字。这面旗帜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100多年前。
桑志华考察时携带的三色旗。 邓伟摄桑志华原名保罗·埃米尔·黎桑,1914年从法国长途跋涉抵达天津,来华后取名桑志华。从1914年到1938年,桑志华以天津为大本营,对中国北方腹地进行了长达25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野外发掘和科学考察。旗帜上的「法国进士」对应的是桑志华的博士学位,「中国农林咨议」则是北洋政府向他颁发的一个虚衔。历次考察所得悉数都在北疆博物院存放展出。
北疆博物院最早创建于1914年。在20世纪30年代,北疆博物院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桑志华的影响下,北疆博物院作为一座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法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哲学家德日进和加拿大解剖与古人类学家步达生及多位在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古人类等研究领域知名的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都曾来这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和工作,依据北疆博物院藏品出版的大量研究著作和科研成果,产生了轰动世界的影响力。
跨越世纪变身「知识殿堂」
欧式的半旋转楼梯、100多年前的地暖设施、法式风格的陈列柜……历经110年的风云变幻,如今这座百年博物馆仍保持着它上世纪初建筑的原貌。不少百年前的展柜、标本瓶、标本盒等也保存完好,陈列在这座充满历史神秘感的空间里。
2016年1月,北疆博物院北楼及陈列室恢复开放,北楼、陈列室以复原为主,忠实再现了北疆博物院当年的陈列室、藏品库房等原貌。2018年10月,北疆博物院南楼完成了建筑修缮、功能复原和陈列设计。2021年桑志华旧居向公众开放。
重新开放后,北疆博物院还着手对文献资料进行保护,组建图书、地图等古籍资料保护团队,对北疆博物院馆藏1.4万余册图书及900余张地图资料进行保护。近期,该馆完成了馆藏所有图书、地图以及各类印版文献资料的扫描、复制等数字化工作,确保对原始文献、古籍、图纸、照片等资料的有效保护。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天津北疆博物院建院110周年。北疆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北疆博物院作为桑志华留在中国的一张自然科学名片,记录着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也续写着世界「生命史书」的未来篇章。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年博物馆,正在保护和创新中不断释放活力,努力把这张亮丽的天津金色城市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如意,邓伟
流程编辑: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