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十大高发电诈类型公布,虚假贷款「榜上有名」,千万别中招!

2024-07-25财经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虽屡屡提示此类虚假网贷平台风险,但仍有不少消费者掉入陷阱。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反诈等多平台相继披露诈骗高发案例。

2024年5月,江苏无锡男子王某在家中收到一条低息贷款的短信,王某点击其中的链接,根据操作指引下载了一款App。王某在该贷款App上填写个人信息注册后,便想将贷款提现至银行卡。此时该贷款App显示银行卡有误,平台客服称贷款金额被冻结需要交解冻费。随后,王某向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6万余元,但始终无法将贷款提现,遂意识到被骗。

申请贷款有套路,注销贷款同样不靠谱。据台州网警发布,近日李先生遭遇了一起精心设计的诈骗事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者自称是「微粒贷」的员工,对方不仅准确无误地报出了李先生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还告诉他之前申请的「微粒贷」贷款额度已经获批。然而,李先生从未申请过此类网络贷款服务。尽管如此,对方声称如果李先生不打算使用这笔贷款,就需要立即注销,否则可能会对他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随后,对方发送了一个看似权威的网址链接,声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并指导李先生联系网站上的客服进行操作。

在所谓的「客服」引导下,李先生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了33000元。一笔得手后「客服」称还需要再转账10000元,并保证贷款注销后两笔资金都会原路返还。此时,心有不安的李先生便想联系「微粒贷工作人员」再确认一下,而对方早已不知所踪。

总结此类诈骗套路发现,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站、电话、短信、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低息贷款」「快速到账」等信息,诱骗受害人前往咨询。后冒充银行、金融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谎称可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等,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代办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有的诈骗分子还常以「刷流水验资」为由,诱骗受害人将其银行卡寄出,用于转移涉案资金。而此类诈骗的目标对象,正瞄准了有迫切贷款需求、急需资金周转的人员。

正如李先生的遭遇,除了虚假网络贷款,针对虚假征信的诈骗套路也不容忽视。在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通过冒充银行、金融机构客服人员,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微信、支付宝、京东等平台的百万保障、金条、白条等服务,或申请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或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注销相关服务、账号或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随后,诈骗分子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在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并转到其指定的账户,从而骗取钱财。

近日北京反诈平台梳理的十种最高发电诈类型中,虚假网络贷款、虚假征信「榜上有名」,诈骗案发量、金额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占比62.1%,41岁至65岁占比33.1%。其中,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

这也不得不引起消费者的警惕。警方提示,在接到任何涉及金融操作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对于来源不明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以免泄露个人信息或感染病毒;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警方或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报告,千万不要向任何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建议消费者进行金融活动时必须实事求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贷款或消费。」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指出,同时,消费者还需警惕不得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账户,以及支付账户或电话卡、公司优盾,以免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