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看上去很中产的人,最容易「破防」

2024-08-16财经

作者 | 谢无忌
编辑|谭山山
题图 | 【革命之路】

当我们谈论「中产」时,除了「中产返贫三件套:房贷近千万,配偶不上班,二孩上国际」「中产户外三宝:拉夫劳伦、始祖鸟和lululemon」等「N件套」,网络上还出现了「中产最全品牌图鉴」,盘点其衣食住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品牌。

每个人心目中似乎都有一套中产标准,但又不知道该如何精准界定。看上去像「中产」的人,往往会否认自己是「中产」。「中产」,好像是用来谈论某种情绪的代名词,或者是某种营销手段——有一个说法,

如果要评选令人不适的营销热词,「中产」一定榜上有名,而「新中产」更令人不适。

世界各国有不少论述中产阶层的著作。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可能是美国学者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福塞尔从衣食住行各个层面,描述美国社会各阶层的特征。其中,人数最多、所经受的嘲讽也最多的就是中产阶层。他们对等级流动最敏感、最做作、最为虚荣和势利,也最缺乏安全感、最循规蹈矩。

有媒体称,培养一个奥运网球冠军需要至少2000万元。(图/公众号@ELLEMAN睿士)

而在【我们从未中产过】一书中,以色列人类学家豪道斯·魏斯通过对德国、以色列和美国等国的民族志调研,试图剥掉「中产」的外衣,探讨这个观念如何在身份认同和私人生活中对普通人造成深远影响。

在她看来,「中产」概念所引出的是一条逐级展开的光谱,人们在光谱的首尾之间来回移动。中产的「居中」,暗示了空间的存在:

在社会和经济的意义上,我们相对于地位更低或更高的人群而移动,时而离这群人更近一寸,时而又向另一群人更近一分

。它更像是一个关于社会流动性的误导,「不管中产阶级性创造了何种关于‘自力更生’的乐观说法,我们都不是——也从来不曾是——中产阶级」。

究竟何为「中产」?它是美好愿景,还是永远没法实现的泡影?我们通过邮件采访了豪道斯·魏斯,与她聊了聊关于中产的迷思。

【我们从未中产过】
[以]豪道斯·魏斯 著,蔡一能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eons,2024-1

「中产」更像一种修辞手法

【新周刊】

:书中谈到,启发你写这本书的谜团之一,是「中产阶层」这个范畴代表了过于广泛的人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触?

豪道斯·魏斯

:「中产阶层」这个类别非常奇怪。一方面,它无处不在,报纸会谈论它,政客会关注它,经济学家会衡量它;但另一方面,没有人能确切地指出它到底指的是谁。所有试图通过职业、收入区间或可支配收入来定义它的方法,都遭到了质疑和驳斥。

总而言之,这些定义似乎都无关紧要。它似乎纯粹是一种修辞手法:建立并保持人们的想象力。发展中国家可能会以中产的扩张为豪,而发达国家可能会警惕它的萎缩。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我曾针对以色列、德国和西班牙的人们如何看待抵押贷款、养老金、就业和教育等制度进行过民族志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我询问受访者的归属,他们都会说自己属于中产阶层。然而,他们当中既有富人,也有穷人,职业和就业情况跨度很大,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很大。

他们似乎没有太多共同点,我怀疑他们是否会认为彼此属于同一个群体。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印证了我的观察:

自视为中产阶层的人数远远多于任何官方定义所能涵盖的范围。

凯特·温斯莱特在【革命之路】中饰演一个中产家庭的主妇。(图/【革命之路】)

【新周刊】

:过往研究中产群体的论著中,像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等级与生活品味】,遭受嘲讽最多的就是中产阶层。你怎么看待这一自诩「中产」的群体的特征?

豪道斯·魏斯

:我认为,仅限于文化层面的中产阶层研究过于狭隘,因为某个特定时空的中产阶层特质,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方的中产阶层。然而,这类研究触及了中产阶层的一个普遍层面,即社会流动性。它强调,只要做出正确的投资,任何人都有可能跻身中产阶层;反之,如果不努力,则可能跌出这一阶层。社会流动性在文化或主观层面的体现是双重的,既有渴望,也伴随着忧虑。

成为中产,似乎意味着不属于任何阶级,而是一个自立的个体,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来决定。这是一种让人感觉无比自由的想法,但同时也伴随着压力

。因为,无论你做出怎样的投资,其他人也在做。你的成就价值总是相对的,取决于与他人的比较。不可避免地,你将不断与同侪进行竞争。一方面,这促使人们为了自己和家人而不断努力向上;另一方面,人们害怕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

盖茨比相信自己通过奋斗,终将获得财富和成功。(图/【了不起的盖茨比】)

最有可能将自己定义为「中产」的,正是那些有能力在教育、专业资质或房产方面进行有意义投资的人。这里所说的「有意义投资」,指他们相信这些投资会让自己的财富增值,哪怕需要进行长线操作。

一些「麻雀变凤凰」式的成功故事,往往足以点燃这种想象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出身贫寒的人也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中产:他们可能拥有的不多,但他们积极进取,为的是改善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孩子)的生活。

而在社会阶层的另一端,即使是那些生于富裕之家的富人,也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中产。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宣称他们拥有的财富源于自身技能和努力的方式。

黛西是个富家小姐。(图/【了不起的盖茨比】)

全世界都在「卷」

【新周刊】

:你在书中提及「新中产阶层」这一群体及概念,并以中国商品房地产的崛起和小区所呈现的阶层分化为例。你认为新中产的「新」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群体与中产的区别又在哪?

豪道斯·魏斯

:属于中产阶层核心的「流动性」概念,植根于对财产和教育的投资,反之,这又取决于财产和教育的商品化以及市场竞争。在后社会主义国家、资源正在由国有转为私有的国家,以及最近经历过金融化的社会(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房地产现在可以通过信贷和分期付款方式广泛获得,储蓄、保险和养老金则面临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中,这种情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新鲜事物。

这使得中产阶层的队伍迅速壮大,许多新人加入其中,因此被称为「新中产」。但是,由于资产和专业资质的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稳定,这意味着,

那些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的人,在维持和复制他们的优势方面也缺乏安全感。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童瑶饰演),一心想打入阔太圈子。(图/【三十而已】)

【新周刊】

:如今,在中国,中产的「鸡娃」「内卷」现象被频繁讨论。以色列家庭也被卷入人力资本积累的竞争当中吗?与以往相比,以色列的教育观念有什么不同?

豪道斯·魏斯

:全世界的家庭都被卷入其中!这就是为什么,家庭被认为是中产阶层的摇篮。孩子是父母们进行投资的最强动力。为人父母者担心,如果不进行投资,他们的孩子就会处于劣势。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培养技能和人脉的良好环境,并确保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

对孩子的投资是长期的,回报却遥遥无期。正因如此,它们也是所有投资中最不确定的。

在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中,一些技能贬值,新的技能则不断涌现,谁知道十年或二十年后,对孩子的投资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呢?父母花光了他们大部分的资源(甚至不惜借贷),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这使得这些孩子的选择和命运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子女长大成人后,可能会证明父母所做的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但也可能让这些牺牲变得毫无意义。当然,这或许还不足以让当今的家庭感到压力,那么,持续不断的投资需求以及无法预知哪些投资会获得回报的现实,还催生了所谓的「直升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责任感,使他们无法放手,给予孩子空间和自由。

「直升机父母」示意图。(图/Wikimedia Commons)

与以往相比,公共保障越少,进行正确财富投资的风险就越高。教育就属于这类高风险投资。理想情况下,它能带来薪酬丰厚的工作。但是,(要考的)资格证越来越多,未来哪些资格证能用上,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职业和进入这些职业的资质证明正在不断更新,它们被细分得更加垂直,在各个垂直领域,由更低成本的人力来完成工作。另一个压力来源是,教育没有终极的「优秀」标准,或者终点:无论你某方面做得多么出色,总有人会比你更好。

如果不持续在各种技能和资质证明上进行多元化投资,你就面临落后的风险。因此,在物质和非物质(精神和情感)层面上,教育都成为中产阶层投资的典型场所。正因如此,它也变成了自我认同和自尊的中心。

争夺相对地位的竞争

【新周刊】

:「中产的衰落和黄昏」的说法屡见不鲜。如何看待这一群体的焦虑情绪?

豪道斯·魏斯

:中产阶层的不安感,因投资价值和成功的不确定性以及随之而来的跌落风险而加剧。

由于中产阶层崇尚精英主义和自主决定,人们普遍认为,任何不幸都是个人失败——没有足够地投资,或者投资错了东西——这会损害一个人的名誉和自尊心

。反思变得更加复杂。事实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性。更大规模或更早期的投资,通常比小规模或后期的投资回报更高,也比没有投资要好——尽管并非总是如此。

当我们看到人们争夺稀缺资源时,我们担心,如果不加入竞争,就会处于劣势。人们拥有许多方法来阻止他人轻易获得某些东西,这样他们握在手里的东西才显得奇货可居。每个人不是压价就是被压价,不是收租就是被收租。因此,我们不断投资,以免落后。当我们获得的房子、养老金或资质证书等达不到预期目标时,我们会安慰自己:那也比没有这些东西的人有保障。

印度电影【起跑线】中,拉吉夫妇带女儿参观择校指导中心。(图/【起跑线】)

我们想象,如果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其他人会首先倒下,他们倒下的身体会作为缓冲,减弱我们的崩溃感。众所周知,赌博上瘾的起因是小赢一把的快感驱使你玩下去,即使你知道,赢的永远是庄家。投资的结果绝非偶然,因此其影响更为深远。

无论投资的起点和终点如何,只要我们为了进步而做出牺牲,那么这种牺牲就成了解释的理由,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比其他投资在同样事物上的人过得更好。

如果争先恐后地想在房价上涨之前「上岸」,或者努力获得一份能让我们在就业市场占上风的资质证书,我们宁愿警惕地盯着竞争对手,也不愿纠结于投资的实际价值。

这就是我在这本书的副标题中提到的

「社会流动性如何误导我们」

。社会流动性就像是资本主义版本的「分而治之」的古老策略:它让我们加倍努力以获得相对优势,而这些努力产生的盈余则在其他地方积累,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沉浸在争夺相对地位的竞争中,即使是最内向的人,也看不到支配和剥削我们所有人的结构。

校对:遇见
运营:小野
排版:冼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