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明朝政府为什么没有像清政府一样,设卡收厘金?

2021-02-07财经

行厘的性质和钞关也差不多,崇祯朝的时候,也有「每门面之内有房一间即税银一钱」这种和坐厘相近的抽税。地方上每有大事,也是要向士绅商贾摊派的。这样的思路并不稀奇,差别在于,明朝的钞关就那么几处而已,各种派捐都是临时性的,没有像清朝那样形成长期持续的制度。

厘金的设置,会给农民、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带来极大的压力。就算是向大商人征税,那年头没有劳动保障,没有物价局,这些税收最终也会反映在物价和工人工资上。厘金越多,商品流通的成本就越高,物价也就越高,会严重影响民生。何况厘金的征收过程中必然克扣严重,清朝甚至有「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的说法,一旦开征厘金,百姓的压力将成倍增加。

所以,能征收多少厘金,取决于手工业和商业的规模。明朝没有清朝那样的人口基数,手工业的发展也差了二三百年。清朝后期乃至民国更有了近代工业,这就更不是明朝能比的了。尤其是到了明末那种经济萧条的时候,如果也征收那么高的厘金,那是唯恐老百姓不造反啊。而且还要考虑官僚队伍的效率问题,以明末那种烂样,照常收正税和三饷加派就够不容易了,真要是收厘金,怕不是钱没收上来多少,净和老百姓打架了。清朝征收厘金那会儿,毕竟开国才二百来年,比晚期的明朝年轻半个世纪,虽说也烂,可还烂得没那么厉害。

还有就是,厘金征收会大大增加本国手工业的成本,导致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到了明朝后期,日本也在制瓷,东南亚也产蔗糖,孟加拉也产丝绸,如果明朝对本国手工业征税太多,这些商品的价格提高,欧洲人就可能去采购别家的货物了。清朝开征厘金那会儿,土货本来就斗不过洋货,再一征厘金,更加玩完。厘金对于维护朝廷统治可能确实有用,但对于国家来说可不见得是好事。